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浪忌惮不已的宝典,却未能成就李寻欢,只怪林诗音一个错误决定

 忠肝义胆岳老三 2020-09-19

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提出江湖四个十年,这四个十年中都有一个顶级高手领衔,而这四人都是江湖上呼风唤雨的存在:

第一个十年,是沈浪的十年,是“道”的十年。

第二个十年,是李寻欢的十年,是“神”的十年。

第三个十年,是叶开的十年,是“仙”的十年。

第四个十年,是公子羽的十年,是“圣”的十年。

在沈浪这个时代,还有一位聪明过人的高手与之并肩,二人是半敌半友,互相欣赏,都是智慧过人,武功极高,此人正是“千年公子”王怜花。

可以说,正是有了王怜花这般青年才俊实力超群的对手,才衬托出沈浪的大侠风范。

王怜花是快活王与云梦仙子之子,他养尊处优,不仅继承了父母的武学天赋,更是继承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然而,最让王怜花感兴趣的不是琴棋书画,而是武学。他对于武学的痴迷超越一切,但凡他所见到的武功和异术,他都想着钻研一番,王怜花本身性格就是调皮捣蛋,故而也总是喜欢惹是生非,毕竟他天不怕地不怕,即便是把天捅个窟窿还有他老爹快活王给撑着。正因为如此,王怜花见多识广,所学之博更是远超沈浪。可也正是王怜花对江湖上各类武功都好奇不已,他在修炼武功方面就犯了“博而不精”的大忌,导致他始终未能像沈浪一般达到高深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怜花对武学的态度正如金庸笔下的大轮明王鸠摩智,鸠摩智也是对天下武功痴迷不已,不管是大理“六脉神剑”,还是少林《易筋经》,或者七十二绝技,他都千方百计想得到,但正是贪多嚼不烂,导致鸠摩智武功虽高却始终停滞在一定的高度未能再进一步,这就成为他的软肋。

王怜花的聪明不仅仅是用在修炼武功方面,他所学甚博,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医卜星象,甚至易容之术,他样样精通,说他是武林中独一无二的才子,丝毫不过分。毕竟论所学之杂,涉猎之广,在武林中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从涉猎广泛这个层面来说,他堪比无崖子和黄药师,是难得的全才。正因为王怜花具备过人的智商,他肯定自视甚高,毕竟一般人在他眼里都是庸才和蠢蛋,想要入不了他的眼那定是江湖上顶级人物。这也是他为何三番五次算计沈浪,放眼天下,年轻人中唯有沈浪一人配得上做他的对手。

当然,王怜花与沈浪不打不相识,二人熟稔之后就惺惺相惜,彼此也交上朋友。当江湖归于平静,他们选择携舟泛海,一起去了海外的仙岛,从此王怜花的身影也消失在江湖中。

沈浪忌惮不已的宝典,却未能成就李寻欢,只怪林诗音一个错误决定

在渡海远行之前,王怜花专门将自己一生所学所悟总结记录下来,整理成一部武功秘籍,是为《怜花宝鉴》。王怜花一生所学甚多,所以他的宝鉴之中也是包涵甚广,无论是武功心法,还是下毒术,易容术,甚至波斯传来的摄心术等等,都有详尽记录,这绝对是一部集大成的武功秘籍,内容之丰富堪比黄裳穷尽一生整理出来的《九阴真经》。

然而,王怜花并没有将《怜花宝鉴》带到海外,因为他知道,如果带到海外也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毕竟没有人再去修炼。王怜花在临走之前将宝鉴交到一个人手里,这人就是一代美女林诗音。

交给林诗音并非王怜花所愿,本来,他是想将宝鉴交给李寻欢。此时的江湖,沈浪等一批人决意隐退,新的青年才俊并不多见,只能说李寻欢是一个苗子,毕竟李寻欢在江湖上开始崭露头角,而且李寻欢为人正直,充满正义,在江湖上多行侠义之事。王怜花很是看好李寻欢,认为他如果学会《怜花宝鉴》上的武功,定然能造福天下,实乃武林之福。

只可惜王怜花与李寻欢缘悭一面,二人未曾相见,而阴差阳错中,《怜花宝鉴》始终未曾到过李寻欢之手。

原来在王怜花准备远走前夕,做好准备将宝鉴交到李寻欢手中,可是此时李寻欢刚好去了关外,却被仇家暗算身受重伤,未能及时赶回,二人就错过相见的时机。王怜花满怀失望,随后就将宝鉴交给林诗音,他深知林诗音与李寻欢的关系非比寻常,就只能委托林诗音将宝鉴交给李寻欢。

