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0728教学手记——让语文在“不确定”中前行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两天的会议紧张而兴奋,应该说听到了全省各市教学指导层的声音,听到了大学教授对语文教学的见解。其中大家对教授的一个观点心存疑虑。教授说:“文学始于读者的退场,但靠‘读不准’活着。”很多与会老师认为,我们千方百计地让考生寻求固定的答案,教授却要让我们在“读不准”“不确定”中活着,那样能活下来吗!

会议时间紧张,没有来得及陈述个人的看法。“不确定”“读不准”,正像徐州教研员孙老师所说,这是一个上位概念,而我们指导学生做题处于下位概念。是的,我赞同这个理解,但还要具体来阐释。

何谓上位概念?这个上位概念的指向是,学生应该保持的阅读习惯,其实,就是指的文学欣赏应该保持的基本立场、态度。为什么真的教授会这样说呢?原因大致如下:

从文学欣赏的本质规律来讲,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妇孺皆知。也可以换个角度讲,如果一篇文学作品被一千个读者阅读,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那这部文学作品则是最失败的作品,也不会流传于世。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读者的变化而不断地诞生出新的意味与内涵。

那么,这个原理应用到教学中去,似乎行不通,老师不教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似乎老师的价值感缺失,那,要老师还有何用呢?其实,这一点正是2017新课标要否定的传统理念:教师只是知识的迁移者。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带路人,是规划学习行程的规划师,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对专家的“不确定”理论迷惑而拒绝。

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不确定”性的价值究竟何在呢?不确定性的价值在于给学生打开了自己的文学世界,建构了自我的文学阅读观。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一贯的想法是把自己拥有的那点东西告诉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而学生从不敢拥有“我认为”的态度,他们所接受的东西永远不能进入个人的认知世界,当然,也就形成不了文学阅读的能力结构。这是其一。承认文学阅读中的“不确定”性,敢于让学生试错,即使误读,也比只做一个接受的容器更会读文学作品,因此,随着阅读的深入,自我阅读能力结构的形成,渐渐拥有了知错、纠错的认知能力,没有这个过程,就不是健康的学习过程。

当学生真正拥有了这种较高级别的阅读能力的时候,面对考题,学生才能拥有俯视的姿态和任我驱使的能力,这个时候,他会给你一个更准确的答案。因此,不必担心教学中的“不确定”性阅读。

教授之所以强调“不确定”性阅读,还有一个重要的亲身感受,就是每学年新的大一学生“不能进入到任何一类的文本的阅读”。我们应该注意教授所讲的“进入”这个词,它的意思是这些经过高考选拔的学生根本不会阅读,他们只会考试。不会阅读的表现是他们只想得到一个固定的答案,而不是进入文本对文本对话。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老师们所追求的,恰恰是对学生的未来毁灭性的破坏。

那么,“不确定”在文学阅读中是怎样进行的呢?非常简单。

请看,我的学生的暑假作业。

品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一(4)班 李沐梓

原文1: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我读:从第一行文字起,时间和空间在马尔克斯的笔下拉长延展,布恩迪亚上校的记忆犹如第一滴从积雨云上滴落的雨水,看似漫不经意,却牵扯出了日后疯狂猛烈的暴雨雷鸣。

原文2: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
        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
        直到最后的最后,
        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我读:“孤独犹如影子”这样一个比喻深深打动了我,于生命而言孤独其实本就是常态。在孤独中肆意成长而不是怨天尤人,接受孤独、拥抱孤独、享受孤独,才能活得更加通透更加灿烂。

原文3: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我读:将“回忆”喻为“一条没有归途的路”,回忆都会褪色,记忆也在反复回忆里失真。“唯有孤独永恒”让我意识到孤独并不只是因为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失去新鲜感。只有放下日复一日和循规蹈矩,才能赦免自己的孤独。

原文4: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不变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我读:“在挫折中涅槃”这样的词句,给我以生命的震撼。“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的拟人化描写,哀伤感引起强烈的共鸣。

