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28章:4.“为天下谷,复归于朴”,从最终的结果上去把握。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28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21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e),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8.4“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最后,从最终的结果上去把握。

“荣”是荣耀成功胜利,“辱”是谦卑。“谷”是山谷川谷,两边是高山,中间是山谷,既像生育万物的产门,又形容人的胸襟宽广虚怀若谷。我们常说“朴素”,“朴”的繁体字是“檏”,从“木”从“菐”,是没有加工过的整木或是没有雕琢过的璞玉。“素”指的是羊羔洁白的毛色,或者是洁白的素丝。“朴素”合起来即专一纯粹,是天下至纯至净至简至美之道。在《道德经》中,“朴”指的是未经后天加工雕琢的原始状态,质朴简朴,代表“道”的本源整体。

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就会知道什么是荣耀,却还能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是为“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甘愿做天下的川谷,复归淳朴的天性,永恒的德行就得以充足,复归到璞玉大木的完整状态,故称“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