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硅谷早知道 S4E44 | 科学和技术能让家庭教育和过去不同吗(上)

 昵称535749 2020-09-18

「声动活泼」

 · 6小时前
关注
疫情面前,父母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如何科学地理解这些压力和焦虑,正确疏导家长自身和孩子的心理问题?

主播丨丁教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丨Jill Li, Parent Lab (育见) 创始人兼 CEO

本期节目和我们聊这个话题的嘉宾是 Jill Li,她是 Parent Lab (育见)的创始人兼 CEO。

Parent Lab 是一家从神经生物学、脑科学、心理学和儿童发展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借 AI 赋能的教育科技公司,旨在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你将听到

[02:54] 暴躁、失眠、屯物,疫情期间的应激状态
[05:31] 世界已经很乱了,为什么妈妈还不喜欢我?
[06:06] 3C 模型——减弱家长不焦虑的科学小工具
[09:09] 无意义、想放弃,疫情后的极限状态
[12:58] 一心想做老师的父母能提高亲子关系吗?
[16:19] 家长可以尝试教孩子我们擅长的东西
[18:16] 孩子的发展有特定的规律的,切忌用当下的恐惧感支配孩子的未来
[21:09] 优先培养孩子的物权和所有权
[25:16] 孩子的阅读前序状态是搭积木?
[28:20] 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为什么他就是不玩?
[33:08] 评价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是否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3C模型:缓解你的焦虑

声动活泼:Covid-19 疫情后,你们都收到了家长的什么问题?

Jill:我们公司成立于 2017 年,我和联合创始人邵亦波和邵震最初只有一个很单纯的愿望,就是通过重新整理近现代科学发现的育儿知识,用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家长。

最开始做的内容跟日常生活比较相关,孩子的吃穿住行以及学习等方面。

疫情爆发到现在,家庭提出来的困难或者面临的状况有蛮大的变化,我们提供的支持也会有一些变化。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家庭都是很懵的状态,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威胁人生存的病毒。

在这之前的绝大部分时候,吃喝不愁,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我们有一种特定的系统状态,一旦生命面临危险,这个系统状态就会切换。

但是这种切换不是一下说「啊,我们从现在开始切换」,它很微妙,是在潜意识层面切换的。当它发生的时候,人的情绪、反应状态都会有变化,自身并没有清晰的主观认识,但会有几个表现特征。比如容易发脾气、晚上睡不着,或是做事情停不下来。 

还有一些家长朋友跟我们说他们买了好多东西,英文叫 hoarding(囤物)。尤其是最初的时候,很多商场的食物告急,我们这一代基本没有人体会过饥荒,但当时的反应很像是面临巨大的饥荒。这在神经科学里面,叫做 Fight-or-Flight response(战斗或逃跑反应),是一种应激状态。

比如我们平常是一辆以三四十码的速度开着的车,挂档和引擎的热度都是以三四十迈做转班、停止反应的状态。但进入应激状态的人要随时准备对灾难进行反应,因为我可能随时要跑或者保护我的家人。

这时候我们的「系统」会切换到高能耗状态,油耗和发动机的热度都非常高,但自我觉知比较弱,因为这时候对外部的信息更敏感。 

这是家庭最初面临的常见状态,我们最初做了一个专题,第一是帮助家长识别自己的变化,孩子身上有没有这样的变化。很多时候虽然我们不说话,但表情和情绪会直接影响给孩子。TA 们比我们更敏感,所以儿童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脾气非常大的情况也非常多。

如果我们去管教约束他们,说你不能这样做,妈妈已经这么忙了,你还要给妈妈找麻烦,这只会给孩子增加更大压力。「世界已经很乱了,我的妈妈还不喜欢我」,孩子的压力有可能更大。

跟我们合作的一名 UCLA 神经科学家提出了 3C 模型,帮助人在焦虑的状态找到不焦虑的方法。

第一个 C 是 Certainty,确定性。

焦虑状态发生的时候,人面对很高的不确定性。学校本来说停课两周,然后变成一个月,后来完全不上了,这完全超出你的控制。那么在家里面建立一些小 routine,比如全家人每天在午餐后散步半小时,不管外面怎么变,我们都可以这样做。

