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忠肝义胆岳老三 2020-09-19

蒙古大军全面压制,襄阳岌岌可危。作为大宋的一道屏障,襄阳局势危急对整个大宋而言,就意味着命悬一线。

此时形势已然越来越不乐观,虽然近来十年一直如此,但是郭靖黄蓉内心更是明白此时之紧迫却更胜于往日。在襄阳城里,城中的百姓越来越少,年轻的士兵越来越少,军马粮草越来越紧缺,郭靖却也是一筹莫展。

襄阳危急,大宋危急,华夏危急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郭靖面对被战火侵袭三十年的襄阳古城,他的内心是无助的,是独孤的,面对已经灭了大理的蒙古大军,他知道襄阳未来凶多吉少,他是无所畏惧,因为选择襄阳那一刻,他就誓死与襄阳共存亡。此时,蒙古大军的声势远比十三年前还要雄浑,见过无数次大场面的郭靖心知,蒙古大军并不可怕,可是襄阳却势单力孤。

是呀,襄阳此时处境不就是像郭靖自己的处境嘛:毕竟郭靖也是孤身一人在奋战。老顽童,一灯和黄药师年岁已高,他们隐居山林也是最好的归属;杨过饱经忧患,远离喧嚣也让他们珍惜仅有的温存时光。

可是他的肩膀只有一双,在黄蓉眼里,依旧厚重宽广,可是在整个襄阳城面前,却是那么单薄。可是,郭靖毫不犹豫,用自己一双肩膀撑起整个襄阳。因为襄阳的所有百姓,都把唯一生还的希望寄托给自己,即使这个生还的希望是微乎其微,他们也愿意相信他们心目中的郭大侠;即便最终是死,他们也愿意和郭大侠一起为襄阳奋战到死。

郭靖不能犹豫,不能迟疑,更不能退缩。毕竟他承载着整个襄阳的希望。

郭靖在,襄阳就在!

郭靖在,希望就在!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郭靖从来没有想到过,鲁钝的自己竟然成了襄阳唯一的希望。

择一人白首,为一城而终。

郭靖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比任何人都重,但是他绝不会推卸,更不会退缩,他只会挑着最重的担子勇往直前,因为他的名字叫郭靖。虽然襄阳危急,但是他始终都遵从自己的行为准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的脑海中浮躁古时的一个个战将,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场场大战的画面:

相比廉颇,他是幸运的,毕竟没有像廉颇那般被中途换将导致报国无门,最终只能在异国他乡听闻着四十万赵军在长平之战被秦军活活掩埋,内心泣血。

相比霍去病,他是幸运的,毕竟没有像霍去病那般年纪轻轻就打了大胜仗,却突然染上瘟疫客死远方,壮志未酬。

相比岳武穆,他是幸运的,毕竟没有像岳武穆那般在打退金国之际却被朝廷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千古遗憾!

郭靖热血在翻腾,他不惧危难,不惧艰险,他只要能够守护襄阳百姓,一心与襄阳共存亡:

即使血染战袍,他也不愿像廉颇报国无门;

即使战死沙场,他也不愿像霍去病壮志未酬;

即使马革裹尸,他也不愿像岳武穆被奸人暗害!

大丈夫死则死耳,又有何惧,为襄阳百姓放手一搏,奋战到底,那才真是死得其所,死的壮哉!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郭靖站在城楼上,虎目扫向远方。

他看到蒙古大军如同黑云一般压向襄阳,他们士兵齐整,他们铠甲精良,他们战马威武,他们杀气腾腾,他们志在必得……

十三年前那场大战犹在眼前,幸亏天下高手齐聚襄阳,幸亏杨过一块石头打死蒙古皇帝蒙哥,这才挽救了襄阳,为襄阳续命十三年。

可是,忽必烈卷土重来,看来是势在必得,蒙古大军这架势,远比十三年前还要威猛,拖雷安答有子忽必烈,真乃虎父无犬子。忽必烈此次也是瞅准目前的襄阳兵困粮乏,后继乏力,这才决意再次攻打襄阳。

面对一座危机重重的城楼,忽必烈本不用如此大张旗鼓,身经百战的他带领蒙古大军早已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忽必烈依旧派上最精良的部队,配上最先进的火器,用上最齐整的将士,因为他面对的不是襄阳,而是郭靖。

