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文】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外一篇)/陈希舟

 清清水蓝 2020-09-18
作者简介


    陈希舟,笔名陈晞舟,男 ,广东普宁人,曾在《检察文学》《党建》《人民检察》《星星文学》《当代检察官》《普宁文艺》等40多家报刊网络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获全国,省,市文学征文大赛金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佳作奖多次,出版有《朝夕集》《五味集》等,现为揭阳作家协会理事,普宁市作家协会顾问.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周末,几位朋友相约到饭店吃饭,但见旁边一桌,几个大人帶了几个小孩,似是两个家庭的聚餐,本来饭店很清静,无奈这几个小孩一会儿满店乱跑,追逐打闹,一会儿大喊大叫,周围的人纷纷侧目,敢怒不敢言,他们的父母却若无其事,忙着说话,聊天。
      这样的孩子,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教养。
      一个吚呀学语的孩童,若是缺少教养,知识匮乏不说,也不明白规矩,随心所欲,自然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更别说以后适应并融入这个社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往今来,育人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项事业。大而言之,是国运所系,小而言之,是家族希望。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对于当今父母而言,当你毎天在讨论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的时候,别忘了教养。粱启超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春秋时代的荀子在《劝学》篇中云;“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苏氏家语》“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教养就是让小孩明白最基本的是与非,懂得事理,基本常识。比如到公共场所聚会要考虑别人,符合公共良俗,不可大吵大闹。见人要有礼貌,比如使用文明礼仪用语;请人指点用赐教,读人文章用拜读,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用包涵,向人表歉用失敬,中途先走用失陪,请人不送用留步。教养,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无价之宝,是打造孩子心灵世界的一盏智慧之灯。  孩子的言行,品质,藏着父母的素质和教养。一个好的家庭,必然养出有气质,有教养的孩子。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高搂大厦的话,那么,我想;孩子从小的教养便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是一块一块逐渐积累起来的。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好多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诗人在谈到自己成才的过程中,都无不感激儿时父母对自己的教养,就是孙中山,周恩来,茅盾,爱迪生,歌徳等也有受教于母的故事。歌徳二岁时,他的母亲就象上课一样,天天给他讲好的故事,使他懂得了许多道理,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儿时的“教”,为后来步入社会,成为大诗人打下重要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才有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育子佳话,才有现代“虎妈”“猫爸”的故事。
      绿叶上的小露珠,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芒。有教养的孩子,才是最美丽的。
看看那些有岀色的人,不管是生在富裕人家,还是生在贫穷人家,并不是穷养与富养的结果,而是教养使然。苏辙小时候不是非常顽皮吗?不是贪图玩乐吗?还不是苏洵注重教养,晓之以理,言教身教。没有笨的孩子,只有懒的父母,沒有坏的孩子,只有不懂教养,不尽义务的父母。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行言与舌言


      古人云;“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以自已的实际行动说话,道德低下的人只是以自已的舌头说话。这句话用来教育人是要重在做而不要重在说。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言行都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
      有人行言,行在言前,既言又行,言行一致,言出必做,说一不二,说到做到,一切用行动说话。有人舌言,逞口舌之能,夸夸其谈,豪言壮语,但多是放空炮,言过其实,有言无行,只听“雷声”,不见“雨点”。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说了一火车,事却一件无成。
      行言,贵在落实,付诸行动,言必信,行必果。言行合一,表里如一,取信于人,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是行动的巨人。舌言,只言不行,言行不一,只是说空话,假话,大话,套话,言而无信,执行无力,是行动的矮子。
      舌言是花,说得漂亮,花言巧语,如花是叶,言之凿凿。但背地里却另有一套。你看有一大贪官在各种场合多次谈反腐,说得冠冕堂皇,而这些轰轰烈烈的反腐表态最终成为自己落马的注脚。有一大老虎嘴上反腐也喊得晌,“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清廉”但从他家里翻出的现金就有一吨。有一贪官在落马当天还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作廉政警示教育报告,台上一套,台下又一套,对下属以严著称,对自已和家人却娇宠纵容,当着家人的面收钱收物,让行贿者带妻子旅游,购物,去澳门赌博,打招呼帮助女婿揽工程。这些人真是舌言的典范。
      行言是果。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一偌之所以千金,全是行在铺垫。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已,从事无产阶级文艺事业数十年,笔耕不缀,直到病逝前三天,还给一翻译小说写序言。华罗庚有言“我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坚定不移,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携夫人和孩子回到祖国。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其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惊人的毅力,学会4国外语,翻译著作16本。出版了《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绝项》《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被誉为“当代保尔”。
      说话要慎言,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对自己的话负责是最起码的要求。要时刻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该说则说,不该说时必不说。不然,就象青蛙日夜乱叫,被人讨厌。
      “听其言,观其行。”“终日而言矣,不如须臾之所为”。行动是言语的实行者,试想哪有一栋高楼是只凭一张图纸建成的?哪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是靠想象就有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不可舌言,还是行言为好。


顾问:   袁  颖  李雪英  尚尔硕  白灵学
          李  娟  韩  冰  刘泽红  李载丰
  主编: 水蓝   微信:j973694025 
   责任编辑:包振波  微信:bao15845371129
投稿要求:原创!切勿一稿多投!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所投文稿需有一定水准,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简介,照片,作品发至邮箱:
973694025@qq.com
362589334@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