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璐语文】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

 问学问道 2020-09-19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璐老师私人微信 p1985723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1977年年底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和编辑。30岁时,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和二等奖。1992年起从事电视事业。在新疆电视台拍过很多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全疆优秀电视节目大奖。39岁时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0年在深圳拍摄20集纪录片“外国人在深圳”来深圳电视台工作。所拍20集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台播出获奖。2017年在深圳电视台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本人爱好广泛,除了朗诵外,摄影水平也不错,另外多年的新闻生涯,也练就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璐语文编辑部整理】


 由 爷 爷 奶 奶 带 大 的 孩 子

作者:赵 

在我年轻的时候,周围总会出现一双双忧郁的眼睛,当你关心的想探个明白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童年,都不是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
因为打他们能记事起,带着他们长大的,一直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也有的可能是姥姥姥爷。
从情感上来说,对于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虽然心里知道是谁,也明白寄钱来养自己的人在哪里。虽说在七年八年中,孩子和父母之间,也见过几面,但彼此却是相当陌生的,孩子们总感觉,他们的父母远在天边,是在离自己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着,每天都在忙碌着,从不回家的在赚钱。在他们这些孩子的心里,爷爷奶奶才是亲人,父母是遥远的人,甚至是自己心里最恨的人。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根本找不到爱。不幸福的童年,一直伴着他们渡过了十年左右的不幸时光。
中国的新疆,是个汉族人由五湖四海前往移民的大省区。由于双职工在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工作,再加上不少人对故乡的依恋,他们中有近一半的人,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孩子长大的。起初当父母的考虑也是不错的:边疆条件差,孩子会受苦,把钱寄给父母,让他们帮着带小孩,对孩子的成长和上学会有很多好处。另外,孩子不在身边,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工作,工作干得好了,职位可以上升得快一些,钱也就能挣得多一些。再说老人带孩子的经验也比自己多,这样就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放心些。

但这些父母想得过于简单了。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光是让他有吃有喝有人带着就行了,还要有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的投入,才能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健康的成长。这种健康成长,有身体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还有生活习惯方面的。而这后两个方面,往往是爷爷奶奶在培养管理中都很欠缺的。而且对孩子的爱,那是要一点一滴去滋润才行的,父母缺少了这一个投入和付出的过程,就会对养育,失去了真正的长时间的完整体验过程,没有了这个过程,就像没有亲口吃梨子一样,是不知道它的真正滋味的。我们说这个孩子很可爱,除了是因为是自己生的以外,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养大儿女的时候,看到了他的变化和成长过程。他的每一天进步,在父母看来,都是美好的希望在扩大和延展着。孩子会笑了,会爬了,会翻身了,会站立了,最后他会走了。这每一个变化的后面,是多少的关心、爱护、劳累、奉献才会慢慢得到的。如果这些都省略过去了,你看到的只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一个调皮捣蛋鬼,一个怕人怕事性格孤僻的小孩子,一个一身坏习惯的顽劣少年,一个见了父母从不叫爸妈的局外人。做为生养了这些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心里好受吗?但如果我们认真的想一想,造成这一切的,又到底是谁之过呢?
在新疆盐化总厂,就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小女孩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养大,到了十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孩子的父母和这个孩子之间一点感情都没有,父母后来家里又生了个男孩子,自己一手把男孩子慢慢养大。在父母看来,男孩怎么看怎么都顺眼,长得好、性格好、聪明勤快,各方面都让人喜欢,所以就让他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说一不二,是家里的心肝宝贝。而对女孩呢,全反过来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各方面都怪怪的,长得一般般,性格很孤僻,做事老出错。结果穿得也差,吃得也很一般,学习成绩不升反降,平时也没什么好事可让自己快乐的,动不动就挨打受骂,成了家里的出气筒,一直饱受着窝囊气。小女孩长到十几岁以后,觉得这个世界太冷漠了,她感受不到家庭的爱,甚至觉得死了都比活着强,最后想不开,一个人,朝着大河走去了,直到河水淹没了头顶,离开了人间。