原文5:预感总是倏然来临,灵光一现,好像一种确凿无疑的信念在瞬间萌生却无从捕捉。

我读:准确地描绘了“预感”一词,“瞬间萌生却无从捕捉”让人有一种微妙的认同感。

原文6:“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

我读:将“地球”喻为“橙子”,简单贴切的比喻,就如同马尔克斯在书中写道“世界好像在原地转圈。

原文7: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

我读:布恩迪亚家族匮乏言语的交流以及精神上的交流,他们被世界抛弃,远远地落在后面 ,想要感知参与却不被接受。一个家族都没有突破自己的命运,每一个人的心都很孤独。

原文8: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我读:寂寞的来去是一时的,孤独才是注定永久的。排遣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享受孤独。

原文9:他被自己和他人的回忆纠缠如同致命的长矛刺穿心房,不禁羡慕凋零玫瑰间横斜的蛛网如此沉着,杂草毒麦如此坚忍,二月清晨的明亮空气如此从容。

我读:将“回忆”比作“致命的长矛”,“蛛网沉着”“杂草毒麦坚忍”“空气明亮从容”这样特殊的拟人化描写,是奥雷里亚诺清醒过来,忘却世间一切干扰。

 原文10:此时微风初起,风中充盈着过往的群声嘁喳,旧日天竺葵的呢喃窸窣,无法排遣的怀念来临前的失望叹息。

我读:将天竺葵拟人化,“呢喃窸窣”与“群声嘁喳”相呼应,而风中充盈着的是“失望叹息”,无奈之感油然而生。

重复循环与孤独的心

还记得这本书初拿在手中的样子,绛红的封皮与诡异的线条分布,抽象地诉说着一些中世纪的诡异秘辛。我无法准确记录当时沉寂的心情。

初读是艰涩的,磕磕绊绊,重复的家族名字,复杂的人物关系在烦闷的夏季里绕晕了头脑。众多奇特联系至后文的隐喻,我只好不求甚解的去看,在探索剧情的背后,我得到了一个世界,一个荒诞而真实,痛苦而又洒脱的空中花园。

这是充满了奇幻色彩的故事,讲述着抠空心肺的现实。那些时代的、深沉的、血淋淋的,一切为龙卷风撕裂,杳无踪迹。

  文中的人物重名很多,当人物的名字被确定时 ,他的人生也随之确定。于我看来,里面的人都像是用着相同的名字,而那些相同的名字,继承着相同的命运,却又为这名字的故事增添更加荒诞的一笔。每一个人,在不断麻痹的循环往复中,变得脆弱敏感。我期待着这些人物的命运。

从小说的名字可以看出,这本书的题眼在“孤独”。正如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时间和空间就在马尔克斯的笔下拉长延展,从阅读第一行文字起,布恩迪亚上校的记忆犹如第一滴从积雨云上滴落的雨水,看似漫不经意,却牵扯出了日后疯狂猛烈的暴雨雷鸣。

一个家族都没有突破自己的命运,不管多么努力,这个家族最终面对的仍旧是无穷无尽的孤独。原因就在于,即使克服了相对浅性的孤独感,还有另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是注定无法克服的。
  对于这种孤独,也许就是古人陈子昂笔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当渺小的人类面对宇宙洪荒时油然而生的彷徨之感,一种漂泊不定的不安。我们的灵魂深处根植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无法消除,仿佛从一个孤独走向另一个孤独。

“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这是几乎每一版对这部鸿篇巨制的总体概括。有人将它视为一个人来读,有人看到的则是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不同的人被不同的句段打动。而在我心中,其寓意并非仅局限于此。

好像我一直在孤独地寻找答案,不断尝试,不断质疑,又不断尝试。我时常能在里面找到我自己,并尝试去建造我自己。比起过去,如今我能更从容地去审视孤独,享受孤独,发现孤独之美了。来来往往,孤独始终如影随形,那就学会享受孤独吧。唯有孤独永恒。
  当再次翻开《百年孤独》,它将不再是脑海里的高岭之花,不再是为描写孤独而作,而是为打破孤独。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写于苏州

请问,这位同学的解读符合我们所常见的答案吗?她的理解是教科书上的意思吗?我想,这个同学的可贵就在于,她读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百年孤独》,在拥有自己的《百年孤独》的过程中,建构了属于她自己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结构,对于她来说,学习真正发生了。持之以恒地这样读下去,她就会慢慢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我们渴望的是他们要拥有自己的鉴赏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