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牵手牯牛背 相伴到永远

 僰俗 2020-09-18

作者:田岫由   于凉都郭扶  

我外公外婆家在牯牛背脚下。少时,母亲常带着我到外婆家“过六月”。听外公摆:“牯牛背上有凉水,有个财主在背上建山寨,寨子就在颈背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牯牛背自古就是探险寻奇的好去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已和我的“青梅竹马”结成伉俪。一次我生辰,琴友加力光临,宴过,他要去看牯牛背,我义不容辞。次日正逢赶高青,我们激动早餐未用,迈着青春步伐,踏上征程。人说我潇洒,加力更英俊,行至高青场,他去一小摊买小圆镜,售货员是一位白净苗条的姑娘,柔顺的长发自然垂落在双肩,一对明亮的大眼闪动着青春的光芒,笑容灿烂而真诚,她故意抬高市价与加力搭讪,相持一阵,“买不起”加力婉言而走,她竟笑靥如花,拉着加力“送给你”,加力问“真的吗?”她点头“真的!”加力接过镜,笑而吻圆镜,她接着问加力“到哪儿去?”,“到牯牛背探险寻奇”加力答道,她说“我也想去看看牯牛背,你愿意带我吗?”“当然愿意”加力答应她。她心花怒放马上收摊,把货物寄放在客栈。我们要去吃醪糟汤圆,那是高青场古老的名吃,吃过让人心醉甜长。她随同我们进店,店主是一位热情开朗好客的婆婆。“好漂亮的姑娘啊,请坐请坐”婆婆满脸笑容柔情招呼。姑娘白净的脸顿间泛起红晕,不免羞涩,心中说不出的喜悦。我们吃过醪糟汤圆,急行军,穿梭绿草青山,抵达攀登牯牛背站点——牯牛后颈窝。攀登牯牛背只有从它的颈项攀上去,其颈项是光滑珉石,两侧悬岩,多少人望而却步。

     我想起外公说过“登牯牛背,侠义成仁”,胆量油然而生,我首先攀上牯牛背,姑娘向加力伸手,加力牵着她也攀上了牯牛背。奇迹发生了,姑娘竟伏在加力怀里,晶莹泪珠盈……她和加力手挽手,我们登高望远,气吞河岳,开阔视野,领略宋代词人陈子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天与我们近距离,百灵鸟高高飞翔,姑娘情不自禁引歌“百灵鸟,双双地飞,为了爱情来歌唱……”,天籁之音苍穹回荡,人间的美世上永恒,那种惬意满心头,我们兴尽返程。姑娘名茜琼,加力和茜琼均未婚配,茜琼要加力和她一起做生意,很快结为伉俪。改革开放后,她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拥有千万资产。而今她俩安居美丽山城重庆,儿女莫不峥嵘。真是

“登牯牛背,侠义成仁”,

茜琼与加力“牵手牯牛背,

相伴到永远”。而今牯牛背,

旧貌换新颜,公路已开通,

驱车方便行,我们再相约,

再登牯牛背!


僰俗》征稿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