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知,启智,开悟 ——苏州市高三语文公开教学听课心得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923日,苏州市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在常熟市中学召开,共开12节课,笔者听了其中三节。第一节常熟中学刘志军老师执教的《因果论证的谬误与对策》,第二节是新区一中陈晓妹老师执教的《小说阅读中人物的“角色”与“自我”》,第三节是相城区黄埭中学汪刚老师执教的《读懂古诗》。

先将三节课的基本流程梳理如下:

第一节课  因果论证的谬误与对策

环节一:“种瓜得瓜,种李得李”“种下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引出话题,再用学生迟到给老师编造理由的事例,引出理由荒唐结果荒唐的结论,由此引出本课课题:议论文写作中的因果谬误与对策

环节二:剖析《两份名单》(原文见附录)

1.引导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认为是赢在起点的人不能保证赢到终点,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2.你要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家境不好起点低的人。

3.提出这篇文章蕴含两组重要的因果关系。

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因为            (因)而          (果)

第二份名单上的人因为            (因)而          (果)

4.学生从文中找到“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没能赢到最后;“落第者不甘沉沦,奋起抗争”名声大起(第5段)“生活在体制之外,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力”(第7段)

5.对这样的因果关系,有没有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学生说不出。

6.展示溥以渐和毕沅两个人的资料。得出结论:不知道名单中人物的事就认为他们没有成就,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

7.模拟两份名单:以常熟中学的四名院士和当今公众人物。

8.引导学生再反思《两份名单》

学生的思维:对比取样不科学;对比领域有偏差;对“起点”概念定位不当;

9.再展示“洪秀全”“顾炎武”的材料,否定原文“生活在体制外而激发了创造力”的结论。

10.小结因果谬误的原因:谬因谬果,强加因果。

环节三:结合“论点、论据、论证”剖析。

1.讨论论点:准确

2.立论练习:是什么让司马迁成为一代史学大家的?

3.学生思考的结果: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困境中坚持不懈;

4.指出论点可以到论据中找,论点论据不是孤立的。展示司马迁的资料。重新得出结论:好的基础,专业钻研。

2.讨论论据

展示2016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学生分析不准确。

指出:所举的例子根本不是孩子。

3.讨论《富翁与渔翁的故事》(原文见附录)

一般会在哪种情况下会用到这个故事?给富翁喝的一碗鸡汤。不要追逐名利,要懂得享受生活。

学生发现问题:富翁是在享受,而渔翁有生活压力。指出这是两个不对等的事件放在一起,也是因果谬误。

环节四:忠告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二节课    小说阅读中人物的“角色”与“自我”

环节一:写自己的一段话开题。

这样说的理由源于:高考阅读文段中一些语句。目的是引出每个人都要有“角色”“自我”两个概念。

环节二:研读《会明》

1.作为士兵的会明会有哪些特点?

学生:乐观;期待(算定热闹快来了);不忘初心(插到堡上去);生命珍贵;渴望战争(半夜醒来)尊重生命(六月死人难看)很骄傲(很风光,吹牛皮)

教师总结会明形象。

2.提出一个问题:《战争》《开小差》两篇小说都是写战士厌恶战争,可是沈从文为什么写会明渴望战争?

学生:为下文的转变作铺垫、对比。

3.从文中教师划出的句子体会作者善意的嘲讽。

划线的句子是:他算定这热闹快来来了;为了那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立刻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的牛皮。

环节三:养了小鸡的会明有什么变化?

学生: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感受到了做鸡爸爸的温暖。

教师:由士兵到生活的会明,变得更丰满了。

环节四:读《职业》,写一个完整的概括。

1.小孩子有两个角色:卖糕点的小伙计;孤儿。

2.分析两个角色的形象概括。

第三节  读懂古诗

环节一:老师讲述

1.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2.答题现状

3.诗歌鉴赏分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环节二:角度多维路径数重,列出八种方法。

疏通词句:补省略调语序

细读注释:细读注释信息

品味题序:获取基本内容

知人论世:熟知作者生平

解读意象:还原特定含义

寻觅诗眼:把握情感关键

识破技巧:辨识艺术手法

遵循章法:理清思路层次

环节三:依照上面的提纲,逐点讲解,讲解的方式,举例阐释。不再一一陈述。

这三节课我用本文题目中的三个词来概括,即“告知”“启智”“开悟”。

所谓“告知”。就是把一些知识或技巧告诉给学生。

我认为第三节课属于“告知”型课。教师总结出了阅读古诗的基本规则或是方法或是技巧,然后找个例子,讲解给学生听。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讲解,即“满堂灌”。

一节课的好坏,不能用是不是满堂灌来衡定,叶嘉莹讲诗,百家讲坛讲诗,都是满堂灌,但听者津津有味,收获颇大,由此看来,课堂的成功与否,要看你灌的是什么。

汪老师从八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一条一条地讲下来,让学生知晓做诗歌鉴赏的一些套路,初衷是极好的。美中不足的是,灌的内容及方式有待商榷。

