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产教育群像:倾尽所有,挣扎半生,却只能培养出一个个“城市做题家”!

 大数分解的天空 2020-09-18
文章背景:

一群出身村镇小城的年轻人,依靠题海战术成功考进985/211等重点高校,却在校园里或社会中因为出身产生自卑心理或遭遇困境。

他们自认为高考得意而人生失意,努力抓住的高等教育机会也并没有兑现成可观的经济资本,更别说过去那种鲤鱼跃龙门式的传奇。

得意和失意之间的张力催生出了某种坚固的身份认同。他们在豆瓣上成立“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并自称为“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的背后,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近段时间,#小镇做题家#这个话题的热度不减反增,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向这个群体聚焦。
 
一群重点高校毕业,却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的年轻人,给自己打上了“小镇做题家”和“985废物”的标签,一边自嘲,一边缩在虚拟社区里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抱团取暖。
 
短短半年,“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成员已超10万,以“小镇做题家”自居自嘲的高校学子更是数不胜数。
 

令人疑惑的是,快速变化和越来越多元的时代,年轻人本应该去寻找更多的机会,拥有更多自由的选择,并且把“拥抱变化”作为生存技能,可为什么他们会不约而同的地选择抱团取暖呢?
 
因为这些聪明的年轻人在长达十余年的极度竞争中,成功放弃了全面发展、全面成长的机会,他们一路PK,拼分数、拼证书、拼绩点,早已精疲力竭。
 
等到了大学,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习惯的用一个套路去解决所有问题的模式不再具备可行性。
 
在这个更加开放且更加自由环境里,他们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开始变得迷茫和无所适从。

面对这种开放和自由,小镇做题家们也有了不同的成长方向:
而我把这种成长路径,归结于每个人的内驱力。
 

素质PK应试,结果惨不忍睹

前段时间,南京一中被迫整改的消息登上热搜,这所因提倡素质教育而闻名的城市名校,却因为高考分数不如县城中学而被家长抗议,从而不得不许诺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向加以整改。
 
不少人痛心疾首:素质教育到底还是向应试教育低了头,城市读书娃终究还是败给了小镇做题家。
 

但很多家长也觉得委屈,毕竟高校录取名额摆在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自己明明有更好的条件去竞争高校名额,凭什么偏要去搞素质教育把机会让给乡镇里的孩子?

再说了,中学应试拼成绩,大学再搞素质教育不就行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是也说了,要先保证找到工作、满足生理、安全需求,再去追寻自我实现?
 

不幸的是,首先,这一代孩子本身就出生在经济小康的时代,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等需求完全不成问题,唯一有点可期待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了。
 
其次,近年来,马斯洛理论已经被自我决定理论取代了。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

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我们发自内心的一种主观行为力,它由我们自身的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组成。在内驱力的驱动下,我们做一件事可以仅凭喜好,而不考虑任何外在因素,这也就使得,拥有内驱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普遍缺乏内驱力。


内驱力为什么会消失

孩子们的内驱力为什么会消失呢?

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里,用教育实现阶层跃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惯性思维。
 
孩子们的学业越来越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常年持久的投资和努力——归属感丧失。
 
我们以进入精英阶层为目标,用绩点考核来标准化衡量和筛选学生,让年轻人的生活被绩点和成绩统治,以致于很多人对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胜任感丧失。

孩子们的优秀与否,被别人用数字成绩定义,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也被别人设置的工资标准和社会地位代替——自主感丧失。
 
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要去哪里产生内驱力呢?
 

 
我们需要怎样的年轻人?
 
小镇做题家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人都属于内驱力缺乏的孩子。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人家小镇做题家那么努力地刷题学习,都考上985/211了怎么还叫内驱力缺乏?
 
因为他们去做题,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行为,而是意识到了这种方式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比如功成名就,或者意识到了不学习的后果,比如穷困潦倒。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驱动力是外在的,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躲避惩罚。


可我们的社会需要小镇做题家吗?985废物计划已经给出了回答,不需要。

他们平时所追求的热门专业、绩点成绩,根本就不是职场上真正需要的东西,学分绩点只是一种表面指标,商海却是荷枪实弹的真实行动。

曾在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副总裁的段晓庆说:“如果把人的能力看作冰山模型,用人方越来越在意的不是冰山上能看到的那一角,就是硬技能的部分。尤其是对应届生来讲,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技能,跟实际工作有出入。大家在意的是冰山下的个性特征、价值观、驱动力等。
 
拥有这些特性的孩子,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我觉得可以从孩子的内驱力着手,因为这是我们持续学习、持续成长的核心要素。

而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就得让孩子拥有我们前文所提到的: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这三种感分别对应的就是:让孩子觉得“我能为自己做主”、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让孩子觉得“有很多人帮助我”!


