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沙嘴,英文名称:Curonian Spit。所谓"沙嘴"是指由海岸延伸出来的狭长半岛状沙滩。库尔斯沙嘴位于俄罗斯与立陶宛交界处。沙嘴的左侧是辽阔的波罗的海,右侧是面积约4200公顷的泻湖。沙嘴长约98公里,宽0.4-4公里不等,总面积9774公顷。约从公元前3000年起,沙嘴上就有渔夫和猎人居住,今天在Juodkrante小镇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以前渔夫出海时船头上立的传统风向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库尔斯沙嘴归德国所有。现在沙嘴的北部属立陶宛,长约52公里;沙嘴的南部属俄罗斯,长约46公里。这里的沙滩清洁如雪,在2010年被“Lonely Planet”评为世界第二大清洁沙滩。而库尔斯沙嘴遗址国家公园在2000年时也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现在的库尔斯沙嘴有70%已被森林所覆盖,这里也几乎成了立陶宛的夏季度假圣地。在这里还有历史、考古、建筑等纪念碑158座,还有11座教堂和3座博物馆。与库尔斯沙嘴相连的克莱佩达(Klaipeda)港,是立陶宛的唯一出海口。从克莱佩达港乘坐轮渡5分钟,便可登陆库尔斯沙嘴。 克莱佩达有两个码头可以渡船到沙嘴,但只有新码头才能摆渡汽车。摆渡的时间往返加起来有10分钟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人进入沙嘴地区是不需要付费的,可是车却不行,想要开车进入的朋友们需要在上岛后缴纳过路费。 过了收费站,很快,我们就进入到了岛上的主干道,两旁挂着雪花的高大树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常常受到海风、潮汐的侵害,为了抵御这些灾害,岛上的居民愚公移山般一代代地种树,所以才形成今天沙嘴上如此茂密的的森林覆盖率。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如果运气好,夏天的时候,甚至可以在沙滩上捡到被海水冲刷上来的琥珀,这样的原始琥珀虽然价值不高,但绝对会给你带来好运气。 沙嘴上,一共有4个原始村落。每个村子都好像是童话里小矮人们住的地方。彩色的小房子上飘散着炊烟;似乎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木屋内,随意堆放着做燃料的木块;海边的沙滩草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分不清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面。洁白的雪面一望无垠,没有一点印迹。 让我们从沙嘴最南端的小镇Nida开始,在小镇的海岸边时不时能看到有一群村民去海中冰钓。如果选择下午出海,则要沿着冰冻的海面走几公里远的路程,需要在冰海面上呆近20个小时,想想都让我不寒而栗,一般人在海风中吹了半个小时,估计已经觉得快要冻透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这漫长的20个小时。 据冰钓的村民们透露,他们身上的衣服是专门的防寒装备,还上冰钓,没有这身衣服可不行。不过随着全球变暖也影响了这里的气候,在过去这个季节,气温都会在零下二十几度,可现在最多也只有零下十度了。我们这里就快没有冬天了,听了这些话感觉会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真是佩服这些寒冷地方长大的渔民,无论季节如何变换,只要有对生活的热爱,快乐就如影随形。 Nida小镇面朝泄湖的小镇广场则是一派温婉景象,而驱车十分钟绕到半岛的另一侧,库尔斯沙嘴的壮观景致便可一览无余。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一座绵延无尽,超过50米高的沙丘便出现眼前了。沿着沙丘有方便行人行走的木栈道台阶供行走攀爬,在高处还有一个视野不错的观景台。从这里向下眺望,波罗的海以及其跟前的沙滩就像一个面无表情的人与我对视。北方的海原本就缺少阳光与色彩,在冬日的时候,被阴云笼罩下,没有常见的碧海蓝天,但这才更有北方大海的气质。 其实这个常住人口只有几百的地方早年只是个小渔村,随着库尔斯沙嘴名气渐大而逐渐繁荣起来,夏天时俨然是度假胜地,街上被大批穿泳装戴墨镜的度假客占据。 在库尔斯沙嘴,还有一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就是到俄罗斯海关去看一看。虽说加里宁格勒只是一块飞地,不与俄罗斯大陆所接壤。到了边境线后可不要随意走动,火眼金睛的海关蜀黍分分钟都死盯着你不放!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位于juodkrante村的女巫山。这是一座很小的山丘上,各种怪异的木雕比比皆是。 如果没有这些原始小镇的存在,库尔斯沙嘴广袤的景致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它们的出现却恰到好处。在了无人烟的丛林间外几排朴实的彩色小屋、到处堆满圆滚滚木柴、有旅馆餐厅咖啡馆,还有能安静看日落小水岸广场的地方。 诗一般美丽的库尔斯沙嘴,就像当地人形容的一样:那些亲眼见证这里美景的人,注定无法抗拒它的召唤,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