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媛玲 | 街上流行假领子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街上流行假领子

文/刘媛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像是上世纪70年代吧,在男人中流行起了一种假领子。城里的百货商店里,各种各样的假领子应有尽有,穿在身上被外衣罩着,只露出白白的领子,不注意,还以为下边真穿了一件洁白的衬衫,足以以假乱真。

要说称它为假领子,还不如称作真领子,那其实是一件只有领子没有身子袖子的装饰性内衣,只有一个像模像样的领子而已。

假领子不仅经济实惠,还方便好洗。穿脏了,退下来就像洗一条手绢或一双袜子一样方便,因此,很得男人们的青睐。

假领子有两种。一种不完全只有领子,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像一件衬衣的上半截。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部分完全可以与衬衣相媲美。

另一种是用棉线自己手工织的,比起买的假领子,要简单得多,是名副其实的假领子,很窄,大约有三公分宽,一尺多长。把白色的棉线在左手食指上绕几圈,右手拿着钩针灵巧地一缠一掏,就是一个花。如此反复,织到和外衣的领子一样长短,就告完工,然后缝在外衣领子内(那时外衣大都是中山装),有意露出窄窄的一圈白白的"狗牙"在外衣领子上面,既能防止外衣领子遭受颈部头发的磨损,又能起到装饰作用。当时,多少女子都偷偷地给自己的"兵哥哥"织这种假领子,配以那绿色的军装,红红的领章,显得特别威武、英俊。"兵哥哥”也以有这种假领子为荣,它在无声地向世人昭示:我有媳妇了。当别人问起是谁织的,嘴上不说,红红的脸上却浮出掩饰不住的幸福的笑容。记得文革中,我就曾为自己那件草绿色的红卫服领子上,钩过两条假领子,给父亲那件灰色中山装,也钩过两条。给父亲钩的,不为好看,只为保护领子。

那时,城市居民的物资生活还比较贫困,收入少,供应紧张,购买东西需要票证。不说别的,买件衣服,买条床单除了交钱,还需要布票。布票按人发,不到过年过节或者有婚姻大事,一般人是很少添置新衣服的,穿一件新衣服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一般都是加补丁的衣服。而衬衣更是服装中的上品,穿的时候最多,人也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薄,不耐穿,又需要布票,于是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也就应运而生,风靡一时。

那年月,满大街爱干净爱体面的男人们穿着整洁的蓝中山装,露出白白的领子,其中就有不少缺衣少袖的假领子混杂其中,脖子上再系条口罩,口罩带子露在外面,口罩塞进胸前的衣服里,用这种时髦的打扮走亲访友,招摇过市。

俗话说,需求产生供给。在那个年月,假领子绝对是世上独一无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替代品。

曾听办公室的一位男同事讲过一个笑话。他从农村出来刚参加工作,看到同宿舍的舍友都有假领子,于是也想拥有一条,到了商店,误以为女人戴的胸罩就是,让售货员拿了一条。幸亏售货员细心,多了句嘴,问他给谁买,才没有买回去,否则会让舍友们笑掉大牙。

有条假领子不仅节省了开支,也照顾到了着装者的体面。从这点看,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是发挥到了极致,小小一件衬衣就能改良的如此完美,真是又一大发明,又一大创造。

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千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