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友故事|逃离别墅和包子铺,我妈出家了

 美中嘉和 2020-09-18

问大家一个问题:2020年,你过得如何?现在的你,活成你喜欢的样子了吗?有没有某些时刻,你顿悟了人生? 

我采访了20多位素人,其中有几位癌症患者和家属讲述了他们的故事。由于遭遇人生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她们倒是活出了另外一番样子。也许,从中你能找寻到自己的身影。

01

妈,你怎么出家了?

外公毕业于北航,是一名高级工程师,70年代被派往云南山区建设祖国边陲。我妈就出生在云南,每天顶着烈日,跟着一帮熊孩子上树摘香蕉,下河摸大头鲤……皮肤晒得跟烤鸭色一般,黄中带黑,泛着光泽。

1987年,我妈考不上高中。和外公说,她回上海读一所技校吧。外公唉了一声,给了她50元,我妈就一人坐着掉煤渣的绿皮火车回上海。

技校毕业后,我妈在一家事业单位里干了半年,跟小领导闹了一点小别扭,之后辞职下海卖起包子,她说再也不用看领导脸色了。

那时候还是90年代初,地摊经济红红火火,除了社会地位低,我妈每天四点多天蒙蒙亮,就得起来做包子,但每个月赚的还真不少。她一直当了30年的包子铺女老板,赚的钱在浦东买了联排别墅。

2017年,我妈被检出乳腺癌,胸骨转移,免疫组化2个阳一个阴,美中嘉和主治医生给出的方案是化疗+赫赛汀+放疗,是规范化治疗方式。第一年,花了30万。后来赫赛汀进了医保后,费用降了下来。直到现在,一共花了60万。但效果维持得挺好。

我妈将包子铺承包出去,也不回别墅里住,直接到苏州一尼姑庵里出家了。她说,经营包子铺30年了,长年作息不规律,黑眼圈特别重,最后患了乳腺癌应该与此相关吧?是时候放下一切,不再像地上的蚂蚁,每天忙忙碌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病情好的时候,我妈就在庵里开荒,种菜养花。她种了棵杨梅树,树上的杨梅现在已经泛红了,电话里,她说刚摘了一颗尝了尝,酸酸甜甜,还有一点点苦涩。过一周,等杨梅熟了,她要摘一篮子送给美中嘉和的医护们。

我妈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年年都可以吃到这棵树上的杨梅。

02

我该如何软着陆?

我是70年代的大学生,机械工程师,现在退休了。

妻子30多岁时,因家族性卵巢癌去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我就一直没再婚,领养了一个女儿,现在也已成家立业。

去年,我查出了前列腺癌,早期,在美中嘉和放疗。我想到大学时候,教机电工程的“黄老邪”老师说的一句话:“人生和飞机航班一样,不过是起飞和降落。不仅要飞得漂亮,到老了,还要软着陆。”我就想着,我该怎么软着陆?

多方打听,我到美中嘉和做了一个月的放疗。放疗结束后,肿瘤缩小了,身体恢复得也挺好。去年12月,我飞到海南去冬泳。在碧水蓝天下,游啊游,游了六七十米,担心往前会抽筋,就在水面漂着……这时,旁边有个虎头虎脑的八九岁孩子,说“爷爷,往前游,跟着我来……”

我就真跟了他往前游,游着游着,突然觉得天地开阔……

03

拒绝临终抢救,不插管!

我的爷爷是解放前上海教会医院的医生,月收入在100大洋左右。当时,码头的搬运工月收入在1~2块大洋。爷爷可以从淮海西路一直吃到淮海东路,累了就挥手叫一辆人力车回家。年轻时潇洒倜傥的爷爷,晚年患了胰腺癌。

癌症末期时,他忍着癌痛,放了一张纸条在病床边,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拒绝临终抢救,不插管!死后不开追悼会,骨灰撒黄浦江!”

人有求生的权利,也有死的尊严。爷爷是担心儿女在他的临终时刻,受到道德和公义的绑架而不能自主,所以留下了遗嘱。

在最后一刻,父亲姑姑们,都尊重老爷子的决定,让他安然地离开……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小时候,爷爷教我背过徐志摩的诗。

写在最后

《与神对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别妒忌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遇事别称其为灾难或欢乐,除非你已确定或见证它的用途。

癌症,改变了你的人生,同时,也赋予你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也许,你的眼里有泪,但我们也看到你心中有光,也希望成为照亮你的那道光。

这个世界,无聊、荒诞、悲情,但处处充满了救赎。

欢迎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照亮你、我、T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