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红豆杉大峡谷,五彩晶莹水世界!

 laoxuesheng 2020-09-19



红豆杉大峡谷地处太行山南部山西晋城市陵川县东南的马圪当乡双底村境内,峡谷谷深水旺,景点优美,有黑猫沟、白径古道、七十二拐石阶、珍稀植物红豆杉树群等。

峡谷谷长约32公里,谷体深幽奇险,在20公里的谷段内拐了25道弯。自然风光秀丽,原始气息浓郁,湖光山色倒映,河道两侧绝壁如削、怪石峥嵘、造型奇特;河床底部三步一泉,五步一溪,十步一潭,清泉流淌,喷珠溅玉,时而急湍而下,时而微流细浪,时而平静如湖,犹如坠入世外桃源。

峡谷气候暖温湿润,两侧生长着数万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红豆杉树具有6500多万年的生长历史,为第三纪遗存世界珍惜植物,世称'活化石'同时,红豆杉大峡谷内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主要有:地质构造形迹,溶蚀冲蚀河谷阶地剖面,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形成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古生物化石等。


壶口叠瀑

  进入景区后,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响传绝远,循声而近,映入眼帘就是一个小号的黄河壶口瀑布,虽无磅礴氯势,但却俊秀亦可走近静静观赏,感受团团雾水的湿涧扑面而来。


  过了壶口逆流而上,必经浅潭,湿足是必然的,无一幸免,水质清冽,凉气由足下袭身而上,清爽无比。


步步瀑布,挺绕嘴,但却美不胜收


  水清透底,波光粼粼,干净得不忍下足,难得如此这般的纯净,纯净着思维,纯净着内心。


远山如黛,画中景,景中画,你是画中的一抹绝色


  五彩岩石,色彩斑斓,泉水经年的冲刷,却也硕大平坦,石面无青苔、绿藻的湿滑,虽在水底却似干涩把脚,没有跌倒湿身之忧。

  全程数十道瀑,而数公里内有十五道瀑,五小时内游完有些仓促,随心走走停停,观赏所见所得,也是赏心悦目了。

十里河峡谷:是南太行最窄的峡谷之一,峡谷长约10公里,谷壁陡峭,峰峦叠嶂,深幽奇险,峡谷最窄处的一线天,高达三百多米,宽不足10米。

从白陉古道正门顺山而行,与公路并行直通到红豆杉大峡谷内,由此可一并浏览人文与自然的美景。

白陉古道入口


   白陉古道,是著名的“太行八陉”第三陉。景区山门石刻记载,白陉古道大约始于距今3300年前,商代20代君王盘庚由奄(今曲阜)迁都太行山下的殷(今安阳)之后,自然形成了各地通往太行山下的通道,是晋东南与豫北之间的重要通道,现今大部分路段已被改造为公路。双底村的这段白陉古道凿岩建道于数百米高的悬崖裂谷东壁,保存较为完好,是现如今“太行八陉”中保存最好、现存最长的一条。它长约4公里,宽约2—3米。古道用山间石块铺成,之字形盘旋于山腰。


浅行白陉古道,似有车马啸啸声闻


全程用大的鹅卵石头及青石铺就,岁月的磨痕依稀可见




传说中的驿站,现为观景亭


  路面的原生石呈现灰白色,青石则明光发亮。随处可见深深的马蹄印迹,一边将历史的厚重刻入心底,一边述说着古道的繁华旧梦。


  这一路路过的古时驿站、茶亭遗迹残存,让人不禁想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商人忙碌穿梭的场景,犹如昨日。春秋时期,齐晋争霸,齐师由此入而伐晋;近代,冯蒋大战,冯军由此出战中原。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战旗烈烈、人欢马嘶、号角连营,何等壮烈。那幽幽的古道,黯然的踏石,似乎在时光隧道中得以无限的延伸,无声地诉说着那历史的厚重。


  “七十二拐”在古代交通的理念上,肯定是旅人的噩梦;而在今天游途的探秘上,却是驴友们嬉戏的天堂,因为大概它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天下一绝。


  在千年太行山古道留痕中,带给我们的是应接不暇的惊喜。时至今日,行走其间,还能从那无休止的盘旋往复中,领略到那份曾经的险绝

  寻访的脚步,走过斑斑驳驳,走出迢迢弯弯,轻轻合上历史的画卷,似有燕赵遗风漫过心间。


河南辉县到山西陵川的白陉就是八陉之一。原古道自河南辉县薄壁经山西陵川孟门关至上党与滏口陉汇合,全长有一百五十多公里。因经过白鹿山,所白陉。记载战国时齐伐晋时就是经孟门关经陉来而,殷代时既有记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由于道路陡峭,白径不断进行时穷与富的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