第二个 C 是 Controllability,可控性。

我们要非常清晰地知道哪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并接受这个现实。比如家里的开销变了,有些家长因为疫情而焦虑,会花很多钱去买东西囤食物。我们群里有一个家庭就是一位家长在工作,收入不是很多,工作的那位家长又遇到了被裁员的风险。妈妈因为焦虑去买很多东西,爸爸就面临非常大的压力,这个事情憋着很久,最后夫妻之间就会爆发矛盾。

你要把什么可控与什么不可控区分清楚,在可控的事情上尽可能去控制,不可控的东西交给外部环境,这是内心必须要做的选择。

第三个 C 是 Consequence,后果。

不管这件事可控不可控,我们要去了解它可能产生的后果。举个例子,一个家庭正在还房贷,而这时可能会失业没有收入,那家庭的支出怎么办,你需要去计划 Plan B。当你有了 B 计划,你就知道这件事可能发生后的最差情况,可能要拖欠贷款、存款最多能使用几个月,这样我们对于结果就非常清楚了,焦虑感也会被降低。

3C 是我们提供给家长的一个小工具,建议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和丈夫孩子一起 work on,为家庭带来内心的安宁感。这是疫情最开始时处于应激周期的家庭状况。

理清现实,把握可控

Jill: 两三个星期以前,我们接到的最多的问题主要是 Parental burnout,像是长跑以后的「极限状态」。孩子基本24小时跟家长绑在一起,没办法出去吃饭、见不到朋友,维持家庭的主力会出现一种完全没有力气的状态。

Burnout 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有很多迹象,「感受不到意义、想放弃」就是识别 burnout 的典型特征。其次是出现很强的无力感,每天什么都不想干、坐着就行了,或者最好都离你们远一点。另外一个极端状况是进入到一种停不下来、一直做事情才能够感到安全的状态。

最典型的就是感受不到意义。以前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在 burnout 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无意义感。

比如,以前把带好孩子当成主要工作的妈妈们在这种状态下会非常想甩手不干。大部分人产生这样的想法时,还会对自己有很多 judgement,会想我为什么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很多单收入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压力也很大。本身有失去工作的恐惧,我们都知道美国过去几个月的失业状况,硅谷达到了历史最高的失业百分比。想象一下,每个月要还六七千美金贷款的家庭突然间失业,压力非常非常大。

与此同时,Trump 又出台了很多 H1B、移民相关的政策,有些人可能需要离开这个国家,前几个星期还有华人工程师自杀的状况。男性有难处的时候倾向于不跟别人说,他们受到的教育是要坚强,所以男性承担的精神压力及出现抑郁状态非常普遍。

与此同时,妈妈们要花很多时间照顾好孩子,自己状态也不好,夫妻之间如果不能建立互相支撑的关系,不能建立起沟通的 routine,很容易出现各种婚姻红灯。 

最近的阶段又有一些变化,问题更多跟远程学习有关。因为很多家庭担心病毒,不愿意让孩子返学。而中国家庭非常重视学业,成绩不能落下、这一年不能白费,尤其是以留学身份来到国外的群体,自身也有很强的学习意志,想要依靠勤奋在这个社会上获得地位和成就。 

这件事情有两个比较直接的结果。第一,家长自身的压力非常大。我们有一位同事是特殊教育专家,他就跟我说,考教师资格证、在学校里当好老师,是 10 年以上才能实现的事情。

疫情发生以后,在一瞬间有成百万的家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自己提出,「我要成为孩子合格老师」的自我要求。这在专业人士看来,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教好一个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有专业的科目和技巧,还需要很多心理方面的建设,它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在单位学科上有进步,家长首先对自己提出很高要求,但大部分人进行得不顺利。不顺利发生后,首先会产生更大的焦虑,其次会自我怀疑甚至夫妻双方互相质疑。再者,有些家庭亲子关系本来就不好,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差。 

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要比较现实地看待现在的环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 3C 也就是可控的范畴里。

我们的孩子最后成功,除了需要数理化之外,还得是个有共情能力的人,得抗挫等等。当我们 24 小时和孩子呆在一起,物理化学我们可能教不好,但是可以教他们如何去共情、如何生活甚至如何做饭,教我们自己擅长的东西。

用科学思维培养小孩  

声动活泼:目前你们的用户增长情况如何?

