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今世游 2020-09-18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风定莲池自在香》 杨清茨

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文/吉狄马加

当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因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将进一步激发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自豪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最主要的内容,如何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书写和理解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正是在这样一个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中,杨清茨的诗集《玉清茨》的出版,可以说是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最为积极地响应。

杨清茨是一位诗、书、画兼通的才女型诗人,她的现代诗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古典文化特色。在她的诗歌当中少见逻辑思辨抑或是语言游戏的成分,而是以一种与现代生活充满距离感的书写形式,用一颗禅心冷眼旁观日常的俗世生活。“重彩”“晕染”这一类中国画的技法不仅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显文本,同时也作为潜文本,影响了其诗歌的形构。不管是写暮春之景还是写高山雪月,诗人十分注重诗歌所呈现出的画面感,“这盘色彩调了很久/要华丽而生一幅重彩/光阴就地取材,混搭出精品”(《我以诗歌为幌子》)。诗人“以诗歌为幌子”,实际却仍是以文字的形式作画。

文白相间的语言,古今杂糅的意象,杨清茨将自己的人生之悟注入这些极具陌生化效果的诗歌形式当中,在古典与现代的对话当中做着微妙的平衡练习。“窥探者用水墨/泼一湖/晕染斑驳,远山云烟”而“你用一个手机/鱼在你的像素中/如同一个观众/看自己绝色出演”(《倾城之演》)。“水墨”“晕染”与“手机”“像素”者两组时空跨度极大的意象构成了巨大的诗歌张力,使读者在时空穿梭的过程当中获得了一份看待生活的全新视角。

禅心素笔,诗意栖居,杨清茨的诗浸润在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当中。生活与诗互相熔铸,生活化的诗与诗化的生活,二者都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通透和雅致。

当然,杨清茨的诗歌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体现出多维度的创作路向。这里不仅有“关西并州/威名夸四海/娥眉娇颜犹在/长矛舞乾坤/雁翎震天地”(《杨门女将》)这样充满豪杰之气的历史回溯,也有“你将迎战狂风暴雪的战歌绣进了它/你将29岁的生命之光绣进了它/这血一样的旗帜/是歌乐山燃烧的牢火/是你质朴而光彩夺目的青春”(《绣红旗——江竹筠之赞歌》)这样热血沸腾的英雄缅怀。诗人并没有沉湎于古典的精致当中无法自拔,而是同时也关注着厚重的历史,注视着我们切身的现实生活。她的《绣红旗——江竹筠之赞歌》《示儿书——江竹筠之赞歌》《木棉花开红似火——刑场上的婚礼》等等红色诗歌,可以看做是诗人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献给祖国的贺礼。

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诗歌创作语境当中,杨清茨的诗提供了一个生动美好的读本,她以一个女性诗人独特的思维向度,并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她眼里和心灵中的传统文化之美,我相信这些诗歌一定会给读者朋友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此,祝贺《玉清茨》的出版,同时也祝愿杨清茨能够写出更多优秀的诗篇。

杨清茨部分书画作品: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碧瓜沿上鸟声声》)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满坠明珠西山雀》)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蟠桃正红,松鹤长春》)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雀鸣丹红》)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问鱼何处最花多》)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篆书:《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行草:《云山入画》)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隶书:《禅茶一味》)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行草:紫气东来)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草凤有仪》)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鸟语花香》)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大肚能容之弥勒佛》)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工笔:《观世音菩萨》)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工笔:《观世音菩萨》)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世外仙》)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写意:《真国色》)

吉狄马加,彝族,1961年6月生于中国西南部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其诗歌已被翻译成近三十种文字,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出版了六十余种版本的翻译诗集。曾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郭沫若文学奖荣誉奖、庄重文文学奖、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柔刚诗歌荣誉奖、国际华人诗人笔会中国诗魂奖、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卓越诗歌奖、布加勒斯特城市诗歌奖、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波兰塔德乌什?米钦斯基表现主义凤凰奖。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凉山西昌邛海国际诗歌周以及成都国际诗歌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

诗书画丨吉狄马加:中国画的技法在杨清茨的诗歌当中表现为一种文本

杨清茨,诗人、散文家、书画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委员、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光明网中华优秀传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贝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文化形象大使。诗作散文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诗刊》《北京文学》《星星》《中国文艺家》近百家报刊媒体。

诗剧《示儿书》《木棉花正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及“”献礼优秀音乐诗剧,已于国家话剧院首演;荣获第八届长征文艺奖;诗歌收录央视人文类大型电视纪录片《笔尖上的中国》;诗歌《心灯》荣登中国教育电视台2018年“诗意中国”春晚压轴节目。诗歌及散文作品常于文学领域屡获各类奖项,并常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书画作品常作为国礼馈赠多国总统及大使。

著有个人诗集《玉清茨》,参与编写《诗为最美奋斗者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