忽必烈用最强的实力才是对这个伟大的对手,父亲的安答,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郭靖大侠最大的尊重。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郭靖始终记得,三十年前他告知杨过的一句话:侠之小者,救苦救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那一次,他带着杨过游览襄阳,告诉他襄阳最有名的人物就是诸葛亮。他也知道诸葛亮一心“匡扶汉室”可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可是,孔明一生,三分天下,扶大厦之将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靖早已明白,襄阳危急不在此刻,就在将来,大势如此,他也只能像孔明一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为难之际,无可用之人,可是谁又知道“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此时的郭靖,站了出来。

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

不是证明自己多么强悍,不是向朝廷邀功得财,更不是逞英雄做好汉,只是为了大宋锦绣河山不被蒙古铁骑践踏,只是为了千万百姓不被战火所荼毒,只是为了自己不被良心所谴责。郭靖勇敢的站了出来。

虽万千人,吾往矣!

这一往,就是三十年,在襄阳守了三十年。这三十年里,白发早已爬上头顶,皱纹布满额头,唯一不变的,就是胸膛那颗炙热的心。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黄蓉是一如既往的站在夫君的身后,紧密跟随,绝不退却。

夫妻二人,矢志不渝。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黄蓉能做的就是和夫君一起,抗击蒙古鞑子,与襄阳共存亡,与百姓共存亡,与天下苍生共存亡。

郭靖早就明确此志,黄蓉也是愿与夫君永相随,正如当初二人闯荡江湖一般,屡次身遭大难,屡次都是决意生死相随。当初的年轻气盛随着时间的冲刷,早已变成中年的相濡以沫。数十年的感情一如既往的纯厚,他们少了冲动,少了激情,却多了稳重,多了理解。

蓉儿也不再是当年十五岁古怪精灵的模样,额上的皱纹早已出卖了年轻纯真的绽放;靖儿也不再是当年十八岁憨厚耿直的性格,头顶的白发掩藏不了一路经历的挫折。

可是,在郭靖眼里,他看到的不是黄蓉额头的皱纹,而是依旧像当年那般美丽动人;然而,在黄蓉心里,他记住的不是郭靖头顶的白发,而是依然像年轻那样闯荡天下。

几十年的感情早已演变成为对彼此最无私的支持,他们早就将彼此看的比自己更重要。

黄蓉明白,大战一触即发,可能襄阳再也坚持不到最后,夫妻二人时日无多。但是,二人早已约定,一同为襄阳殉城,这才是二人最好的归宿。

她期望再多看靖哥哥一眼,再一次拥抱靖哥哥,为他最后一次整理头发,为他披上破旧的铠甲。

郭靖看着铜镜中的蓉儿,依旧笑靥如花,又如十五岁初见模样,可是此时的蓉儿,早已满脸泪花………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残阳似血。

郭靖脸上粘稠一片,早已分不清是汗还是血。

箭如雨下。

郭靖双手互搏,早已不知左手是降龙掌,还是右手空明拳。

从清晨开始,他已不知道厮杀了多久,他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鞑子,他只想把周围像马蜂一般一群群的鞑子,一个个击倒。

他的周边已经没有宋军,他孤身一人,面对着一圈鞑子。

他背上中了一箭,他的腿上被砍了一刀,他眼看着一支支长枪刺向自己,他却没有力气挪动自己的身体,但是,他不偏不倚,依旧是把“降龙十八掌”一掌又一掌的拍出,就像当年师父洪七公教他“亢龙有悔”那般,他一掌又一掌勤加练习……

中军帐中,忽必烈得到战报,他亲赴战场,他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只看到一个耸立的魁梧身躯,他背后中了三箭,胸前插着五只长枪,尚未拔出。周边尸堆成山,竟然不下三十具尸体,环绕着这个高大的身躯。他的脸上血迹斑斑,双眼却睁着,目视远方,顺着他的目光,正是刚刚攻破的襄阳……

忽必烈望着眼前的这个高大的英雄,再也忍耐不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注:金庸先生于公元2018年10月30日与世长辞,作为老先生的忠实读者,岳老三撰写此文,以示祭奠,以示怀念!

金庸先生千古。

恨不能驱除鞑子:郭靖悲壮半世谱写襄阳史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