比如“补省略调语序”,如果学生知道语序的规则,不要调,他也会理解诗句了,关键是学生读不出语序的问题所在,如果老师不能讲出古诗语序的内在规律,而只是举个例子告诉学生要调语序啊,对于学生来说,恐怕还是不能运用。

比如汪老师举2013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例子,其中有这样两句:“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说应该补上省略的成分,告诉学生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吾赏)馀花犹可醉,好鸟(啼鸣)不妨眠”。有没有必要补出“吾赏”“啼鸣”来呢?我们先来看看整首诗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整首诗就是写诗人日常生活的自我感受,表述的方式是:我感觉……我感觉山静似太古,我感觉馀花犹可醉……如果加上“吾赏”和“啼鸣”,不让人觉得十分累赘吗?这样去理解诗还有什么诗味呢?

仔细看看这八条经验,很多没有讲的价值。比如“知人论世,熟知作者生平”“寻觅诗眼,把握情感关键”等等,这些看似经验、方法的条条杠杠,对于诗歌鉴赏来讲,价值实在不大,因为,越来越精致化体系化的高三复习资料总结了很多这样的秘籍式口诀,到头来,诗歌鉴赏的能力依然低下。

所谓“启智”,我认为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展开一个认识问题的新视角,达成鲜明的提升效果。第二节课应该属于启智型课堂。

第二节课的教学指向非常鲜明,从“角色”和“自我”两个层面指导学生把握小说阅读的人物形象分析。应该说这两个角度的区分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即刻形成了新的阅读视角,从而形成更清晰地文本解读思路。从课堂教学过程可以看到,学生对会明的认识起初是肤浅而单一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慢慢体会到了分析人物的路径。于是,在《职业》一文的阅读中,虽然时间匆忙,还是能感受到学生基本具有了分析人物形象角色的意识。美中不足的是,师生间虽然有许多问答,但未形成有效对话,因而学生的思维是平面的。

所谓“开悟”,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师的教较好地触动了学生学的思维,并在不断地触碰中形成了清晰的盘旋上升的流程,学生享受到了运用自己的思维获取智慧的乐趣。

第一节课当属“开悟”型课堂。

首先,教与学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享受着思维被引向妙境的学习快乐。无论是引入新课的“楔子”,还是本课运用的主要材料(《两份名单》《富翁与渔夫的故事》)都非常好地体现了教与学矛盾统一体的特征。比如《两份名单》,学生视野中常规思维之下的鸡汤美文与教师视野中因果关系荒谬的病文构成了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越强烈,对学生认识的撞击力越大,学生瞬间的顿悟效果则越好。再比如,在“是什么让司马迁成为一代史学大家的”练习中,学生的惯性思维与教师从史料出发的思维构成的冲突,《进步与退步》的节选文字中考生及阅卷者眼中强有力的论证与老师眼中论点与论据完全不具备逻辑关联的冲突等等,这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这种冲突中展开的,一次一次恍然大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乐趣!

其次,这节课拥有严密的逻辑框架,具有内部的张力之态和自恰的神韵之美。整节课首尾圆合,而主体部分的环节二和三构成因果,又各自成体系。环节二,由对《两份名单》观点的剖析到因果关系的梳理,再到用确凿的材料揭示这些因果关系的荒谬性,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运用逻辑关系的眼光再次审视文本,形成更丰富的反思性阅读结果,进而得出结论。教学的每一步都是有因有果,起落点清晰,节奏匀称。

再次,这节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被庸俗化、肤浅化,时日已久。有人认为,学生讨论、不停地发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回答不顺利,说明师生互动不佳,就是不尊重学生这个主体的表现;只有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才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预设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等等。我认为,所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学的立足点在学生的学习。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是以学生写作中的思维误区为教学立足点,这是教学生所需要教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受阻,最终走向了老师的预设之路,这条路是为学生设计的,适合学生的需要,这正是以学生为体的体现。

回味这三节课,给我很多启发,我想,我们应该尽量少上些告知课,多上些启智课,尽最大努力追求开悟课。

附:

两份名单

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人。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我敢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但是,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为什么?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清朝数百年间,第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运动会”,其中只有一人能中状元,可以想见状元身价之高。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从其中随机抽出十人,大多数人对他们一无所知;即使从首开科举之时算起,把历朝历代的状元们都罗列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又有几个?不是说所有的状元都一事无成,有些凭借天赋,也干出了成绩,比如文天祥,就不是只凭状元名号垂诸丹青。但是,还有那么多的状元呢?他们干什么去了?没人知道。相反地,许多曾经落第的秀才,不甘沉沦,奋起抗争,数百年以后,依然名声卓著。这其中原因何在?

从状元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就选不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或者是因为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官场扼杀了人才?

从落第者角度来看,是不是因为生活在“体制”外,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也许,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写出一部皇皇大作来,但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耗费心智。我们能够看到的事实是?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富翁与渔夫的故事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

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洗耳恭听。

富翁说,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那之后呢?渔夫问。

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再之后呢?

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

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