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若说,金庸笔下有师父却从来没有见过师父的顶级高手:老顽童周伯通绝对算是一个。周伯通完全是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师父的,因为他的基础武功都是师兄王重阳传授的,高等武功都是他自己在桃花岛囚禁时领悟的。王重阳师从何人并未提及,传说是吕洞宾。本是他不是道士,而是抗金义士,后来屡受挫折,在终南山修炼。后来在林朝英一激之下,王重阳就在终南山盖了道观,做了一名道士。 王重阳是一名领悟能力超强的武学天才,他本来是学文,后来学武。他修炼了高深莫测的“先天功”,又学会道家正宗玄功,王重阳武功突飞猛进,在当时几无敌手,随后他号召江湖顶级高手,举行了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顺利夺魁,公认为天下第一。 当周伯通遇到王重阳之时,王重阳还没出家,却已是武功极高之人,但是周伯通天真烂漫,痴心武功,一心想拜王重阳为师,学习他的武功。 可是王重阳认为周伯通悟性虽高,但生性跳脱,无拘无束,不能做道士,就替师父收下他做徒弟,这就是说收他作为师弟。这样,周伯通就在完全没有见过师父的情况下成为王重阳的师弟。
在《鹿鼎记》中,康熙皇帝派遣韦小宝到少林寺“替君出家”,方丈考虑到韦小宝既然是代替皇帝出家,那在少林寺中不可能有人的辈分能够超过他,也没人能够管得了他,于是就替师父收下韦小宝,法号晦明,在少林寺中辈分极高,老和尚澄观还得叫他师叔。 而周伯通也是完全没有见过师父,他缠着王重阳与之结拜,要跟着王重阳学武功。可见,周伯通基础的武功也是由师兄王重阳传授。 二 周伯通得到了师兄的教诲,他的天赋远超“全真七子”,虽然王重阳并没有将自身最高强的武功传给全真门人,但是全真派武功最高的还是周伯通。第一次华山论剑以后,周伯通的武功与五绝有一定的差距,毕竟他没有修炼到任何高深的武功,至于王重阳是不是有私心,不得而知,可是王重阳没有将“先天功”和《九阴真经》传给周伯通就给全真教埋下隐患。在王重阳即将离世之际,欧阳锋就来重阳宫抢夺《九阴真经》,首先就将周伯通击伤,可见此时周伯通此时的武功明显不敌欧阳锋。
王重阳临死之前要求全真教所有人都不得修炼《九阴真经》,而他自己也没有将自己的一身绝技传给门人,特别是威力奇大的“先天功”,这就导致全真教武功一代不如一代,这也是全真教衰败的根源,毕竟没有高深武学作为基础。 “全真七子”虽然不济,但是他们的师叔周伯通的武功天赋却是极高。 黄药师将周伯通关在桃花岛十五年,却成就了一位顶级高手。这十五年里,周伯通心无旁骛,一心领悟道家高深武学,因为他已将《九阴真经》上半卷牢记在心,虽然王重阳不准他修炼,但是真经内容也是道家一脉,他也是一通百通,这对他有极大的启发,故而周伯通领悟到道家武学的真谛:空和柔。 以空对实,以柔克刚。 于是,周伯通创作出一套高明的拳法:“空明拳”。随后,周伯通面对顶级高手,都是运用“空明拳”对敌。
“空明拳”的横空出世奠定了周伯通的武学地位,他的武学天赋绝不弱于五绝,心无杂念的他进展神速,提升极快。 三 周伯通两大爱好,一是玩耍,二是练武。在桃花岛被囚禁十五年简直把他憋疯了,没有办法就只能自己给自己玩,左手给右手打架,竟然发明一项绝无仅有的“双手互搏”绝技。 “双手互搏”技艺高超,一下子让自己的武功提升两倍,这个威力就相当大。所以,当他一出山洞,世上就多了两项绝技,而他毫无私心,将两项绝技毫无保留的教给郭靖,可见周伯通为人坦荡实在,此时的武功就已经超过四绝。
周伯通在前期武功并未登峰造极,只是王重阳的一个小跟班,当他离开王重阳以后才真正找到自我。 在武学之道他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创作出两套神功,在道家修炼方面,他真正的心无杂念,真正做到了“空”与“明”。可以说,周伯通才是真正的道家大师。在后期,无论他的武学境界还是心胸宽广,或者是忘我境界,都已然超过“五绝”。
当然这一切主要都是他自己的领悟,也是自我创新,自我突破的过程。突破了周伯通就进步神速,才能成为天下第一,没有突破就一直不温不火,在一定的境界踯躅不前。 可以说在“射雕三部曲”中,张三丰是毋庸置疑的是武功第一人,那么第二人就是心中空空荡荡的老顽童周伯通。 做人要像周伯通,真正的既空且明,做事也要周伯通,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终成大器。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