Jill :2019 年我们才开始正式推广,原来的用户量级大概是几万人。我们为 COVID 设计的产品在短短几个月里就服务了近 70000 人。

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因为我们的员工也是家长,承接新需求的时候,坦率讲我们的能力没有以前自如。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家长,所以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家长的需求。家庭所采集的各种信息,也是我们自己家庭需要的,所以做的时候都挺带劲。 

声动活泼:能否从脑科学的角度举一两个例子,解释孩子成长中一些常见的误会?

Jill :比较常见的误会有几种。最典型的就像你刚才讲的,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孩子。我们最常出现的状况是,「哎呀,我的孩子说话比别人晚,后面会不会所有东西都比别人晚」。很容易把当下的恐惧延伸到未来。

当我们被恐惧支配的时候会做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或者最需要的。

儿童的发展有明确的时间顺序。早期的时候,比如出生的第一年,大家其实接纳得很自然,孩子先开始翻身了才能坐,坐了才能爬,才能站起来走,再能跑。

一旦到了非物理的发展上面,我们基本没有概念,什么应该在什么前面,什么东西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是对的、才是够的,这种时候就很容易焦虑。 

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有明确描述的,可以查到专门的资料,比如孩子大约在什么时间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四岁或六岁的小孩,词汇量大概到什么程度比较正常。还有一个特别典型的情况,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有所谓的共情能力,能和别人分享,孩子一岁多能走能跑以后,在外面就要求孩子去分享。 

有一个特定的心理学的术语,叫做 Theory of mind,意识到我和世界是分开的两个主体,分享行为的发生要在这个意识节点之后。对大部分儿童来说,三岁左右才会发生。

在这之前,孩子们认为自己和这个世界是合一的,所以让孩子去「分享」,TA 们其实不懂这个概念。

在「自他分离」的过程中,第一件事是发展 ownership - 物权和所有权。在发展出所有权之后,同时又知道别人跟我是不同的个体,对别人关注就是在乎,也想满足对方的时候,才能发展出分享的行为。 

如果从一岁开始,强制孩子把东西给出去实际上有负面影响,尤其是跳过物权的发展去分享的小孩对东西反而依赖得更严重。

声动活泼:所以「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其实完全是错误的。

Jill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孔融让梨,也不是一岁就让梨,都是有时间的,并不是越早越好。

拿刚才的物权来说,孩子形成物权概念大概在三岁左右。在这个周期里,如果没有满足好孩子的需求,后期孩子去保护/收拾所有物的行为也会更差,因为分不清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界限。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把东西都收得很好、保护得很好,在发展物权的阶段,就要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你的」。这个阶段你不能让孩子随便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随便给其他人就意味着这个东西不是你的,或者孩子自己没有对物品的话语权。

孩子要学会收拾、不乱扔东西,还要有其它的功能支撑,也就是 executive function,物权意识要和 executive function 配合进行。还有一部分是靠 fine motor skill(精细动作),这几个方面都有了,孩子才能很好地完成打扫或收拾的任务。

家长听到这可能会比较紧张,有这么多的功能要发展,怎么才能发展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一刻都好奇孩子的个体状态。

第一,不要否定或担心孩子当下的状态。拿我的孩子举个例子,养老二的时候我已经做了这家公司,什么东西都学得差不多了。所以在他身上发展物权,我做得很用心,我的老二是两岁多开始很大度地跟所有人分享所有东西。

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他,我想说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身是真善美的。只要让孩子按照自然周期和顺序长出来,看到的就是对的状态。

所以回到发展观念来说,一定要相信自然的发展顺序,对孩子有好奇心,满足他们在每个阶段的需求。

再比如我们都很注重孩子的阅读,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阅读发展的前序活动。阅读之前小孩可以搭积木,孩子可以调整顺序、摆成整体,而阅读其实就是把字词排序和串联。所以早期玩耍比较多的孩子,发展阅读能力其实会比其他孩子快。

再比如说,说话、走路与跑步有关。大部分说话延迟的儿童,走路和跑步都是延迟的。但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阅读或说话,可能会忽略肢体和运动,实际上会影响到孩子后续发展。