让孩子觉得“我能做主”

让孩子觉得“我能为自己做主”,这是孩子愿意投入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当我们对孩子说“你必须怎么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时候,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他们的感觉可能是:这些都是你要求我做的,我不想做。即使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了,孩子也是抱着“我是为了我爸妈做的这些事、我是为了我爸妈”态度学习的。

我们作为家长,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权威,生活上很多事情我们会为孩子做主,但学习上的事情我们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做主,例如学习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自主支持。

如何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主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减少控制性语言

孩子在2-3岁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我意识,并开始拥有自主感,凡事都要自己来,但出于安全原因,我们成年人往往不能简单地随孩子意愿。

但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在和孩子交流时,把“你必须......”“你应该......”这类控制性语言替换成“你......这么做,可能会更好”。

合理控制自己的语言压迫,会让孩子更早形成完善且健康的自我意识,拥有较强的自主感。

第二,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3-7岁是孩子思维能力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里,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去进行独立性的思考,而不是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本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超智能百科全书。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回避孩子的各种问题,而是说我们要在帮孩子解决一个问题后,再以这个问题为基础,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提问。

比如我们给孩子解释完蝴蝶为什么能飞起来之后,可以问孩子小鸟为什么会飞,再让孩子去独立思考。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

第三,关注孩子学习的意义感

8-12岁的孩子,大脑发育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各种疑惑,比如“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意义?”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让你学你就学,学习就是你该做的”,但这并不可取,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某些知识,还是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学习意义的解读,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意义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需要他自己不断去探索,也需要我们和孩子不断去讨论。

关于学习意义的讨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习与世界的联系、学习与未来的联系等等。

孩子真正理解了学习的意义后,他会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会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在学习,然后就能主动投入学习中,这就是孩子对学习的自主感。


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我能行”的感觉和体验称为自我效能感。

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对完成特定学习目标或成就有信心。

国内外针对学生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上就会越投入、越努力、越能坚持下去,成绩也会越好。

如何让孩子觉得自己能行呢,我觉得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设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


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4-5岁是孩子坚持性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开始有意识的坚持做一些事情,以获得自我效能感。

让孩子觉得“我能行”,我们家长只需要为他创设一些条件就可以,比如说,孩子平常完成作业要用1个小时,下次就让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稍短的时间目标,例如50分钟,再去做作业时他努力在50分钟内完成了,就会获得胜任感。


成功不一定是那种很瞩目的、很大的事情,它也可以是完成一个小小的目标。

孩子每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成功,都会加强他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他越来越会觉得面对学习他可以、他能行。

第二、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榜样

8-15岁的孩子,随着自我认识的加强,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态的第一次质变。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逐渐出现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但我们家长在鼓励孩子学习时,却总喜欢以一种神奇的存在——“别人家的孩子”来举例,但其实孩子最讨厌的就是我们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特别是那种过分优秀的存在。

最能激励孩子的榜样,是和孩子情况相似的人。

孩子看到和自己能力或者起点差不多的人或者原本比自己差的人可以完成任务、可以做的不错,这种替代经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会激发他学习的行动和信心。

第三、鼓励孩子

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对孩子真诚的鼓励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不错的一面。

我们需要留心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好的行为,有针对性地对这一行为进行鼓励。例如:“我看到你把错题都认真整理到了错题本上了”、“那件事反映了你的辛勤努力”等。

这样有效的鼓励才能给孩子带来积极影响。

只有针对孩子良好行为的鼓励,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这件事做的很好、我能行,而且他以后还会再做出这种良好的行为。


让孩子觉得“有很多人帮助我”


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学习需要老师的教授,需要家长的指导,需要同学的帮助……孩子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知道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一个人,他知道可以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学习对他来说就不会是一件痛苦的事。

孩子感受到的这种人际支持越多,他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就越强,学习也会越投入。同龄人的支持会让孩子的学习适应更快,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我们都不需要自我设限

最后,让我们再把话题扯回小镇做题家上。

这些小镇做题家们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却自称是“985废物”,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因为他们本身已经跨越过一次家庭背景的门槛,迈上了更高的台阶,评价一个人,不应该以他现在的位置,而是看他从哪里走到了现在。



如果将城市青年和小镇青年所拥有的资源互换,那么谁会走到更高的地方还未可知,每个年轻人都可以迷茫,但却不能自我设限,因为我们都没有必要为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而自卑,更没有必要把自己身处环境的局限当成是自己的局限。

如果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就让大城市的学校反向学习小镇模式,那么城市的丰富资源和家庭的经济殷实,也许只是提供了全心投入应试的物质条件而已,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设限呢?

小镇做题家的出现或许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局限,但城市做题家的诞生,到底只能归咎于家长的短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