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读懂了“为伊消得人憔悴”?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思最苦,柳永却用精妙的文字把这种苦痛变成了甜蜜的享受,一曲《蝶恋花》唱为千古永恒的人生之歌,它的每一个字都闪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这又尤其表现在“点染”手法的运用上。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开篇第一句就是“点”。

首先,点明时令,这是一个春天。其次,点明情感,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再次,点明了地点,危楼之上,极目眺望。当然,三“点”之中情为首,字里行间铺垫得也最为细腻。“望极春愁”,这个“望”字极具情韵,一方面把内心的渴慕、焦灼外化为具体的动作,使心理形象化;另一方面把盼望的远方对象用一“望”字拉出,使具有如在目前之感;而一个“极”字则尤其生动,可以理解为“望”得时间太长,这样“伫倚”二字便有了着落;可以理解为阅尽眼前春色,这样下句的“草色烟光残照里”便有了出处;还可以理解为放眼纵目,穿越千山万水在搜寻着那个人,这样,后文的“为伊消得人憔悴”便有了伏笔。

“望极春愁”四字点出了全词的神态,但不是灵魂,点出全词灵魂的则是最末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句把“春愁”的内涵点破,把“无言谁会凭栏意”说出,把“强乐还无味”疙瘩解开,一句既出,每个字词都赋予了灵魂。而特别值得人们品味的是“消”字,慢长时光的挨磨,痛苦愁绪的煎熬,犹如那秋后的池水,看不出减损,却很快就被耗尽,一字含不尽苦楚,一句撼千万心灵。

此词不仅“点”得层次分明、通脱透彻,而且“染”得极为热烈。

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第一句点出“春愁”的情感基调,接着画出眼前之景也作以映衬。“草色”不在“色”而在“草”,在古代诗词时里,草是有特殊文化底蕴的。南唐后主李煜在《清平乐》中说:“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春草连绵而生,无限延伸,把此处的“我”与彼处的“你”相连,慢慢地便上升为离愁的象征;而“烟光”就又给主人公蒙上一层朦胧的愁意,作者《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之境与此颇为相似;“残照”,夕照很美,可着一“残”字便生出无限的悲凉,“残”的不是落日而是心情。这是在借景而染情,妙处在于烘托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使语意含蓄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再创造空间。比如宋代杨泽民的《秋蕊香》:“向晓银瓶香暖,宿蕊犹残娇面。风尘一缕透窗眼,恨入春山黛浅。短书封了凭金线,紧双燕。良人贪逐利名远,不忆幽花静院。”“不忆幽花静院”一句,人们评价为“抵多少‘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读出词中“幽花静院”的内涵,方能领略点染之微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