而走路和跑步的时间节点跟体重很相关,关节如果脂肪含量非常高,没有办法以平衡状态达成关节活动应有的角度。

很多家庭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的,实际上会影响他的走路,走路的延迟会影响说话,说话会影响社交,互相之间都有关联。

所以科学本身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近几十年的研究中都有明确的研究发现。

孩子是种子,家长是园丁

声动活泼:好学的家长可能在孩子没出生之前,乃至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去读书了,这样的人的孩子可能养得比较好。

需要你们产品服务的家长是不是不太想学习,你们的产品价值是什么?

Jill :谈到学习,我现在有一个另外的感受,如果我们面对孩子时足够信任他们,能感受到孩子在每个当下的状态,没有任何科学背书地往前走,我们内心其实有一个准绳,这个准绳是孩子的个体精神状态怎么样,我的内心感到高兴还是不舒服。 

我们经常被问到的是,为什么我给孩子买了这么多玩具,他就是不玩?买了这个书,为什么他就是不读?

不读和不玩就是孩子给你的信号。抓到这个信号以后,你可以反过来看看孩子对什么有兴趣。很多孩子喜欢捏沙子、摸水,那是手的感官在发展。如果关注到这一点,给他更多发展 sensor 的东西,到下个阶段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对这个不感兴趣了。

但真正能做到这样的家长太少了,很多家长加了很多群以后非常焦虑。「他们家的孩子 3 岁已经有 400 的词汇量了,我的孩子怎么办?」或者「他们家孩子两岁就已经能写字了」。

我们的注意力在外面,不在孩子身上,这时候很容易出问题。如果注意力忍不住放在外面,我建议你把注意力放在科学上面,不要关注其他家庭的做法。

坦率讲,大部分家长都是新手,他的孩子后续几十年的成长你是看不见的,你可能看到别人的孩子今天两岁开始写字,但看不到别人家的孩子其它的困难与挣扎(struggle)。

如果你一直养得得心应手,我觉得不去看那么多科学其实没有关系。 

声动活泼:绝大部分家长都是「无证上岗」,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Jill :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其实也是自我人格的投射。

这种投射有两种发生方式。一种是仅仅投射自身的历史,比如我是靠写代码成功的,靠 CPA 成功的,上过大学拿了硕博士学位。

还有更高级一点的方式是,我的历史是怎样的、当下又是怎样的。我经常开玩笑说,20 年以前还没有人写代码。我今年 40 岁,大学毕业那会学金融、法律、医学的人赚钱最多。在做这个公司之前,我在阿里巴巴做互联网行业。在阿里巴巴之前,我在咨询公司,当时一年挣六十万、一百万已经很好了。我在互联网行业做到第二年,收入都过百万了,而这个职业在我上学时都不存在。

从今天来看,我们这一代人的孩子去工作是 20 年以后的事,我们很可能不知道他们那个时代的世界什么东西行得通。如果按照 20 年前我成功的路径去设计孩子的路径,成功的几率真挺低的。

我们能给孩子的基础是什么?我们发在用户群里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

衡量一个孩子学习结果的标准,如果有的话,只应该有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人是否一生都具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回到刚才说的养孩子,靠父母个人历史的投射还是把我们的历史与孩子的未来结合考虑去养育其实特别重要。

声动活泼:Parent Lab 背后的理念是像你刚才讲的这种「let it go」,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自我发展,可以这么理解吗?

Jill :我经常这样比喻,作为家长,我们很像是种子外面的那层壳,在它长出来以后,我们是它的土壤。

世界自有其规则,孩子作为「种子」,一定会长成 TA 该有的样子。

我们有一位合作专家叫 Alison Gopnik,她有一本书叫做《园丁和木匠》,专门讲养育。园丁就是说孩子是一颗未知的种子,我们提供水和土壤,有时候可能帮孩子「剪枝」,其它的交给世界和自然,但这只是我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我们公司的价值体系中,养育的目的不是要养一个小号的我,而是帮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

孩子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不是说教,而是观察和模仿。早起早睡或晚起晚睡,花很多时间打游戏还是花很多时间看书,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