新疆航空公司有一对夫妇,两口子情感冷淡,对孩子也不愿多管多顾,他们把孩子送给了在北京的父母管养,等到自己的大女孩长到十一二岁时,才接回了新疆。女孩看到父母关系不和,又对自己特别冷漠,反而对在身边长大小女儿关怀倍至,总感觉北京的爷爷奶奶家,才是自己最温暖的家。她每天都在想爷爷奶奶,做梦也会梦见可爱的爷爷奶奶。但现实中的家,却一直是冰冷的让人心寒。在父母的家里,这个女孩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做错一件事,千小心万小心的过着日子。她想好好学习,让父母能注意到她的进步,又想以后早早谈恋爱,快快离开这个冰冷的家,好好打造一个自己温暖的家。但梦想都一直难以实现,由于想的太多,压力太大,反而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慢慢受到了一些影响。后来女孩没能考上大学,在民航广告公司做了会计。虽然很早找了飞行员结了婚,但过得并不幸福,后来很快离了婚。从此,生活起伏跌宕,很不安稳。童年的家庭影响,对她的一生成长,都造成了个性上很大的缺憾。
陕西省西安市,有个一生都不梳长辫的退休老人,她是快六十岁的人了,都一直保持着剪发头的风格。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她的故事让人听后十分感慨:小女孩也是由爷爷带大的,对爷爷奶奶有很深的感情。小时候的长辫子,都是由奶奶给她精心梳洗打扮的。可是上了小学,回到父母家生活以后,梳辫子就成了一件难事了。自己不会梳,妈妈没空梳。没办法小女孩只好自己乱梳一通,就上学去了。她的妈妈和爸爸对小女孩一直不太关心,这让小女孩的心里,感到十分的失落。认为爸爸妈妈是不爱自己的,是讨厌和嫌弃自己的。于是小女孩做事十分小心,处处都力争表现的很好,生怕爸妈生气后,对自己不利。终于有一天,妈妈把小女孩叫过来,要给女孩梳头了。为这事小女孩感动得不得了,认为妈妈终于爱自己了,于是赶紧坐下来,等妈妈给自己梳头。当时是冬天,小女孩本来是着急要先上厕所拉尿的。但怕耽误了妈妈的时间,只好忍着尿急,让妈妈给她梳头。妈妈很久没有给孩子梳头了,动作就变得很慢,过了相当长的时间,还是梳得不怎么样。但上学的时间到了,小女孩赶紧跑着去上学了。但尿急的事没法解决,最后只好尿在棉裤里了。结了冰的棉裤,穿着十分不好受。但小女孩也不敢吭声,就这样夹着回到家才换下来。这个事的刺激,对小女孩是很大的,从此她下定决心,再也不梳长辫子了,再也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让自己出丑了。后来,小女孩上了电台播了“闪闪的红星”,周围的邻居知道后,都夸奖小女孩长得漂亮,又有出息,而父母得知后,只是说了声“去过电台了”,就没再说什么了。小女孩到现在都不明白,别人都夸奖的事,怎么父母听了连个”好“字都听不到呢?她的心凉透了。后来父女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相互间终身都不能原谅。

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在心理上、性格上和生活习惯上,都是和正常由父母一手带大的孩子,是非常不一样的。由此造成的悲剧也是非常多的。好些孩子虽然长大以后,慢慢和父母改善了关系,但这个转变往往是很艰难的。孩子们很不理解,父母既然生下了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送给爷爷奶奶去养,为什么看着我们老不顺眼。我们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我们觉得身边的世界很冰凉。虽然爸爸妈妈就在眼前,但我们不熟悉他们,让我们脱口而喊出”爸爸妈妈“,我们想喊也喊不出口的。有了这样的阴影,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他们身上负能量就会是比较大的,遇到什么事,都会想不开。觉得工作学习生活,甚至活着都没有意思,所以它对孩子一生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是有很多童年阴影的。要破除它,最好的改变是我们做父母的人,当生下孩子以后,就要把孩子留在身边自己来抚养。不管工作多忙,生活多苦都要咬牙去克服。有条件的话,可以把父母接到家里来,让父母帮助管好孩子的吃喝就行了,也可以花些钱,请一年到三年的保姆来管。而其他方面还是要亲力亲为,自己来抚养才比较好。这样孩子的各方面成长才会是健康的,没有阴影的。
老早以前,这样的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可能少说有几百万人。后来改革开放后,三亿农民工进城打工,这样一来,新的留守儿童,就猛增到了上亿人。这上亿人的景况,应该比上面讲的例子,人数更多,造成的影响更大。虽然我们的农民工成长很快,挣钱也很多,所吃的苦也不少。但他们的子女,那些留守儿童对父母之爱的感受,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对于父母亲,他们是有恨有怨的,而心里的苦痛,也是令人心酸的。现在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明明知道以上现象,会影响孩子成长的一生,我们就没有理由冷漠的对待它。相反,要做一些适当的改变,让孩子们能和父母早早生活在一起,通过春天的温暖,一步步去融化孩子们心中的坚冰,这些留守儿童的脸上,才会慢慢展现灿烂的笑容。
一切尚未好转,我们还需努力。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告知立删。

曾经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欢迎回访分享!

01.璐语文,有缘遇见!

02.璐老师代写,尽在原创!

1、三月花未开,我们已经走上讲台......

2、高级职称,想说爱你不容易!

3、新学期用“诗和远方”开启第一课!

4、我忘了故乡的路,却记得母亲的脸!

5、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秋意微凉,牵念流觞!

7、有你的冬天很暖!

8、天空凝情,怎能走的优雅从容!

9、七月,思绪在雨中肆意奔流……

10、缘起,却输给了夏天!

11、父亲,永远是孩子心中不落的暖阳!

12、孩子,如果爸爸不在身边,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


预购地址:黑龙江省海伦市北二路早市儿街东盛家园楼下

海伦芦笋专营店

欢迎实地采摘:海伦市长发镇长发村

微信同步:13846710555

电话:0455  5060708

正在浏览此文章

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