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艳梅学生时代 与全班同学勤工俭学作品 【总督出游】 韩艳梅十三岁就开始创作自己的一幅画了。起笔是高阳文化馆吱呀作响的木楼梯和楼梯间倾泻而入的阳光,是小心翼翼藏在大姐二姐身后怯怯的眼神,是闫振华老师亲切和蔼的笑容,以及第一次拿起画笔时的种种忐忑不安。 她把孝义河畔的红花绿草、和小伙伴交替踩着没有气的自行车的画面、自己学习绘画时的专注甚至痴迷到废寝忘食、以及闫老师关于“韩大三”的戏称、大姐二姐的呵护、爸爸妈妈的纵容、都聚精会神一笔一划的融入她的画作。 她知道她的画作需要勾勒骨骼,为此她调色了四年河北职业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光阴。旋转的操作台,老师响在身侧的脚步声,还有和不尽的雕塑泥,一次又一次走上街头的勤工俭学,都形成画作的无限伸展的脉络,既厚重,又清晰。 她知那一年她北上大连,当了一名充满挑战的室内设计师。百人百姓,千种万般,她也不过是略一思量,就彻底适应了这份相对来说很有难度的工作,笔端浅浅勾描,就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喜好。 她知道她的画作需要沉静,就退出熙熙攘攘,在浓荫小巷里开一个小店。开门春暖花开,打烊疏影横斜,短短的三五年时间,便返璞归真,不染一丝尘烟。她知道她的画作需要蓄势,就一件白衬衫、一条牛仔裤,远赴山东泰安。一把刷子一个小桶,像极了刷大白工人的她,在风吹日晒下用水泥填补风景石的残缺或者裂缝、安安静静的画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她画出的石头已经以假乱真,栩栩如生;而她名头响亮,星光闪烁,露角小荷。她知道她的画作需要点睛了,她忽想重新拾起画笔,习花鸟,写人物,学山水,并不顾几乎所有家人亲戚朋友的劝阻,飘然前往北京台湖国画院,开始学习深造自己的绘画,并且得遇她此生中最重要的恩师郝邦义先生。 世界忽然被打开了。人生需要大写意,如此方能淋漓尽致,直抒胸臆。一笔长,两笔短,三笔破凤眼,她画着画着,生活所有的坎坷挫折逐渐圆润如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她画着画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她的笔下自然而然有了远近深浅。先生说,中国画是哲学,她用墨色和线条进行辩证,并在画作中用留白和开合进行分割,留白出中国数千年浩瀚的文化历史,分割出一个又一个的小世界,或灵隐逸,或活泼 ,或淡雅,或深远。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水外有水,画外有画,她想了几年,画了几年,看了几年,忽然,她悟到了,也得到了。如此,她创作了二十多年的画作终于达到了一个小圆满。原来,她的画作就是一只鸟,一只自由自在的鸟,想遨游世界,想一飞冲天,想无拘无束无遮无拦,想飞越星辰大海大地山川。 远方很远吗?不,不过是信步闲庭。生活很难吗?不,不过是嘴角上扬,盈盈一笑。理想很难触摸到吗?不,不过是灵机一动,然后锲而不舍。就像她想看大海就到了大连;想看瓦蓝瓦蓝的天,就去西藏;想起儿时有一个喜欢服装设计的梦想,就去随性而往,选择了有服装艺术节的城市,定居数年。
 金钱很重要吗?不,纯净的灵魂往往破衣烂衫。年龄很重要吗?不,想踏上旅程,随时都是最好的时间。幸福很难得到吗?不,不过是一碗酥油茶,西藏本地的啤酒,大昭寺的经幡,和一个下午的悠闲。就像她随手拍下路旁的一株花草的美丽,背起小包就去丈量四季的冷暖,人间的悲喜。她飞过了人间的万家灯火,她飞过了岁月的窗间过马,她飞过了记忆的历历在目,她飞过了生命的悲欢离合。她飞过了天湖的海天一色,她飞过了唐古拉山口雪景的神奇瑰丽,她飞过了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的千姿百态,她飞过了青岛的碧海蓝天。她飞过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经历的五彩缤纷,世事的沉沉浮浮,人情的冷冷暖暖,如今敛翅收羽,静观内心,终成一幅生机勃勃、精美绝伦、波澜壮阔、如花似锦的画卷。 
韩艳梅人生简历: 1974年出生,保定市人,
 中国梦.冀澳情河北.澳门书法.美术作品展(2015)保定市莲池区美协进军营“军民共筑强军梦”庆八一书画活动(2016) 中国梦.善美保定书画联展获优秀奖(2016) 北京通州区台湖第七届文化艺术节“丹青台湖”书画展一等奖(2017) 中国美协:墨香诏安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8) 中国美协:神圣长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并被收藏(2018) 改革开放40周年保定解放70周年莲池区第四届书法美术展一等奖(2018) 保定市莲池区美术家协会“莲池艺术大讲堂”(2018) 如约.静书芳华——莲池区美协女画家精品展(2019) 保定市书画作品展三等奖(2019) 新时代经济强省“庆八一书画展”(2019) 保定市莲池区美术进军营“我和我的祖国”(2019) 中国美协:《伯年国艺》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入选(2019) 推荐几个优秀公众平台。
宝妈坐镇,主题轻松; 家长里短,城貌村风;
情景短剧,人生乌龙; 文学梦想,乐在其中; 一切尽在,我是洋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