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2卦否卦:九五爻“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12.4.5九五爻

【原文】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白话】

九五:九五像是一棵高大的树木,让群阴之藤缠绕其上,九五是阳刚得正的君王,与九四大臣一起收服了群阴小人,休止了否塞的局面,当然吉祥如意,故称“休否,大人吉”。

虽然收拢了小人,但这些小人像是虫子,稍不留心他们就会蛀蚀你这棵大树,这是第一个“其亡”。虽然暂时休止了否塞,但九五还高高在上犹如一匹健马,如果放任自流信马扬鞭就会跑丢,象征君王又脱离了民众,这是第二个“其亡”。

如何处置这些小人,为了不让这些虫子蛀蚀树干,那么就用桑叶喂养它们,让他们吐丝织布,可以让这些小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则能彻底改造他们。

君王如何居安思危,为了不让健马走失,就把他牵系在丛生的桑树上,以此比拟君王能时刻心系百姓和社稷,故称“系于苞桑”。

小象传说:九五大人之吉祥,是因为居位既中且正。

【解读】

12.4.5.1到了第五个阶段,中正的君王君临天下,一举扭转了否塞的局面。

圣人描述说“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分两层含义,既说扭转了否塞的局面,又告诫别让胜利冲昏了头脑。

12.4.5.2“休否”,圣人借藤缠树的自然现象,还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情景,来比喻群阴心甘情愿归附天道,休止了否塞的局面。

”是会意字,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说文》注释“休,息止也”,《尔雅》“休,息也”,《五经文字》解释“休,象人息木阴”,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道“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引申为停止,停息的意思。以此引申出“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的另一层意思是美好美善喜悦欢乐。周易中共有三处“休”,第14大有卦大象传曰“顺天休命”,第24复卦六二爻辞曰“休复,吉”,成语“休戚相关”,都是跟喜庆气氛沾边。

九五处上互巽卦为树木,处上乾卦象征此树为参天大树,巽又为绳子,下三阴就像是树木的根系藤条,藤枝缠绕在大树干上,犹如小人归附君王遵循天道。

电影《刘三姐》中唱到“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将女比作藤,将男比作树。还有一首客家民谣,这样写道“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亦缠”,描述了男女爱情纯真生死不分离的情景。

12.4.5.3大人吉”,突出了九五的作用。

大人”指九五,代表的是正人君子和天道,九五的“大人吉”,与六二的“小人吉”和“大人否”正好相反。之所以称之为“大人”,是说九五并没有用高压政策来迫使群阴就范,而是代表天道,让群阴心甘情愿归附,当然可喜可贺。

12.4.5.4其亡,其亡”,借虫蛀蚀树木和“马走失”,告诫君王不要掉以轻心。

否卦象征天地不通,分“阴长”和“阳消”两方面的问题,“休否”说的是阻止了“阴长”,那么还要注意“阳消”的问题。周易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虽然暂时休止了否塞,但君王还高高在上,要时刻牢记教训,别让胜利果实丢失。圣人告诫说“其亡,其亡”,借虫蛀蚀大木引喻危险仍然存在,还用“马走失”告诫君王不要脱离民众。

”的造字本义是虫子,象征不善不好的小人,在本卦中,九五爻处上互巽卦为风,“风”的繁体字为“風”,内面是个“虫”字,所以巽卦有“虫”之象。“它”指蛇蝎之徒,“其它”就代表将他们与善良的群众区分开来。

”是会意字,小篆字形从“入”从“乚”,“入”是人字的反写,“乚”读作(yi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为逃离出走丢失消失去除。在本爻中,九五处上互巽卦之上爻,巽有“隐伏隐藏”的象,九五隐伏至最深处,就像丢失了一样,令人忧虑。

首先,圣人把君王比作是一棵大树,“休否,大人吉”,让小人缠绕在大树干上。但别忘了这些小人就像虫子一样,一不留神,他们就会蛀蚀大树,这是第一层“其亡”。

其次,上乾为健马,如果放任自流信马扬鞭就会跑丢,这是放牧中的“其亡”。引申到人事和国家治理上,九五阳居刚位过于刚健,阳爻如果再往上走,就到了上九“亢龙有悔”的境地,脱离了下阴之众,也有“丢失”的忧虑,这是人事上的“其亡”。

12.4.5.5系于苞桑”,给九五指出正确的出路,以苞桑比喻社稷牢固。

”指草木的根或茎干,“”树是一种多年生乔木,特点是根系发达,枝干稠密,桑叶能够养蚕,养蚕始于黄帝的妻子嫘(lei)祖,养蚕织丝,先民就开始有了衣服穿,然后有了上衣下裳的服装,告别了赤身露体的蛮荒时期,造就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古代先民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的传统习惯,因此常把“桑梓”比作故土,家乡。

从卦象来看,九五处上互巽卦,巽卦为大树大木,同处上乾卦,象征此树枝叶茂密,就像丛生的桑树,所以圣人在此用“苞桑”作比喻。

本卦下五个爻都与植物有关,初六是开始疯长的茅草,六二是混杂在庄稼中的茅草,六三是枯萎的茅草,九四是能结果实的草木为“畴”,九五既像让藤枝缠绕的大树,也像是扎根大地丛生的苞桑。

引申到国家人事上,如何处置这些小人,为了不让这些虫子蛀蚀树干,那么就用桑叶喂养它们,让他们吐丝织布,可以让这些小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则能彻底改造他们。

君王如何居安思危,为了不让健马走失,就把他牵系在丛生的桑树上,以此比拟君王能时刻心系百姓和社稷。

孔圣人《系辞传》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身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说“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世遂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中写道“民心固结,国势自系于苞桑矣”。《黄帝内经》中也展现了防微杜渐的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老子在《道德经》中也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说的都是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12.4.5.6与姤卦“以杞包瓜”的比较。

第44卦姤卦九五爻辞曰“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姤卦是上乾下巽,在否卦中,上乾和上互巽也正好组成天风姤卦。九五在姤卦中是高大名贵的杞树,可以让瓜藤缠绕,其大叶也可以包裹住瓜果,阴阳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在本卦中,九五也是高大之树,“休否”可以让群阴遮阴乘凉“休息休息”,也像是丛生的苞桑,既能养蚕又能系马。

12.4.5.7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孔圣人赞扬九五中正之德。

六三爻小象曰“包羞,位不当也”,九五之所以能称得上“大人”,是因为九五既中且正,代表天道,故称“位正当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