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国度,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想要获得进步,那就是史无前例地奋斗,而中国想要进步,那不过是我们在追求复兴,也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地位回到历史上应有的地步上去。 自从华夏文明诞生以来,我们就长期领先时间,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哪怕是历史上有过衰落期,但都能够很快复兴,而这很显然与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的传承则与我们过往的历史密切相关,我们现在想要有所成就,也不能够忽略古人的智慧,要学会从过往的岁月中去汲取精华。不同年代里成功的人都不一样,但毫无例外地通常都拥有着这3项特质,所以古人认为拥有这3项特质的人,是真正能够成事的人,迟早能够飞黄腾达。 首先是志向远大,“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志向对人来说,就相当于是树木的根基,树木没有根就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人没有志向也就很难成材。 纵观古今,那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莫不是在某个人生阶段,就已经确立了自己远大人生志向的人,比如说晚清著名武术家杨露禅,他小时候受到邻居恶霸的欺压,从此决意学成一身武艺,于是在十岁的时候便跑去陈家沟当仆人,在陈家教拳的时候在旁边观看,凭着满腔赤诚打动了陈氏掌门人,最终练就高深武艺,成为一代宗师。 又比如现在有名的影视明星王宝强,他尽管出身贫寒,但是在看过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以后,就在心中立下了坚定的目标,那就是自己长大以后要拍电影,成为一个电影演员,让父老乡亲们都能够从荧幕上看到自己,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票房保障的超一线明星。 其次是谋虑周详,“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有了志向,知道自己这辈子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不过是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但具体应该怎样去做,那就还是需要详细思考,仔细谋划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很重要的就是做事之前,思考谋划尽可能地周密细致。 杨露禅想要练成高深武功,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并没有自己在家里瞎练,而是打听到陈家沟的太极拳很厉害,于是想要去陈家拜师学艺,但又知道陈家沟的武艺不传外人,于是一开始就不是以弟子的身份拜入其中,而是以仆人的身份进到那个环境里,才总算是有了与陈家传人交流的机会。 王宝强想要成为电影明星,但由于家境贫寒,知道自己的家庭无法支付那些艺术院校的高额费用,于是就进了少林寺学习武术,总算是让自己有了一技之长,随后又凭借着武术这门特长进入了群众演员的圈子,虽说是群众演员好歹也算是跨入了演艺圈,因此才有了后来出演《盲井》,又因此得以被冯小刚看中出演《天下无贼》,直接成为一线演员。 再次是行事有恒,“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有了远大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如何走过去,还需要长时间坚定地去走,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否则就算知道如何走却半途而废,那也到不了终点成不了大事。 杨露禅从仆人开始偷学武功,后来正式拜入太极陈门下,每天凌晨就已起来练功,哪怕是到深夜依然在琢磨武术,一年也不过三百多天,但他一年演练太极拳却可以达到近万次,这样坚持了十多年才成为武林高手,坚持了大半辈子才成就一代宗师。 王宝强从小开始练武术,后来出演了《天下无贼》,在演艺圈里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声望地位,但在很长时间里都坚持七点起床,起床后就去跑步练功,这才有了《一个人的武林》里封于修“既决高下,也分生死”的精彩表演,一举封神。 成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不同的年代都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成功者,仔细去挖掘这些人身上的共同点,就能够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志向远大、谋划周密、做事有恒心毅力的特点,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哪怕暂时困窘不堪,只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机会到了自然就能飞黄腾达。 参考资料:《千古先贤一圣心——胡居仁兴复白鹿洞书院浅析》、《一代宗师杨露禅和杨式太极拳》、《王宝强:只有面对才能走对》 |
|
来自: 昵称7105525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