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波兰历史,绝对离不开【扬·马泰伊科】

 波兰天际游东欧 2020-09-19


上图这位老先生是何许人也??小编来告诉你!来波兰旅游,少不得要逛博物馆、皇宫等常规知名景点,对不对?而逛博物馆或者皇宫时,那墙上一副一副的有关波兰历史的大幅油画都逃不掉你的视线范围,因为它们很好的展现了一些曾经的波兰历史,所以再不爱看的人都会多看上两眼。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油画都离不开它的作者——扬·马泰伊科。

·马泰伊科

扬·马泰伊科是波兰著名的画家之一,以其描绘波兰史上著名政治与军事事件的画作而著称。他最著名的画作包括《格伦瓦德之战》一类的帆布油画、关于很多其他战役以及贵族庭院景色的画作、还包括波兰历代国王的肖像画集。所以说我们看到的历史油画都是他凭着想象还原的,要知道他出生在1838年6月24日,而他的作品大都是百年之前的历史了呢。


年轻的扬·马泰伊科

他出生于克拉科夫自由市,是家里第11位孩子。自幼年时起,马泰伊科就展示了其卓越的艺术天赋,这种天赋使他即便其他科目薄弱,却还是能够完成学业。年轻时,他曾亲身经历1846年的克拉科夫起义,以及1848年奥军对克拉科夫的包围。之后马泰伊科进入圣安高级中学,但后因成绩不佳,被开除。尽管如此,因为他优异的绘画才能,他得以在1852年至1858年间于克拉科夫美术学院就读。如今这座克拉科夫美术学院已经改名马泰伊科美术学院,他本人也曾经就职学院的校长多年。


他后来在慕尼黑于历史画家赫尔曼·安许茨门下学画,还短暂并惨淡地在维也纳呆过一阵,随后便回到了克拉科夫。但是,从这个时候到马泰伊科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还有一段时间;他曾当过著名的“挨饿艺术家”,这个绰号来自于他用一幅油画换得5基尔德钱的经历。1863年一月起义爆发,因为身体原因马泰伊科没有参加,1864年他与泰奥多拉·盖布尔托夫斯卡结婚,育有4名子女:比塔、海伦娜、塔德乌什和耶日。同年,他成为克拉科夫科学学会的成员。他的孩子们在他的熏陶之下都成为了画家。


随着他的艺术名气大增,马泰伊科开始受到国际认可。1865年,马泰伊科的画作《斯卡尔加的布道》在一年一度的巴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随后毛雷奇·波托茨基伯爵开价10000基尔德将其买下。1868年,他的画作《雷伊坦》在巴黎世博会获得金奖。评论家称马泰伊科是欧洲最重要的历史画家之一。他成功地从一个波兰人的角度,描绘了波兰的历史,让全世界还记得起波兰,这个在当时已经覆灭,毫无独立政治地位,却还是让众多人牵肠萦心的国家。


作品:斯卡尔加的布道,现存于华沙皇家城堡


作品:雷伊坦——波兰的陨落,现存于华沙皇家城堡

1860年,马泰伊科出版一部插画集《波兰的服饰》(Ubiory w Polsce),这是一部体现他对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的兴趣,以及将这种兴趣推广到波兰人,以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及希望的作品。1861年,他在华沙扎亨塔举办了一次称作“博娜女王下毒身亡”(Otrucie królowej Bony)的展览。

作品:波兰的服饰

作品:博娜女王下毒身亡

一般来说,在那时候的艺术家会把重心放在宗教绘画上,然而国家的战败迫使马泰伊科放弃基督教宗教绘画,而专心致力于历史画的创作。事实上,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波兰历史观,这种观念认为:无论科学家们怎么否认,我们还是不能解放我们自己。马泰伊科经常将在历史上并不出现在某一事件的人画在描绘这件事的画上(比如在《拉茨瓦维采战役》中出现胡戈·科万塔伊和约瑟夫·沃齐茨基将军)。他对描绘真实事件不感兴趣,但却乐于将历史与哲学相结合。所以马泰伊科的作品被认为是不仅有艺术价值,也有社会意义,且不仅在当时具有这样的现实意义,在现在也有。他视历史为依现在和未来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事物。


