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国文艺史上,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

 a岳阳 2020-09-18

“立志读尽天下书”的苏轼,他也是一生爱砚如命的苏轼,我一直是他的粉丝, 他的诗、文、书、画,可以说,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首先,他是一个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代表,也是继柳永之后把中国词体推向另一个高度的人,其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尤其在诗歌美学上,更追求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

唇齿衔玉间,更被他的诗品和诗才所深深地吸引。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读出了他的孤独。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读出了他的凄美。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读出了他的豪放。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读出了他的静美。

“人生到处知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读出了他的哲思。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读出了他的洒脱。

“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而徐行”,读出了他的旷达。

其次,他是一个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他的行书、楷书尤为出名,传世名作频出。被贬期间,他的《黄州寒食帖》,也是他一首遣兴之作,苍凉多情、惆怅孤独、波澜起伏,也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后,一不小心地就被他写到了天下第三行书的高度。

其三,读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最大的感受就是无意于佳乃佳,这是他对书艺的追求,也是他对人生的追求。自然也就有了在文艺界,继欧阳修之后,他能在当时独树一帜,且独当一面,引领文坛的再次繁荣。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没有苏轼薪火相传的好人品,就没有后面的苏门四学士,更没有后来的文艺繁荣。

书艺之美,美的不止是技法,更是技法之后深藏的书法人的精神之美和灵魂之美,它是一种境界、一种对众生的深度唤醒、一种对人生的深层思考。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欣赏他,学习他。

在中国文艺史上,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
在中国文艺史上,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
在中国文艺史上,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