在拿到《怜花宝鉴》以后,林诗音深知这部宝鉴的分量,这不仅是王怜花半生心血所作,更是承载着王怜花的深切期望。然而,女人的心理总是让人猜测不透,林诗音得知李寻欢受伤以后就不想李寻欢再涉足江湖,毕竟她更希望自己的爱侣能够陪伴在自己身边,不希望总是因为他受伤而担惊受怕。于是,林诗音并未及时将宝鉴给李寻欢,而是自己收着。不曾想,李寻欢与林诗音关系发生巨变,为了感恩龙啸云的救命之恩,他将自己的挚爱林诗音拱手相让,自己故意沾花惹草让林诗音死心。在对李寻欢无比失望和痛心以后,林诗音最终还是嫁给了龙啸云,而这部意义重大的《怜花宝鉴》也随之被带入兴云庄,而李寻欢却始终都不知《怜花宝鉴》的存在。

正因为林诗音的离开,李寻欢一生都没有听说过《怜花宝鉴》,更没有见到过《怜花宝鉴》,而李寻欢能够在江湖声名鹊起,靠的却是家传武功,特别是小李飞刀绝技,更是他祖传下来的绝学,他将祖传绝技练到炉火纯青之境,就已然在百晓生《兵器谱》上排位第三。

当然,也幸亏林诗音未将《怜花宝鉴》交给李寻欢,使得他不曾见到《怜花宝鉴》,这才能够将一门心思用于修炼飞刀绝技上,让他的飞刀成为当世一绝。若是李寻欢在年轻之时见识到如此高深的《怜花宝鉴》,定然会被宝鉴武功所吸引,而且很容易沉溺其中,样样武功都想着去学,这样肯定就会分心,就很难专注于修炼“小李飞刀”了,最终影响到李寻欢的真正实力。

如果李寻欢真的修炼《怜花宝鉴》上的武功绝学,他肯定也会成为当世高手,可是他很难达到“小李飞刀”后来的天人之境,如此一来,武林中就多了一个普通高手,却少了一个江湖传说!

沈浪忌惮不已的宝典,却未能成就李寻欢,只怪林诗音一个错误决定

王怜花真是一个奇男子,他《怜花宝鉴》所收录的武功着实让人叹服。然而,《怜花宝鉴》也并非十全十美,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录的武功太过博杂,这些武功能够让一位普通人成为一位高手,可是却难以将一位高手变成一个江湖神话,而后来的李寻欢正是凭借“小李飞刀”成为江湖神话。

《怜花宝鉴》的武功太过复杂,这对于修炼者有利有弊,同时也不见得适合所有的修炼者。可以说,《怜花宝鉴》适合武功在中级到高级这个阶段修炼,毕竟这种武功能够让初级或者中级人物深受启发,武功也会突飞猛进,但是达到顶级阶段修炼这种复杂的武功效果就不明显,毕竟达到顶级水准,需要的不再是庞杂的武功招式,而是将一门武功练到精深的境界。像郭靖在初、中级阶段修炼的武功极多,如“降龙十八掌”“空明拳”《九阴真经》等,但是到了后期顶级阶段,他就是一套大道至简的“降龙十八掌”;像杨过在初期阶段修炼的武功种类繁多千奇百怪,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各种武功都有涉及,但是到了后期就将所有武功融入一套“黯然销魂掌”之中,完全不弱于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

在古龙笔下,真正的高手也是一样精于一门绝技,如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叶孤城的“天外飞仙”,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傅红雪的快刀等等,这等顶级高手往往就是专于一门绝学,这足以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真要是样样都想学,天底下可学的武功太多,也是学不尽,最终结果注定是样样学不好,反而会想慕容复一事无成。

修炼武功正如人生境界,有舍才有得,不舍得到放下不该拥有的,也就不可能达到更高境界。只有像李寻欢这般专于一门不断修炼,才可能达到“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的境界,当然,真正将一门绝技修炼到极高的境界,自然也是鲜有人能敌。

所以,林诗音未将《怜花宝鉴》交给李寻欢,真的是成就了李寻欢,不然修炼《怜花宝鉴》的李寻欢也只会是一个普通的高手,而不能让“小李飞刀”威震天下。李寻欢舍弃了《怜花宝鉴》,却成就了小李飞刀,这对于他而言,意义更为重大。

江湖依旧是那个江湖,会有不断的高手涌现,也有不少的传奇出现。如果李寻欢修炼了《怜花宝鉴》,江湖上也只是多了一个普通的高手,却少了一个传说!

沈浪忌惮不已的宝典,却未能成就李寻欢,只怪林诗音一个错误决定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