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评论】在真实中,体会情缘 —读邓书元的短篇小说《情倾夕阳》|李载丰

 清清水蓝 2020-09-18

作者简介

李载丰,笔名:心梦润笔,男,祖籍辽宁省东港市,原籍黑龙江省鸡东县人,1964年12月出生。原任沈阳煤业集团鸡西盛隆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办主任。现为中国煤矿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鸡西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煤矿作协副主席、鸡西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网络签约作家。著有抗战长篇小说《雪山英雄传奇》、《烈火追踪》、都市言情长篇小说《想爱》、纪实文学《蹚水过河的女人》、安全系列丛书《煤矿安全小故事100则》、《消防安全小故事100则》、电影剧本《金墨地火》等作品。曾在国内报刊中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短篇小说、寓言故事等30万字。


在真实中,体会情缘
——读邓书元的短篇小说《情倾夕阳》


作家邓书元在新创作的短篇小说《情倾夕阳》提到:“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形形色色的“婚外情”、“婚外恋”伴随人类、拥进生活、世代不息。这里我们不妨打开屏蔽,洞悉一桩难忘的婚外“无奈”。由此点明了身为作家的他如何在生活中重新认识爱情与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揭示情爱的永恒主题以及在时代背景下困惑与无奈,从而才有了《情倾夕阳》的真实再现。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小说《情倾夕阳》客观再现了那个时代被政治套牢的人们扭曲心理特征和无法预判的政治风云。在政治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情感的判断既流露出人性本质诉求与渴望,又暴露出懦弱的一面,显得那么无力。把时间留给小说本身,或许最初提不起你的兴趣,也许小说设置的男女情爱故事太过于单薄,也许作家邓书元在小说中植入的大量那个时期的印记和历史知识也会让你感到不安甚至枯燥,但把时间交给小说吧,慢慢地,你会在这种“随性”的叙述中认识体会未曾见过的自己,一个跳出离奇、荒诞世界的自己,一个似曾相识但却淹没在政治旋涡、彷徨念欲中的自己,一个也许过了这样一个读书时光之后就再也追不回的自己。但也许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带着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走向异地、寻异路,过不同的人生。
对赵北雪和姜晓晗故事的设置与讲述,面对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一念之间这个红尘女子却选择逃离。这种逃离是被动的,不情愿,也是无法探寻的的隐情。不过浸润在“因缘和合”氛围中的《情倾夕阳》却因此有了某种形而上的意味。正如一名评论家所说的:“世间万物都是处于跟其他一切相互关联之中,彼此之间因这现象产生互相影响和改变。这改变不是自己发生的,而是在关联中发生,在关系当中才是如此,发生的同时因缘就会瓦解,但没有结束,而是往解散的方向去改变,变成另一个事物的发生,如此迁流不息。”由此赵北雪那种坚持、崩溃、挣扎、反思,姜晓晗的强力、欲望、偶然、顿悟,都笼罩在生活的缘和合的网中,成为了一场不可避免的相逢,冥冥之中无法逃离,只能洞见缘分的无常,识得自性,还回本心。从而让这原本俗套的、普通的情节设置发生了质变,使我们产生了对世事的困惑,挣脱无处不在的悲情感觉。一次偶遇的相见,尽管违背了道德底线,却令人唏嘘一场酣酣淋漓的情爱,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地步。发自内心的自责显得那么苍白,补偿曾丢失的情爱,像狂风暴雨般侵蚀两个人肉体和心灵。在去求证姜晓晗的父亲曾经的经历,事情发生了大反转,所导致的缘分的阴差阳错,也让人感叹不已,加深了两个人彼此一生中缺憾,让读者为止动容和愤懑。因此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在政治操控下,什么事情都肆意妄为地去做,践踏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也践踏了人格。如此卑劣的行径,赵北雪的父亲赵明、姜晓晗的生父自然逃脱不了这种厄运,也是代表那个时代一群人,也影响他们的后代赵北雪、姜晓晗等人的生活和命运。就现在而言,小说《情倾夕阳》那个时代是人为的造成政治悲剧和生活悲剧,这就体现了小说创作规律,那就是什么时代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时代影响人们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个体是无法左右自己命运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另外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是赵北雪和姜晓晗在爱情路上对自我磨练的过程,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尤其情窦初开的年龄,那种冲动、那种朦胧、那种青涩,面对这纷纷扰扰人来我往的世界,他们是如何不断抗争自身以应对种种欲念,求得心底下的本真。这既是在社会大环境下的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极大考验与坚持。在这欲海浮沉中他们是否只能任心飘荡其中随波而走?显然在世俗与狂虐中,欲未断,且默默地忍受情感的煎熬,显然不能。却正因为缺憾,才更需抓狂的弥补,否则就觉得空虚。赵北雪面对神似的杜鹃诱惑,仿佛找到了慰藉的稻草,却因其不择手段的情感陷阱,内心在焦灼、在挣扎,虽然意念中有些冲动、有些龌龊的言行,但是经过欲火焚烧的思想与肉体蹂躏,最终把握住了自己,理智战胜了邪恶。这是本小说作者刻意设置一个插曲,也展示赵北雪本能的使然所获得心中的蔚际,也反映当下风尘女子一种扭曲的追求欲望状态,令人想到现实社会女人心态和开放度。
小说中,赵北雪和姜晓晗的爱情虽然没有完美的结局,但是仿佛诠释了那个淹没在念与欲中的自己的空虚,以及面对现实完整的各自家庭,他们无法选择,无法实现返回曾经的婚姻殿堂,苦涩的爱恋只能埋藏在心底,直至肉体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这已经体现了人到暮年那种情愫的感叹,意念中的向往罢了。同时在这每一次的颤栗中起,在认识自己、认识现实中心落得淡然、梦幻般的美。

虽然《情倾夕阳》中对人物本身的描写有些过于详细和繁复了,但这却是真实的。其中所描绘的贪婪性行为既有传统方式,又有现代方式,却通过摄心息想、磨去外尘来达到血脉喷张欢愉及风雨过后的淡定,由肉体到灵魂的一次难忘的洗礼。所以我们才会在小说中不断看到赵北雪和姜晓晗通过不同的方式消除彼此的思念以求得恢复的净心。叙述语言作者遵循所喜欢的直白、简单隐忍,其目的恰恰是要我们不要关注语言的细腻美好,而是要去在意这过程中人物的自我的缠绕挣扎纠结在一起所产生的性情,以及跟随“我”与老徐的旁白,坦然接受其诱导,去注意和认识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爱、那些情,贯穿于始终,迎接黄昏晚景。
反观《情倾夕阳》婚外情的故事,现实之中又似乎看到众多赵北雪和姜晓晗故事的翻版,或多或少有着轮回的意味,充满了生活化的味道,显示出了别样深意。同样是被情欲所困的他们,在偶然的机会中触碰到了内心封尘已久的渴欲,但“我”却选择在历史之中去寻求力量平衡,历史与文本之间的纠缠,包括语言和我们的历史境遇。这都是《情倾夕阳》所讲述的认识自我的过程,这也是对生命、自我情感的阐释。只不过殊途同归,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故事的主角们总是在情爱之中获得抚慰、寻找安宁和智慧,真实地展示情感。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释放。 
  主编: 水蓝   微信:j973694025 
 责任编辑:包振波  微信:bao15845371129
 投稿要求:原创!切勿一稿多投!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所投文稿需有一定水准,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简介,照片,作品发至邮箱:
973694025@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