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开瘦金书先河,初唐四家前三位都是其老师,而今却鲜有人知

 沧海一粟1951 2020-09-19


01

薛稷何人

薛稷,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终年65岁,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官至札部尚书,太子少保。他在外祖父魏征家见到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书迹,锐意临仿,不久遂以书法名扬天下。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碑刻有《升仙太碑碑阴题名》、《信行禅师碑》、《涅槃经》等。

02

薛稷朋友圈

1、本家:曾祖,隋朝著名文学家薛道衡,祖父薛收仕唐为记室参军、父薛元超,唐中书令兼左庶子,加金紫光禄大夫,堂兄弟薛曜。

2、亲戚:外祖父魏征、舅氏魏叔瑜,表兄弟魏华。

3、老师:魏叔瑜、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4、粉丝:柳公权、宋徽宗。

03

仕途坦荡

薛稷出生在士族家庭,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仕途上是一片光明坦荡。 女帝武则天之时,薛稷进士及第,此后入朝为官,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到了 唐中宗景龙末年之时,任谏义大夫、昭文馆学士。甚至当时因为与还未登基的唐睿宗交好,两家结为亲家,成为皇亲国戚。

等到 唐睿宗继位之后,薛稷的仕途更是青云直上。升迁薛稷为太常少卿,以后累迁中书侍郎,转工部、礼部尚书,复以翊赞之功,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

在唐睿宗当政之时,薛稷绝对是朝中大臣中最受龙恩恩宠之人。唐睿宗甚至时常召薛稷入宫,惹来许多大臣的羡慕和嫉妒。

等到 唐玄宗继位之后,薛稷的好日子走到了底。当时发生了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之事,薛稷因为卷入其中,以知情不报的罪名被赐死,享年六十五岁。

《升仙太碑碑阴题名》

04

学书历程

薛稷可是唐代著名宰相魏征的外孙,少时就能看到许多书法珍迹,尤其是虞世南和褚遂良的字,可谓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他的舅父魏叔瑜,也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专通草隶。薛稷跟随自己的舅父学习草书,颇有成效。

《涅槃经》

薛稷的书法可以分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书艺,宗欧阳询、虞世南;中期宗褚遂良,并给予较大的启发。到晚年时期则摆脱欧、虞、褚三家的影响,独创一格,成为初唐晚期最有影响的一位著名书家。但总的来看,褚遂良对他的影响最大,他忠实地承袭了褚书的面貌。当时有人这样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

《涅槃经》

在初唐四家“欧虞褚薛”的排位中,薛稷年龄要小得多,当褚遂良63岁去世时,他才10岁。其书法成就和影响力也远不及欧虞褚三家。薛稷书法主用笔更加纤瘦,完美符合杜甫所言“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审美。然而,薛稷的书法创新不够,当宋徽宗的“瘦金体”横空出世,将瘦硬的书法推到极致时,就很少有人再从薛稷那里汲取营养了。加上薛稷的墨迹没有一件流传下来,少数几个碑的拓本也较为模糊,进一步缩小了其书法的影响力。

《涅槃经》

05

代表作《信行禅师碑》

《信行禅师碑》,又名《隋大善知识信行禅师兴教之碑》,越王李贞撰,薛稷书。唐神龙二年(706)八月立。石已久佚。现仅存清何绍基藏宋拓孤本传世。剪裱本,册尾残损,正文共25开,另有跋一开半。正文125行,每半开5行,行7字。每半开纵19.8厘米,横13.5厘米。此本现已流入日本,为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所藏,仅1700余字。碑文内容记述隋代名臣信行禅师之兴佛教事迹。

此碑是薛稷57岁时所书,是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全碑风格瘦劲妍媚,骨气洞达,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上承褚遂良之遗绪,可以说这是薛氏书法由虞世南书体转向褚遂良书体的一种反映。同时,其瘦劲妍媚的风采亦影响了唐末的柳公权,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华美、典丽,稀世之宝。

清吴荷屋云:“用笔之妙,虽青琐瑶台合意之作亦不过是过。”此碑明显的汲取理褚书的特色,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尤其是竖法的微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面目,然于笔的起落间又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不失为唐楷佳品。

吕总说:“薛稷真、行书如风惊苑花,雪惹山柏。”董逌也说:“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遗墨至备,故于法可据。然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薛稷书迹流传极少,《信行禅师碑》可以看出其书法的一般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