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159)《述而篇》第9章,“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原文朗读】

【白话翻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孔子也不例外。比如说,孔子在有丧事的人身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解读】

本章通过孔子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其仁爱之心,有些家有丧事的人可能与孔子熟识,也可能根本不认识,有时候凑巧挨在一起吃饭,孔子也就没有心思吃饭了。
虽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很多人可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在古代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平时要穿三年的孝服。如果不是直系亲属,有时也要穿戴一段时间孝服孝帽。试想一下,如果在吃饭时,有穿孝服的人坐在你旁边,估计不少人会觉得晦气,那还有心思吃得下去?同样是吃不下去饭,而孔子与他们不一样,孔子是真的动了恻隐之心。
《论语》的编撰者为了展现孔子的恻隐之心,只列举了“食于有丧者之侧”这一件事。儒家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其实可以把“有丧者”的人群扩展开去,所有遭遇各种不幸的人都能得到孔子的关心和同情,这就是孔子的博爱之心。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关爱他人和恻隐之心是人们心底最基础的道德,人和人之间就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