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维码扫扫就“通关”?律师不带律师证也可以进法院啦!|律新社观察

 律新社 2020-09-17


律新社作者|冯璞  吴迪迪

来到法院,拿出手机,让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读取信息(包括照片、姓名、身份证、执业证、执业状态),无需出示律师证,律师就可以畅通无阻进入法院……

这不是创业PPT上的蓝图,是上海市律协出品的“律师APP”为每位律师生成的身份二维码,以后这个就是律师网络时代的“新身份证”啦!

2017年2月14日,上海市律师协会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信息技术合作协议签约。律新社从现场获悉,双方以服务当事人、服务律师、提高办案效率为宗旨,就律师二维码通关系统、C2L律师检索系统和律师持令送达系统三项内容达成信息技术合作。

“互联网+”时代中,很多法律服务业APP的开发只是解决了部分痛点,律师的确能享受到互联网便利,这样的便利目前正在上升到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中来。

上海市律师协会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信息技术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为上海每一位律师生成身份二维码

“上海市律协与上海市二中院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孙咏表示,经过磋商,双方在三个项目上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首先,是律师二维码自助通关系统。据介绍,该系统由市律协负责开发和运营,二中院负责提供硬件支持和使用。在“律师APP”中为每一位律师生成一个身份二维码,日后,二中院立案庭大厅将部署“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来院登记系统”,二中院工作人员只要对来院律师手机进行二维码扫描,就可读取该律师后台信息(包括照片、姓名、身份证、执业证、执业状态),验证律师身份。“现在基本上已经开发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顾伟强介绍二维码通关系统的开发情况

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顾伟强非常重视律师二维码自助通关系统的开发使用。他介绍道,该系统是广州中院首先投入使用的,上海市二中院及时地进行了学习借鉴,并专门呈报到上海市高院。“今后,二中院还会继续研发试用相关软件,待到条件成熟时,将争取在更多的信息共享平台上投入使用,也可以在全市法院范围内进行推广。”

实现法院与律师之间数据共享

第二项是C2J律师检索系统,将以上海法院C2J办案辅助系统为基础,通过案由分类,向律师提供“法律司法解释”、“法规规章”、“审判案例”三个数据库的检索功能。法院将这些数据在该系统中进行公开,律师凭借账号密码能够进入系统获得案件数据,从而实现法院与律师之间的数据共享。

上海市律协会长俞卫锋称信息化成果应共享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俞卫锋表示,市律协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花大工夫,希望信息化取得的成果不仅对律师开放,还可以对当事人开放。对此,顾伟强院长表示赞同并回应称,信息技术的成果应当与公众共享,“市二中院未来也会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将法治与信息化进一步深度融合,继续向前推进。”他指出,单纯依靠检索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依靠的是“互联网+智能化”,并且借鉴一些建设成熟的信息化体系,相信未来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项是律师持令送达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在研发中,未来,它将方便律师的取证和上传。“律师可以将文字、照片、视频在网上传输给当事人和法官并同步送至数据库;同时也将方便法官对整个案件的了解,有助于辅助法院将法律文书送至当事人,并拍照取证上传至法院C2J系统。”

与会专家就信息化建设讨论热烈

上海市律协致力于“服务”律师服务

听闻将来扫二维码就可以进法院”,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臧云霄表示目前律师进法院仍需要出示律师证或律协会员卡如果将来只需持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让法院获取律师执业信息或许能够逐渐改变律师的工作习惯简化律师和法院双方的工作流程让法律工作与信息技术接轨。目前看来这样的探索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上海市新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蒋振伟认为通过扫描二维码进法院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尝试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有利于律师提高工作效率的举措真正完善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联通机制。


在上海律师的意见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上海市律协也一直在探索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有效联通机制希望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从信息的联通到身份的平等最终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服务业务链这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努力方向。

早在2005上海律师已启用第一代会员卡当时只是简单的律师系统内身份认证;2011上海市高院开通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42家试点律师事务所律师可以登录打通了法院、司法局、律协信息平台到了2014当时的1.6万名律师每个人都有了一张职业身份证——“律师一卡通”,一张小小的IC联通公、检、法、司的信息系统与公安、检察、法院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全市每家法院也均配备了5台律师会员卡读卡器安装在法院安检门、立案室和档案阅览室开通了绿色通道。有了这张一卡通”,律师可以刷卡进出法院不再排队登记会见嫌疑人、被告人申请查阅、复制案卷等材料网上预约登记立案时网上直接登录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加快立案流程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律师的门难进”“卷难阅”“案难立的执业三难问题。

全国各地法院信息化建设中越来越关注设立为律师服务的环节,从技术和制度上共同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律新社小编粗略整理如下,如果你那里还有更新信息,欢迎爆料~

