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遍地黄金年代里的钢镚 | 协和八

 协和八 2020-09-18

编者按:于2017年12月8日上映的《巨额来电》是由彭顺执导,陈学冬张孝全桂纶镁蒋梦婕主演的反电信诈骗题材电影。该片取材真实公安部备案案件,讲述了派出所民警丁小田和卧底女特警小兔一起破获超级诈骗团伙的故事。豆瓣评分5.7。


《巨额来电》全程被桂纶镁小姐姐圈粉,吊打一众濒临风干的小鲜肉,毕竟再充沛的剧本也难以撑起干瘪的演技。虽然票房不佳,逻辑硬伤,强行主旋律的套路让电影看起来有些别扭,但总体来说,仍然推荐。

可是,为什么人容易被骗?

两年前回家,奶奶在饭桌上说,朋友介绍了一个特别好的急救药,对脑梗、心梗都很有效,价格偏贵了点,但也还可以,周围的人也都买了。被叔叔婶婶给拦下来了,但老人家不死心,还想买,就在桌上和大家商量商量。作为家中唯一学医的孩子,想问问靠不靠谱。

故事的梗概大约是一对老年人上了飞机后突然就不好了(忘了是脑梗还是心梗),好才随身带了这个神药,喝了点,立马就好了,后来到医院检查也没有检查出什么毛病。直到现在身体依然非常健康。

「那药长啥样」

「就是一个小药瓶里装的液体,不大,一点点就够」

「啥时候的事」

「就今年」

「你确定是液体的么?」

「嗯,他们给看过那个药,就是一小瓶一小瓶的」

「哦,那,液体是怎么带上飞机的?」

「呃……」

「对啊对啊,液体怎么带上去的呀?」叔叔婶婶连声附和到。

当时正逢液体炸弹事件,所有液体都不允许带上飞机(后来改规矩了,200ml以下可以带)。终于,在一个故事的微小漏洞中,结束了这次关于「神药」的讨论。

你说,他们怎么就这么容易被骗呢?

「哎,你别说,最近有些人,专门针对老年人行骗。

人老了,反应也慢嘛。

是啊,人为什么会被骗呢?是不是只有老人才会被骗呢?是不是只有贪财才会被骗呢?巧的是,那年我刚好出国交换,同行小伙伴的母亲在我们到达美帝一周左右,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有个孩子一直哭着喊妈妈,把他妈妈吓了个够呛。以为孩子在外遇到了什么危险,到处打电话,后来我爸爸给我发微信说了这个事,确定我两都没事,这才放下心。

个人信息大量泄露已成为不争事实,每天向我们推荐各种基于搜索记录,推送商品广告的渠道商们,你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突然明白信息年代,不作恶是一个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然而,自觉,是一个道德的概念。道德是社会的高线,而法律才是社会的底线。那个因为九千块钱自杀的高中毕业生,兴许你真的难以理解,但只要你在中国真正的农村生活过,你就会明白,那是多少斤粮食的钱?自杀是一个哲学思考,但对于这个高中毕业生来说,自杀是人生无以为继的选项。毕竟,他不是不想活,只是想更好的活。那些被拐卖到山沟沟里的人,哪个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欲望,才是弱点的根源。

因为,我们都会老的。即使不老,也总会有自己的软肋。何况,骗子的骗术不停的精进,而一个人的眼界与智识穷尽一生也终有其边界。小到买卖,大到性命,又如何能保证你都不会上当受骗呢?信息爆炸,总会冒出些新词和概念,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盲目激进,日子不分年龄段的艰难着。在一个看似遍地黄金的变革年代,为什么我们能捡到的只有钢镚,说好的金币哪去了?

很多年前曾经席卷各大论坛的仇富理论,在今天的新闻评论里仍然泛滥成灾。有人说,富贵不可恨,可恨的是为富不仁。是啊,可是转念想想,究竟是为富所以不仁」,还是不仁才能为富?在MBA里道貌岸然的林阿海,毕竟不是孤例。以成败论英雄,对灰色的默许,才是沉默黑暗的根本原因吧。虽然用权利换来的利益,在权利重新洗牌时,终究会被新的权力所没收。但利益不会消失,他们只是被转移了。

也许,这终究是一道无解题。


作者:深沉的逗比

编辑:杏叶沙参

质控:六月雪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