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我们大多希望知道在对方心里的地位,但人有隐藏性,不容易从表面做出准确判断。 因此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自己有没有做到:是否满足对方需求、是否有持续满足对方需求的能力、是否有中断满足对方需求的掌控权,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我们能否满足他人的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与人相处的纽带是相互满足需要,而不是自我优秀,自我优秀只是持续发挥满足对方需求的源动力。 所以,满足对方需要是最重要的指标,如果你可以满足对方的需要,那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你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人。 这个需要不仅是物质上,比如金钱、人脉、权利等的需要,还包括心理层面的需要,比如被需要感、自我价值感、自尊感、被支持感、被在乎感、独特感等。 很多时候,我们在付出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大多是因为你没有满足到对方的需要,只是满足了自己对别人好而获得自我价值感的需要。 客观而言,你没有满足对方的需要,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主观来看,你以为自己是在付出,实则是在索取。 满足对方需要并不是简单的人生课题,人和人之间往往不是简单说出自己的需要,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的需求并非明确,因此不可能直接告诉你。 另一方面,人除了不自知也会撒谎,隐瞒性会成为发现需要的阻碍。我们需要利用和人相处的经验来锻炼洞察力、感知力,这也是人和人互动的乐趣之一。 二、我们是否有持续满足对方需求的能力即上文所言的源动力,如果没有源动力,你将会在付出的同时,陷入自我能量枯竭的状态。在他人眼中,你也会变得并不“值钱”,只是拼尽全力塑造了一个讨好的角色而已。 就像人们都热爱太阳,因为它能带来温暖和光明,但永远不会认为太阳带来温暖是为了讨好我们,更加不会看轻太阳的地位,因为光和热只是它能量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所以,你的能量值决定了你的地位是否会得到保障,达到稳步提升的状态。 三、你是否有中断满足对方需求的掌控权这是自我地位最基础的保障,有时你即便能量很大,但却没有说不的权利,对方依然会认为你对他的好是唯一的选择,不会多加看重。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独特性的需要,如果你不具备中断关系掌控权,就意味着对方在你的世界中,并不是由于独特性而被选择的,只是出于被迫和无奈。 因此,让对方知道他收到的付出是主动选择,这一点非常重要。用平常的话来说就是,保持自我的独立性,才是保证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有地位且人际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石。 以上的叙述是从功利角度,去谈论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如果站在社会学角度,当一个人的社会支持体系越强大时,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就越高,也就是越“值钱”。 如果你能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使大多数人都支持你,那么你在其中某一个人的心里就会占据比较高的地位。 但社会学角度的判断并不清晰,所以思考自己的付出是否满足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精准判断自我的“值钱”程度。你“值钱”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