延伸阅读

法院信息化建设助力律师提效

上海法院律师平台立案缴费全搞定

2015年1月,上海法院律师平台正式启用,从立案、提交诉状、递交证据材料、申请调查令、阅卷,甚至到交换证据和调解都可以统一通过互联网实现,这将极大方便律师的工作。据悉,律师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不少,但上海的这个平台在网上立案(含缴费)、网上阅卷、关联案件发布及审判业务文件推送上,可以说是全国首次。

法院诉讼费可以网上缴纳

2015年8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通法院诉讼费网上缴纳渠道,诉讼参与人只需在网上轻点鼠标,便可完成诉讼费用的缴纳。律师或当事人可在收到诉讼费缴纳通知单后,登录付费通网站上的诉讼费网上缴纳平台,两步即可快速查缴诉讼费。在没有网上缴费通道之前,律师或当事人在收到法院寄出的缴费通知单后,都需到指定的银行柜台或法院办事处办理缴付业务,费时费力。市高院启用了律师服务平台推出了“网上立案”服务,付费通平台将解决网上立案“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当事人或律师在家就可以轻松立案,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完成立案。

法院案件案号编制统一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全国法院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案号编制规则,上海高院有关部门经前期充分调研和技术准备,迅速制定了《上海法院新旧案件案号转换办法》。在大数据时代,案号标准化有利于案件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律师们认为,各地法院案号规格标准差异很大,其中法院简称尤为明显。如上海用“沪高”,但有的省市直接用“高”字,有的是行政区划简称加“高法”两字。中级、基层法院更是多种多样。案号标准化以后,律师查询相关案件也会更加便捷。不少法律人士感叹:“这次的案号标准太靠谱了!”

安徽合肥蜀山区法院设自主立案区

蜀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特别设立了自助立案区,只要登陆“安徽诉讼服务网”,律师就可以通过输入律师执业证号码自助立案。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要求法院探索建立诉讼行为真实性识别机制,实现立案法官在线登记立案,符合登记立案条件可以直接决定立案,对提交材料不齐全的,在网上一次性指导当事人补齐,不符合条件的回复释明法律并作指引。蜀山区法院通过诉讼服务网,当事人、律师不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立案、缴费,还能看到整个案件的审理流程,比如正在鉴定、将要开庭、宣判送达等,并收到邮件或短信通知。下一步,蜀山区法院将异地网上立案。可以利用“e调解系统”,让法官与当事人、律师等进行实时的视频对话,进行网上立案、交换证据、谈话调解等,让诉讼服务更便捷高效,公开透明。

法院给律师开出“绿色通道”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免安检” 

该院严格执行律师免安检进入法院审判区的规定,设立安检“绿色通道”,律师依法参与诉讼和履行职责进入法院的,一律免于安检,只需出示执业资格证即可通行。

南靖县法院统一制作专用通行卡

“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一直都是律师抱怨的“三难”问题。2015年4月,南靖法院在新值班室投入使用、设立律师休息区后,为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统一制作了律师专用通行卡。律师在依法参与诉讼和履行职责进入法院时,只要出示身份证、律师证等相关从业执证,经过核实并记录信息后,便能换取一张专用通行卡,持卡的律师在法院内便可自主刷卡通行。

衢江法院开辟专门律师通道

衢江法院开辟专门的律师安检通道,设置专用停车位,增设律师休息室、阅卷室、更衣室,在休息室提供咖啡热饮、书报阅览以及无线WIFI,安装液晶电视,滚动播放庭审数据,确保律师候庭时能实时了解庭审动态。

南海法院凭律师证免安检

南海法院为加强法律共同体建设,完善与律师的沟通交流机制,推出了系列举措,其中一项就是为律师开通“绿色通道”。以往律师开庭需要与当事人一样排队通过安检,遇上人多导致安检通道拥堵时,就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以后,出庭律师可凭律师证免安检进入法庭,让律师与出庭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都有专用通道,为他们节省了不少时间。

法院创新方便律师工作

浙江高院创新举措方便律师

2016年12月5日,浙江高院专设律师服务中心为律师服务,可以为前来浙江高院开庭、阅卷的律师提供停车、阅卷、会见、更衣等服务。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律师们表示太温暖啦!浙江高院律师服务中心,约400余平方米,宽敞明亮,在中心前台,可看到电脑、内外网电话、打印复印传真扫描一体机等,提供信息查询和打印传真服务等。此次浙江高院的创新不仅体现了对律师的尊重,也方便了律师工作,更是发挥了律师作用,展示了法院形象。

柳北法院解决“停车难”

2015年,柳州市柳北区法院推出一项便民措施,在该院专属用地请交警划出律师、诉讼当事人专用车位,为前来诉讼的律师、当事人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近年来,由于法院扩编招人和案件不断增多等缘故,柳北区法院原有停车位本身紧缺,加之周边也没有停车场,给前来诉讼的律师和当事人带来极大不便。该院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解决法院“停车难”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