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平记忆| 刘集芯子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文/李国柱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富平非文化遗产的回忆,总是提笔又放下。春节的锣鼓声和欢乐的秧歌,又一次把我带回了儿时的家乡—富平刘集镇,记得那时我们镇每年过物资交流庙会和春节农村集镇的场面,热闹非凡。

那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富平刘集镇,并不宽阔的街道、两旁门市店铺寥寥无几,多数是集镇的学校、乡供销社和镇政府。那时刘集镇是刘集乡,全乡主要以生产小麦和棉花为主,还有玉米和豆子红薯作为杂粮种植。记得没到过年的时候,大队组织村民在村子的低洼处一片大场里,锣鼓家伙齐上阵、围在一起排练秧歌和耍社火。年轻小伙手持龙头杆子用力挥舞着,年轻媳妇姑娘们打扮的花枝招展,涂粉穿红戴绿扭动着腰肢。上了年纪的老人挥舞着鼓锤和铜嚓,有节奏的敲打着。

正月十五乡上举办社火,全乡四个大队组织社火队在刘集集合闹社火。最有名的数刘集南街的芯子,那时抬芯子要八个壮汉将绑在桌子上的芯子抬起来游街,前面是秧歌锣鼓队,紧跟着是十二台芯子,主要是以戏曲《孙悟空借芭蕉扇》、《三娘教子》、《植树》等富有教育意义的造型。记得那时我的一个同伴扮演“孙猴子”,他当时只有六七岁,穿的孙悟空的衣服,手持金箍棒在空中挥舞着,脚下踩在芭蕉扇上让人觉得好担心。还有在芯子上扮演戏曲人物的小孩被冻得直哆嗦,有的都睡着了。最有意思的是《时迁偷鸡》造型,让人乐的合不拢嘴。那时候我们都很小,不知道他们在芯子上如何转动,还踩在扇子和莲花上的。后来听大人说芯子的来历才明白过来了:芯子那时不叫芯子,古时候叫榫子。就是用木支架做成造型,然后用绸子和布包裹扎起来孩子穿上戏袍拿上道具绑在造型上,然后将造型固定在一张方桌上由八个壮年抬起来,每台芯子两旁有两个人用杆子护着以防孩子睡着掉下来。

这就是我们富平刘集西街最有名的芯子,我为富平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富平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把富平非文化遗产继承传扬下去。   

                         
2019年2月23日于铜川

富平人征稿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