作品:拉茨瓦维采战役,现存于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

马泰伊科关注波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并查阅历史文献,以画出细微的历史细节。他的历史画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以《斯坦奇克》(Stańczyk)(1862年绘)开始,内容主要是直接批判那些不爱国的权贵,在他眼中,这些人导致了波兰的灭亡。斯坦奇克是波王齐格蒙特一世(1437年-1548年)的弄臣,而在画中,马泰伊科画出了他的特征。这位弄臣是国家良心的象征:他与其他的人物隔离开,忧郁地坐在椅子上,独自看着莫斯科战争最终以惨败收场。前面的雷伊坦以及斯卡尔加的布道也是同等风格。

作品:斯坦奇克,现存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第二组则是在一月起义后画的,马泰伊科画了很多关于波兰史上重大战役和事件的画作。其中最有名的是《格伦瓦德之战》(Bitwa pod Grunwaldem)(1878年),画的是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军对条顿骑士团的全面胜利;这幅画“明显”地体现了“爱国者的竭尽全力”,使其在国际上被称赞为“波兰民族主义无与伦比的象征”。


作品:格伦瓦德之战,现存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处在这一组别的画作还包括《卢布林联合》(Unia Lubelska)(1869年绘)、《斯特凡·巴托里围攻普斯科夫》(1872年绘)、《哥白尼》(Kopernik)、《齐格蒙特之钟》(Dzwon Zygmunta)(1874年绘)、《普鲁士称臣》(Hołd Pruski)(1882年绘)、《约翰三世在维也纳之战》(Sobieski pod Wiedniem)(1883年绘)、《韦尔内霍拉》、《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在拉茨瓦维采战役》(Kościuszko pod Racławicami)(1888年绘))、《波兰文明史》(Dzieje Cywilizacji w Polsce)(1889年绘)和《五三宪法》(Konstytucja 3 Maja)(1891年绘)等等作品。


作品:卢布林联合,现存于卢布林博物馆


作品:哥白尼,现存于雅盖隆大学新学院


作品:齐格蒙特钟,现存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作品:索别斯基在维也纳之战,现存于梵蒂冈博物馆


作品:五三宪法,现存于华沙皇家城堡

自1890年至1892年,他也为波兰历代国王画像,这些画作被收入他的书《波兰历代国王像》(Portraits of Polish Kings)(1890年),他对细节的孜孜以求可以在他于1887年出席雅德维加女王开棺仪式中体现出来,他出席这个仪式是为了画她的骨骼的草图。以下国王的画像仅选几张供参考。

左:卡齐米日三世,右:亨利三世

左: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右:雅德维加女王

除了历史事件,马泰伊科也为其他人或事作画。这类画中有《穿婚纱的妻子》(Żona w sukni ślubnej)(1879年绘)、《A. 波托茨基》(1879年绘)、《S. 塔尔诺夫斯基》(1890年绘)、《自画像》(1892年绘)等等。


作品:自画像

除了在各个博物馆展示的巨幅画作之外,对这位杰出艺术家感兴趣的人们在去克拉科夫的时候千万别忘记去他的故居一看,了解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生平生活。

故居地址:Floriańska 41, 30-001 Kraków

马泰伊科总共创作320幅油画和几千幅素描和水彩画。他最著名的作品在二战时被藏起来(《格伦瓦德之战》则在卢布林被焚毁)。1945年后,他的大部分作品被发现,并得到修复。它们现在大多数馆藏于华沙国家博物馆。他的作品被复制成千上万份在世间流传,这些作品让他成为波兰最著名画家之一,几乎成了波兰历史上众多关键事件的标准插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