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谈论方言时在谈论什么(上篇)

 寻梦向天歌 2020-09-18

我们谈论方言时在谈论什么(上篇)

文/张晨

“乡音未改鬓毛衰”已传诵千年,

“渐听乡音认本身”乃人之常情。

   我们谈论方言时在谈论什么?

近年在怀乡忆旧的文章里,作者常常谈到家乡的方言。“渐听乡音认本身”乃人之常情,方言承载着天涯游子的乡愁,故而“乡音未改鬓毛衰”传诵千年。但是,有的推文喜欢在列举方言俚语的同时强作解人,名曰探究语言背后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理路和论断却令人啼笑皆非。由于作者缺乏语言学特别是历史语言学和方言学常识,许多说法不免牵强附会,乌焉成马,以至传讹乡里,贻误后学。

本人读书不求甚解,但对时下“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学风文风还是不敢苟同。今且利用百度之便,摘抄一些古音韵学和方言学常识,间或掺杂些个人的经验体会,希望对留意并探究方言的朋友们有所助益。

但凡谈论汉语音韵,都绕不开清人钱大昕。钱生前即被视为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大师,学术上与纪晓岚、顾炎武齐名,生活中先后与“甘肃二澍”(邢澍、张澍)惺惺相惜,情深谊厚。在“小学”上的卓越建树,乃是老钱学术地位的一大支撑。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几条古汉语发音的突出特点,一是古无轻唇音,二是古无舌上音,揭示了汉语语音演变的重要规律,从而使得传世典籍、金石铭刻中许多通假、异文、诗词韵律、地名等疑难问题迎刃而解,达到了“乾嘉学派”的学术高峰。

(图/钱大昕画像及其作品)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

    在解释“钱大昕定律”之前,简要科普一下当时的注音方法。中古以前,汉语声母没有专门的名称,标识方法繁复粗疏,后中国学者受梵文(以及印度声明学)启发,给每一声类规定了一个代表字,称为字母,又叫作“纽”。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守温韵学》残卷,证明此系唐末守温和尚首创,他定了三十个声母的代表字,宋人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从元代的《中原音韵》可知,当时中古汉语的声母共有三十七个。


     
(图/三十六字母残卷)
     后人可据此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把握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同时这也是研究现当代方言语音的基础和门径。

古无轻唇音   

古无轻唇音

    意思是“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在上古音里,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即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本来是不存在的,它们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这两组八个汉字即是代表声母的字母)。

(图/水经注)
       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中分化出来的,厦门、潮州、福州等地方言,至今没有发生这种分化或曰进化。
现代人拟测,大概“帮滂并明”发“双唇音”,“非敷奉微”发唇齿音。举些例子——“非”古读作“帮”或“并”,唇齿音声母(f)是从双唇音声母(b\p\m)演变出来的。这样才能理解“辈”是个形声字,而“背--负”上古不仅同义且同声(负的声旁为贝)。
       因“微”古读作“明”,故《水经注》说“文水即门水也。”涪陵、涪江的涪,也因此与倍、陪共享一个声部。阿房宫只有读成额旁宫才显得有文化(“房”属奉母)。庖羲--伏羲、吐蕃--番人,同理。
       本人生活过的湖南、四川和甘肃陇南,孵小鸡都叫菢(bao)鸡娃儿。记得有一次跟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古汉语专家莫超餐叙,他指着席间两位武都籍一个姓符、一个姓蒲的学弟,笑说:你俩其实是一家人,而且大概率属于氐族。
       众所周知,秦国开国君主、大骆之子非子,以善于养马而成为附庸。但未见专家解释非子一名的含义和由来。我认为,非通旁,庶出也。申侯之乱实为嫡庶之争,这事儿以后再细聊。

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
(图/《原音韵》残卷)

古无舌上音,普通人通过几个形声字就可以理解。“周(声母zh,古属知母)”和“调雕凋(diao)”,“兆(zhao)”和“逃桃(tao)”、“挑佻(tiao)”等,声母的对应和演变十分清楚。

在上古声母系统中,只有“端、透、定、泥”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声母中分化出来的(端透定泥用舌尖在齿背发塞音,知彻澄娘,据罗常培说当用舌尖在齿龈后发音)。直到现在,有些方言中仍然只有舌头音。例如闽南人嘴里“猪”叫“突”,“邓先生”其实姓“陈”;湖南一些方言“里头”读“底头”。
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进一步论证了“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說”。陇南武都方言中,本人也发现“泥母”字音残留,读若nia:一是“人家”合音,近乎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或远指代词“那、那些”;二是闻名遐迩的感叹词(短语)“e-nia-nia”。
武都方言表示“我”的字系零声母,与“恶”同音,实际发音乃是现代半元音“e”鼻化后的“音位变体”;nia-nia即“娘娘”。武都民间流行的感叹语还有“我的胡大呦”,都跟西方人的my God类似。只是上帝和胡大(默罕默德)只有一个,中国的娘娘却数不胜数,而且因地而异,因时而变。

   清音和浊音   

清音和浊音

   先跟爱好语文的同学们一起复习一下。汉语声母皆为辅音,古代音韵学家根据发音方法,把三十六字母按发音时是否振动声带

   (图/中国汉语方言图)

而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三十六字母按发音细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全清是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是指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宋人三十六字母中,唇音已经分化出轻唇音,帮、滂、并分别变成了非、敷、奉三母。元明时期,随着全浊音的消失,非、敷、奉三母合流转化成了f,元代的《中原音韵》记录了这一重要变化,再验诸明早期文献可知,f母的正式出现是在元明时期。
这一时期,中原汉语及其文化辐射区语音还发生了知、庄、章三组合流成为卷舌音,精、见两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j\q\x),零声母大量增加等重大变化。以上这些都是认定方言区划归属、测定方言形成的波次、年代的音韵学指标。反过来,历史学、人类学、方志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与语言学家合作,通过方言去求索、佐证某一区域移民迁徙、种姓血缘、民风习俗、建制沿革等各方面的源流和真相——正像植物学家能从一棵老树的年轮中读出海量信息。

陇南方言   

陇南方言

     方言区与当今的行政区划是两个概念,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约为1.67亿。甘肃方言(姑妄称之)以兰州为界,兰州以西均属兰银官话,其余地区均属中原官话系统。甘肃各县区的中原官话分别属于陇中片、秦陇片、关中片。


(图/陇南方言图示)

其中秦陇片,不仅囊括了陇南市八县一区,还包括了甘南州的临潭,天水的武山、甘谷、定西市的渭源、漳县、陇西,白银市的靖远、景泰。(划重点)秦陇片又分为4个小片:
①陇南小片:康县、成县、徽县、礼县、西和、两当(广金乡除外);
②陇西小片:陇西、漳县、甘谷、武山;
③洮岷小片:临潭以及岷县、宕昌、渭源各一部;
④白龙江流域片:陇南市武都区、文县(碧口镇除外)、宕昌一部、甘南的舟曲。
由此可见,方言学意义上的“陇南小片”只有6个县,不包括武都、文县和宕昌。因而说“陇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中的陇南小片”是错误的。关于陇南的“语言面貌”,准确的表述应该是——
现今陇南地区的方言,分别归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中的陇南小片、洮岷小片和白龙江流域片。另外,陇南境内还有两座“方言岛”:两当县广金乡和文县碧口镇。

(上篇完)

责编:张晨
编辑:李文欢  成四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