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保监会:保本高收益是金融诈骗。三大场景颠覆我们理财的未来?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0-09-19

理财就是理财生活,理财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不能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是理财确实在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最近,银保监会消保局、人民银行消保局主要负责人重申:没有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承诺保证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保本高收益”就是诈骗!承诺保本、收益率超10%的金融产品,当心本金“全灭”成为理财投资最关注的焦点。这说明,在未来理财投资市场的三大场景下,我国的投资理财将出现颠覆性的改变:

第一大场景是我国的资产管理新规之下,所有的理财都已经成为不保本不保息,颠覆我们以前保本理财的传统和习惯。未来:保本和理财成分家趋势

在理财市场上,人们最希望看到的产品是没有风险的高收益产品,其次是低风险的相对高收益产品,这是理财市场发展如此迅猛、银行理财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和逻辑。银行理财占整个理财市场的30%即30万亿,不能不说保本理财甚至保本保息理财居功至伟。

资产管理新规的出台特别是我国资产管理新规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保本理财即将进入终结时代,一个全新的风险投资理财时代正式来临。过渡期结束以后,将对百万亿的理财市场格局进行重新整合,并形成以下格局,大众在进行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明确:

一是保本投资和理财投资将成分家之势,保本是银行存款和国债,而理财是风险投资,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二是如果要进行保本投资,那么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包括大额存单、智能化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款,也可以选择国债等保本保息投资产品。

三是所有的理财包括银行理财都将成为风险投资,区别只是你在购买理财产品选择不同等级的理财产品,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

第二大场景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大量成立并推出理财产品,未来的银行理财投资已经不再是保本和低风险的特征。未来:虽然仍然是银行理财,但风险和收益的差异巨大,认真选择

银行理财不仅仅是因为资产管理新规之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风险投资,另外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纷纷成立。

先是五大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先后开业,6月初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分别在北京和深圳开业;6月13日交银理财和7月4日中银理财在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开业;8月8日,农银理财正式开业。目前已有36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及理财孙公司,其中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行在内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获准开业,还有包括浦银理财、广银理财在内2家获批筹建。

银行理财也将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去银行化的特征以及银行理财将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加速:

一是从根本上讲,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也就是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出现的任何风险与银行无关,而仅仅与理财子公司有关。从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去银行化的趋势和特征。

二是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开业,这些有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不是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风险程度可能会高于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可能会高于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

三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办法规定明确了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定位,理财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类信托”综合的全能型牌照,成为唯一能够同时开展这3类业务的最强资管机构。对理财子公司资管产品销售起点、股票投资、非标投资、委外合作、产品分级等方面进行放松,这将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进行全面赋能,从而推动银行理财子公司分化发展。

四是现实中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浮亏,从而可能更有利于人们认识到理财子公司的未来。曾经招银理财的一款风险等级R2、名为“代销季季开1号”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4.42%,从而拉开了银行理财产品亏损连连的序幕,截至6月15日有超过200只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目前已经出现浮亏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已经全部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五是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将成为常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面临考验?资管新规全面实施以后,整个理财产品市场面临巨大的变革,银行的理财产品将全部转为净值型理财产品,这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百姓来说面临巨大的考验,要面临如何购买净值型理财产品、如何看懂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值表述,包括如何主动适应“定期理财产品”在持有期间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第三大场景是在理财投资过程中仍然要警惕保本高收益诈骗陷阱,不要寄期望于“理财投资高收益奇迹”的出现。未来:追求一定的风险收益可能将成为一种趋势

未来的理财市场必定将成为大众理财的重要市场,无法逃避,也不能无视风险。

在理财投资过程中最大的陷阱和风险仍然是理财高收益风险。一些人在购买理财时往往过度追求理财产品的高收益,而一些所谓的专家也经常大肆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导致很多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只选择高收益的理财财产中,越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越受欢迎。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陷入了高收益的理财陷阱,实际上任何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收益必须伴随着高风险。所以,过度追求收益必然要承担较高的风险,那些追求高收益理财而又不想承担风险的理财是不存在的。

2018年曾经有监管部门的领导提示投资风险:收益率超过8%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如今监管部门再次重申:没有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承诺保证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既说明现实中高息理财陷阱仍然存在,又说明风险收益是有红线和庶底线的,超过了一定的底线就面临巨大的风险。

所有的理财陷阱中都离不开最重要的一点:即高息诱惑。所有的理财诈骗案件中,几乎没有例外都是给予高息承诺以诱惑投资。高息、高收益永远是诈骗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高息,贪图或者相信所谓的高息理财和高收益投资一定是陷阱。

正确的理财理念是:不盲目追求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理财收益和风险等级的平衡,追求理财收益的适度永远是理财的基本原则。(麒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