分享

谁偷了我的书

 高骏森 2020-09-17

    谁偷了我的书

                       李零

 繁华街头,文院深锁,偶尔羞涩地躲着一间、两间书店,门前幌子上写着“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与喧嚣地街市相比,这儿够安静的了。

      多年来,喜欢漫无目的地漫步在街上,穿行在人群中,偶尔也走进这一方楹联歇歇。一进去,不由吸了一口凉气,原以为到这里看书买书的人会很多,殊不知……就是深山老林,那些闲来好事或有所图者也络绎不绝,再看看前门这大街,车水马龙,购物大军人头攒动,白天买,晚上买;实品店里买,网上再去买。我惊出一身冷汗:我们的生活怎么了?女人拼命地把时间,把金钱涂抹在脸上,穿戴在身上;男人拼命追求名利。本该在床头,在书厨,在随手可触的地方的书却被冷落在最边垂一隅,书店的书成了销售其它商品的门面和装点,诺大的书店卖的大多都与书毫无关系,诸如音响器材,运动器材之类。

  喜欢徜徉于书架间,手指轻松划过书籍,听听书里的故事。费了好些时间,好些功夫,好不容易找到些心仪的书,但价格都不菲。闲暇之余,自己也写作文(暂且称为作文,我对文人是尊重的),却也只能在微信中被淹埋掉,偶尔有点赞也是悄悄的,生怕降低了读者的品味。愚以为文学作品的完成分两个阶段,练习或初级爱好者抒真情写实感者较多,其中也不乏有佳作,这都属第一阶段,主要以自表现我为中心。第二阶段足以读者为中心,以第一阶段为基础却又超越了自我,即文学便是社会学,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流,表现思想为第一要任,即要求思想、内容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是为他人代言,为时代服务的。

不想用“自古文人多寂寞”来冷眼旁观这凤毛麟角的稀疏的读书人,只是人到一定的时候都会面对自我,剖析自己;到一定的境界时都是精神致上,品德致上。只是当真正到了那时,我们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

     读书人应该有的架子,读书可以不富裕,但一定可高贵。

贵是一种姿态,一种气质。惯看世间风起云涌,商场变数难测,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又有什么东西属于自己的呢?唯有知识。读书人可以不富有,但一定可以高贵。书店空空如也,名著无人问津,世人无论怎么样看人起读书人也罢,读书人应该有知识的架子。书中未必有千鑢钟,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书中也未必有颜如玉,但读书人依然可以保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李白没能长久为官,依旧恃才傲物,被人尊崇。陶渊明毅然辞官还乡,却被冠于君子之名靖节之称。张继没能入朝为官却被世人铭记。我读书不多,没能记住一个商贾富户,当今确有豪门在,却有谁不在极力培养子孙后代?世间有谁不希望出自书香门第?礼仪济世长,诗书传家久。放眼当下,校门学孑莘莘,读书不寂寞,读书人应该有架子,有气势。

世俗的金钱社会,读书人多有诸多不公的待遇,读书人更应该有架子。金钱可以易主,权力可以篡改,只有知识是自己的,久恒的。纵有金钱唤风雨,唯有文字点江山。读书人可富,若不富,一定可贵,这是知识所赋予的气质,所以读书人切莫低头,因为读书人高贵。读书,有强大的队伍,强大的气场。

 

读书人可富,若不富,一定可贵,这是知识所赋予的气质

 

文学与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