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思夜想八十四——书非花钱不能读也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每到期末,总有国外留学的同学来探访,每次,我都要问他们一个共同的话题:国外的中学老师都是怎样教,与国内有什么不同。给我的回答也是大同小异:老师不大讲,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写小论文,有时一周就泡在图书馆里。接着,我就问他们出去一年要花多少钱。少者百万,多者三四百万。每每被这天文数字的钱吓得我半天喘不过气来。

去留学,我们花了很多的钱,结果就是读书!

在国内,我买书让学生读书,结果无法读书!

莫非书非花钱不能读也!

我们明知做了病句题依然不能治学生写病句之病,可是,我们乐此不疲编出八大病句来,让学生在里面钻,时间长了,个个都患了病句过敏症,满眼里都是病句!

我们明知像高考题那样欣赏诗歌,不仅不能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反而会败坏掉读诗的味口, 可是大小专家拼命往死里整,从那些诗句里硬挖出这手法那技巧。关键是这些手法技巧屁用没有,因为太多高三解题能手类教师一点诗兴诗味也没有。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不仅没有诗味,只有霉味馊味恶心味。

 我们明知道生活里做学问时,谁也不像高考题那样读现代文,如果平时都像高考题那样读小说、散文,小说、散文作者早被赶尽杀绝了,因为,那样只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不能给人带来半点快乐和收获。有的专家坦承,命过了题,隔两天自己也答不出了,当时自己怎样想的自己也记住。

我们明知道谁也不想去读考场上那些作文,除非他实在无聊至极、无路可走,神经上还有点问题,才会想去读高考优秀作文选吧。看看我们历年评出的优秀作文,挤掉那些无用的话还能余下几星人类智慧的味道呢!

我们都知道,可是我们必须这样毁人不倦。想真正读书,你拿三百万送给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德国人,只要不是中国人,都可以找到真正读书的地方。

钱理群教授以满腔热血,带着鲁迅拯救中华民族的的精神,凭着北大教授的头衔,跑到南京开发读书根据地,结果草草收兵。中学里那些带领学生读书的老师大都带着先驱者的悲壮感,比如曹勇军老师,他以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陪着几十个同学搞夜读,有时也感慨万端。据我的学生所讲,国外,似乎没有老师陪学生读书,都是自己去图书馆。

我的邻居来敲门,拿了一套《说文解字》问我如何给上二年级的孩子讲文字,我甚感兴趣,坐下一聊,他给我说:孙老师,你不知道现在小学竞争有多激烈,孩子虽然才上二年级,可是班里大多数同学周末全泡在各种辅导班里,你跑慢一步也不行!他们夫妻俩一个负责文史,一个负责理科类,工作之余全用在了孩子身上了。我一方面敬佩这夫妻俩的精神,一方面为他们的孩子庆幸,他们坚持不上各种班;同时,又为那些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就开始没有周末游戏的童年的儿童们感到无比的悲哀,他们远远不如我们吃不饱或是吃不好饭的童年生活快乐!

我们校园里有个英国的德威学校,相隔一个篱笆,甚至一个篱笆也不隔,因为他们用我们的剧场、操场,我们的学生与德威的学生同处于一片天空之下,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在游戏,在排话剧,在操场上追逐。他们应该是有周末的!

读书,非得把大把的钱送给外国人才可以,这是不是有点……!

可是据听说,教育官员的孩子都去“……”了!

难怪这是一个……的教育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