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富平老城 :一城天峙(zhi),县治堑(qian)城如空中楼阁。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新朋友】点标题下“富平人”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富平“老城”史略

/彭辉

富平“老城”雄踞县境西南隅,东窦村西连城,南面南湖,北依温泉河,古乃天然屏障之堑城。“老城”原本系中山余脉之高阜丘陵,因古时近邻砖窑和唐御桥而得名“窑桥头”。至元二十八年1368),元末守将张良弼(又名张思道)从甘肃庆阳退守于富平“窑桥头”,并从义亭城迁县治至此,“依丘陵壁削之”,筑寨据险以守,遂名曰“窑桥寨”(或为兵寨年代更早)。明洪武二年1369),明大将军徐达经略关中,张良弼闻风弃寨而逃。徐达即以“窑桥寨”为县治,辖永润、招福、平皋、频阳四乡四十四里,后并为四十里三百四十四村。“县属耀州,隶西安府,事在洪武三年”(明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第二卷第三页)

“窑桥寨,元末张良弼据之。明初徐达经略关中,相地即定为县治,然仅有土垣缭之无城池”(清光绪十七年《富平县志》(樊志)第二卷第页)。明洪武三年1370),主簿陈忠信择城中最高处创建县署,又于县署东邻建文庙、学署(儒学),于北城根建御史行台(察院)。明洪武九年1376)知州邓真于文庙东南街口建鼓楼(即谯楼),县丞芮弼于鼓楼东北建按察司署(即城守营),于东门大街创建城隍庙。其后历任知县对城内署衙、文庙、学署等设施均有修缮或扩建,而山寨土垣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长达72年间亦无大的变化。到了明正统初,西北边塞屡遭瓦剌la部落南犯,陕西都司先后两次从富平频山一带招募彪悍山民从军,发往“靖虏卫”、“保安”各处以充实边塞兵防,并饬令辖区各县加固城池以保平安。正是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正统间知县高应举始筑土为城,周三里,高三丈,自壕至堞高六丈,池深一丈,门三”(清乾隆五年《富平县志》(乔志)第一卷第三页)。《乔志》所言“筑土为城”,是指修茸城墙并挖掘护城河,才使县城具备防御功能之“城池”。当时县城辟有东门、南门、北门,尚未开辟西门。“堞”指城墙上的齿状矮墙,便于隐身射箭。“自壕至堞”指从护城河至城堞的总高度,即城墙高三丈,丘陵削壁高两丈,护城壕深一丈。“池”即护城河,水深一丈。经过全面整修后,县城雄踞高丘之上,城墙高峙,壁削如崖,四面环水,堪称守易难攻之天然“堑城”,是为“富平十胜”之首。清康熙九年邑人沈起潜(流曲镇北耕村查沈堡人)勘测绘制的石刻《富平地域图》铭文云: “一城天峙zhi,县治堑qian城如空中楼阁。 

明正统十三年1448),知县高应举又于县城东门内大街修建了“布政司署”,似为省派出办事处。约在明成化或嘉靖间,因县治城池狭小,遂于县治西邻筑“新城”,自此始有“老城”与 “新城”称谓。明弘治间知县陈润开辟西城门直通新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胡志夔kui建钟楼于县署门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关中大地震,城墙及城内建筑设施多有坍塌损毁。嘉靖三十六年知县赵桐修复城墙,嘉靖三十八年知县崔举修缮四门,万历元年1573)知县史灿“竟其城,又润色以匾,其门东华翔、西荆踞、北金屏(清时更名带温)、南石磐(明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孙志)第二卷第四页)。当是时,震后县城重建捐资首功者,当推流曲镇西李堡富商、鸿胪寺序班李尽心。清光绪《富平县志》(樊志)云:“嘉(靖)、隆(庆)间,邑人鸿胪寺序班李尽心,勇于为善,凡邑中一切公私义举,如城池、桥梁、河渠、书院、衙署、义仓,每罄资为之倡首。知县(史)灿出俸修茸学宫,为蜚语所中。直指使(似为陕西御史)欲按(稽查)之,无隙可乘。尽心慨输(捐资)千金,以董(协助督工)其成(详见《樊志》第十卷“故事表”第四十六页)。明万历八年1580)知县刘兑创建东门瓮城,并更换南城门。李尽心捐千金于老城北门外修建“通济桥”,又名李公桥。刘兑引怀德渠水经“通济桥”入新开“玉带渠”,绕城东灌农田。“通济桥”因之为城门外四景之一,古谚云:东门外村堡千家万家,西门外圣佛寺一座宝塔,南门外湖光好纡子莲花,北门外青石桥水流上下。

有清一代,富平“老城”历经数次修缮。先是清顺治八年1650)八月,富平境内淫雨如注旬有六日,会省郡邑及村堡民舍尽圯pi坍塌,而是城没于惶(护城壕)若干丈 (详见清光绪《富平县志》第二卷第五页《郑崑璧重修县城碑记》)。时任知县郑崑璧首倡捐俸重修,士绅乡民闻知纷纷捐资相助,于康熙元年九月动工,“取砖于陶,取灰于石,雉堞橹楼咸(意为“全”)增其饰。次年四月竣工,县城得以“墙堞完固”。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杨勤改建南城门(似应创建瓮城),更名“启运”。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李世垣又重修,此时似应修缮南关城墙。乾隆二十四年又遭霖雨,老城城墙复塌数处,知县兴泰予以修缮补茸。嘉庆十二年1807)因逢霖雨城墙又坍塌二十余丈,知县刘用霖、谢长清先后继修之,门楼一新。此时老城与新城(连城)、南关已连为一体。清同治元年1862)“回回乱”中,创建于清乾隆三年且存世124年之久的“南湖书院”(位于县城南湖南岸)被焚为废墟。同治八年1869),时任知县江汇川迁建“南湖书院”于县城东南隅原“富厚仓”故址,并创建“望湖楼”。民国五年1916)六月,望湖楼毁于富平“逐陆(建章)之役”。民国十二年1923),原陕西靖国军第七路总指挥胡景翼将军(富平长春乡陵怀村东窑人重修“望湖楼”,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二层南门石匾曰“望湖”,第三层朝北匾额“尊经”。民国十三年三月,位于“老城”东街的“藏书楼”落成,一层楼正门上方镶嵌“图书馆”石匾额,系清末名人康有为所书,原石匾今存县图书馆。

民国间县治仍沿袭老城,虽历经战乱寇扰,而城固巍然。1949年5月富平解放,富平县委、县政府进驻“老城”其时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城区分布为三街十巷”:“三街”即正街、南街、北街“十巷”即书院巷、姜米巷、东顺城巷、北顺城巷、鸳鸯巷、王家巷、马家巷、关帝庙巷、后巷、重庆巷。北门外“通济桥”(李公桥)和东门外“东济桥”尚存。1970年,县委、县政府迁至新城区“老城”日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但城区明清古街道布局依旧,古城墙、文庙、望湖楼、城隍庙、南湖书院、藏书楼、县政府、民国靖国军师长冯子明故居、南城门“语录塔”等建筑或遗址尚在。

“老城”自明洪武三年1379)迄二十世纪其年代初1970),为富平县治长达592年,是为富平政治文化中心。“老城”数百年来风雨沧桑,见证了富平历史的沿革巨变,承载着地域民风特色魅力,是富平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庆喜的是,据说“老城”已列入县政府保护性开发项目。热切期待“老城”焕发新的生机,发挥地域文化传承之魅力!2018.06.18于写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