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计时】处暑(写给看此文的人)

 高骏森 2020-09-17

处暑(写给看此文的人)

今天8月22日,农历七月初四,处暑。早晨起床,窗外的太阳同农田里的蔬菜觉得它们的性情比往日柔和了许多,风的味道有一种白露早晨的气息。真的很是佩服古人的智慧,每一个节气时间的到来都掐算的这么精准。昨天晚上的气温同白天还没有任何的变化,第二天醒来就明显有了差异。

倒计时节气写作从去年霜降日起执笔,一开始并不是以书信形式表达的,也从来没有想过只写节气。一直追踪我公号里文章的读者知道,这个专辑里也有好几篇不是写节气的文章。

写这个专辑的初意是因为自身处在低谷时期极其的不如意,又是仲秋季节,一个人蛰居在出租屋里,一年来几乎没有在现实中说过一句话,一颗糟乱不安的心不知道如何是好,生性人就敏感,坐在屋子里看着窗外的树木被风吹得摇头晃脑,时不时地还掉下来几片叶子,其中一片银杏叶飞到窗口被我顺手接住,遂想起2014年那年,命运和现在一样的波澜,想起杜甫的一首诗的前四句: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其实,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这四句诗和我自身有什么关系。宋玉是屈原弟子,尽管他的命运确实坎坷,但怎么说我也没有资格和他比,人家好歹是一国名人,无论是他那个年代还是现代,都家喻户晓,文采风流,忧国忧民,仪表堂堂,而我什么都不是。

或许我是看中了第三句吧,怅望千秋一洒泪,这句诗确实蛮符合我那时的心境,若是再配上杜甫的另外一首诗中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完完全全能解释清楚了。

那时,我感觉我很快就会同手里的银杏叶一样,生命即将尘埃落定。那时我正在读卢梭的《忏悔录》,我也想像卢梭一样,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把活在人世间的一些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记录下来。——我是一个太过于在乎自己形象的人,我不想让任何人对我有不公的偏见——尽管我知道这不可能。

转眼又是一年秋天,没想到我有惊无险地又活了一年,而且,这一年的上半年活得还不错,比2019年要好很多。尽管下半年又落入到低谷,但心态总体还算正常。

处暑一过,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在南方,尽管午时的气温照旧像三伏天般炎热,但气温绝对是一日一日的在下降,最能让人觉察出来的是早晚气温,以及若是下一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凉。还有,夏日里由肝火旺盛动不动就想发怒变成了时不时会出现莫名其妙无理由无来头的恐惧和不安,过一阵子后又无厘头无理由地平静了下来。这就是秋天,古人说的悲秋。

五行金对应秋,现代许多人之所以会出现恐惧不安,或许就是缺金(钱)的原因吧,还有,秋对应人的身体部位是肺。肺是用来呼吸的,肺病是所有传染疾病中传染力度最快最强的一种十分恐惧的病,很短时间内就能连二连三地置人于死地。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今年春天的新冠肺炎,武汉死了那么多人,以至后面全球各国死了上百万,至今还没有结束。

摇落,悲秋,怅望,肺炎,萧条,其实,这些全都是围绕一个“死”字在转圈,死,原来离我们真的很近,近的无声无息。

新时代人们的伤春悲秋,我总感觉今年最能将它真切地表现出来。

活着总是看不到希望,看得到希望的也是隔河看金。可死比活更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关键是它还被人说成懦弱。这种懦弱的选择比活着更艰难,更得不到理解和安宁,所以,太宰治才无奈地发出“我过的是一种充满耻辱的生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很多中国读者认识太宰治都是因为读了他的《人间失格》,发出来的和他一样的共鸣声。

尽管生活一直都过的摇摇欲坠,孤苦伶仃,但这么多年来也不是没有幸福过,自在网上写作以来,十多年认识了很多天南地北的朋友,有的还漂洋过海,几乎都没有在现实中见过面,但他们对我都特别的真心和友好,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帮了我很多,但我就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一个个地绝望。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想起萧红的话:长大是长大了,但没有好。再想一想《红楼梦》,突然就由惑转豁了,原来,自己就是那个死去的曹雪芹。

处暑过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秋收即将到来,这时候回忆起农村的情景是遥远的清晰,更是悲哀的自责,所以不想。倒是想起一首歌《粉红色的回忆》,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真的很应景,这也是我压在心底一直没有说出来的,现在,我说出来,感谢这么多年来在我生命中相识的每一个朋友,熟悉的、陌生的,保持联系的、不再联系的,在处暑的这个秋夜里,你们的名字都会随风飘进我最真的梦里。

另有人,我会择时间单独给你写信。

 2020.8.22(农历七月初四处暑)  杭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