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0-09-19

三国乱世,有许多荡气回肠,那个时代,男人是当然的主角,女人更多是身不由己的政治牺牲品,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嫁给比她大几十岁的刘备,大乔、小乔或许是被孙策、周瑜抢来瓜分的战利品,都说明三国时代女人的悲哀。本文要介绍的是三国时期的那些皇后们,准确的说是那些因为政治斗争死于非命的皇后们,她们在三国时期有封号的皇后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高,特别是魏、吴两国,几乎每一朝都有皇后枉死。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东汉孝仁皇后董氏,因支持皇子刘协争位被杀

汉灵帝的母亲,在汉灵帝即位两年后尊为孝仁皇后,在正牌太后窦妙(汉恒帝皇后)死后成为太后,汉灵帝死后,董后成为太皇太后。董太后在汉灵帝的两个儿子里面支持的是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可正宫皇后何皇后生有嫡子刘辫,汉灵帝更喜欢刘协,但他死的突然,没来得及留下遗诏,何皇后在兄长何进的支持下抢先让儿子刘辫登基,大事已定后,董太后还不甘心,扬言要杀掉何进,何氏兄妹当然要反击,先是逮捕了董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逼迫其自杀,然后害死董太后,史载:"董后忧怖,暴崩"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大将军之妹何皇后,成为董卓立威的牺牲品

汉少帝刘辫生母,曾因毒杀汉献帝刘协生母王美人差点被汉灵帝废除皇后之位,在拥戴自己的儿子即位后成为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与兄长大将军何进同掌朝政,在何进和宦官群体"十常侍"的争斗中没有偏向于兄长何进,结果给了宦官们机会,何进被宦官们诱杀,部下突入皇宫中报仇,宫中大乱,何皇后和汉少帝被裹挟出宫,然后落入到进京勤王的军阀董卓手中,后汉少帝被废,汉献帝继位,何皇后和儿子双双被董卓毒杀。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密谋杀曹,被军士强行从宫中抓走的伏皇后

汉献帝刘协的第一任皇后,伏皇后在汉献帝的侍妾董贵人被曹操所杀后,担心自己也落不到好下场,决心拼一拼,她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付完,希望付完能找机会干掉曹操,不过付完胆子小,没敢干这事,或许是伏皇后写给父亲的信没处理掉,付完死后这事被揭发,曹操当然要汉献帝废掉伏皇后,并派兵从皇宫中将伏皇后抓住,因为这封建议付完干掉曹操的信,伏皇后一家都下场凄惨,史载:"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洛神赋》主角文昭甄皇后,宠爱不在,口出怨言,被赐死

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疑为千古名篇《洛神赋》的主角,本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在袁氏覆灭时,被随军的曹丕看中,在曹操同意后,甄氏嫁给了曹丕,两人生有一子一女。甄氏到底是正常死亡还是被曹丕赐死?一直有相当争议,本文引用大多数人认可的赐死论。

曹丕成为皇帝后,因宫中嫔妃逐渐增多,甄氏受到冷落,孤独的女人经常性的自哀自怜:"后愈失意,有怨言",结果惹怒了曹丕,将其赐死,这中间或许还有曹丕的另一位妻子郭皇后(当时她的妃位是贵嫔,甄氏死后第二年才册封为皇后)的推波助澜。

据说曹丕在圣旨发出后有过后悔,但已来不及追回。甄氏正常死亡论是以《魏书》的记载为准,其中有甄氏三辞皇后的记载,总之,在甄氏生前是没有当上皇后的,曹丕的皇后也是在她死后才册立,甄氏的儿子曹叡成为皇帝后,才追认她为文昭皇后。甄氏的侄孙女后来还成为魏国第三位皇帝曹芳的首任皇后。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明悼毛皇后,关心皇帝动向,惹怒皇帝后被赐死

魏明帝曹叡的首任皇后,毛氏不是曹叡的发妻,本来只是个侍妾,曹叡的发妻虞氏在曹叡即位后因没有马上册封她为皇后,讽刺曹家从不立良人为后,惹怒曹叡被废除,毛氏这才顶上位。毛氏起初很受宠,不过皇帝的性子从来是喜新厌旧的,毛氏自然也不例外,还因此丧命,史载:

西平郭夫人有宠于帝,毛后爱驰。帝游后园,曲宴极乐。郭夫人请延皇后,帝不许,因禁左右使不得宣。后知之,明日,谓帝曰:"昨日游宴北园,乐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杀十余人。庚辰,赐后死,然犹加谥曰悼。

毛氏肯定是和内侍有联系,她毕竟是皇后嘛,在后宫中随时掌握皇帝的行踪也不算违规,曹叡就因为一时恼羞成怒就把她给杀了,实在是很冤枉,曹叡和他父亲一样,曾经心爱的女人年老色衰时就弃之如履,和曹操临死前还要特意安排遗孀的生活比起来,曹家的人性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曹魏齐王曹芳张皇后,父亲反司马氏失败,受牵连被废杀

曹芳是曹魏的第三任皇帝,因为后来被废除,所以史书上的称呼不是皇帝。张皇后是曹芳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怀皇后甄氏就是文昭甄皇后的侄孙女,张皇后是魏国名将张缉的女儿,张缉是嘉平六年(公元254年)时反司马师联盟的主谋之一,准备发动政变干掉司马师,结果事败,张缉被杀,张皇后受牵连被废,后被杀。

想学习西汉吕雉,却被反杀的东吴潘皇后

潘淑是孙权称帝二十多年后才立的皇后,是在孙权死前两年,潘淑和孙权所生的吴废帝孙亮被册立为太子后,才给潘淑确定皇后的名分。孙权喜欢的女人很多,册立皇后这事上还涉及到政治因素,所以登基二十多年一直都在考虑中,而没有立皇后,孙权登基前已经先后死了两位正妻,登基后喜欢的女人也大多都是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先后追封了三位皇后。

后宫女人多,是非就多,潘淑能成为孙权喜欢的女人之一,自然也不是善茬,在得宠后,也成为其余嫔妃的眼中钉,但因为她得宠,后来又登上后位,别人也拿她没办法。可潘淑在孙权病重时想学习吕后摄政"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这就要命了,她要掌权了,后宫中的女人们估计个个没好下场,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就是榜样。

于是后宫中的嫔妃们联手起来,收买她的近侍将其杀死"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托言中恶。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很可惜了,因为孙权没多久就死了,潘淑要是隐藏住自己的心思,不暴露出来,就不会逼得别人狗急跳墙,她就会顺利变成太后,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太着急了。

嫁给舅舅,被表弟兼侄子杀害的景朱皇后

东吴骠骑将军朱据之女,吴景帝孙休继位后册封她为皇后,孙休的姐姐孙鲁育是朱氏的母亲,也就是说她还是孙休的外甥女,这关系比较乱。孙休死后,朱氏成为太后,群臣商议立谁为皇帝时准备迎立孙皓继位,朱氏并没有反对,她和孙皓关系还比较亲,即是孙皓的表姐(朱氏是孙权的外孙女,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又是孙皓的叔母(孙休是孙皓的叔叔),可她最后是被孙皓逼死"皓逼杀景后朱氏,亡不在正殿,于苑中小屋治丧,众知其非疾病,莫不痛切"

三国:男人争江山,女人心惶惶,皇后存活率极低,大多结局凄惨

根据史书记载,整个三国期间,能完整得到善终的皇后只有蜀汉的几位皇后,刘备继位时册封的穆吴皇后(车骑将军吴懿之妹,刘备娶她前也是个寡妇),刘禅继位后先后册封的两位张皇后(张飞的女儿)都是善终,从这方面看,蜀汉的后宫远比魏、吴两国安宁,都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后宫无忧的蜀汉却是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可见世事真是很难料。

参考史料:《后汉书》《三国志》《魏书》《资治通鉴》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