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的不像,也能治病?

 yzg1977 2020-09-19
理通要考虑的,就不只是外形了;会是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它的习性特点。比如生长环境,是喜欢阳光还是喜欢阴凉,喜欢长在水边还是喜欢干旱。再比如一些动物的习性,是喜欢动来动去、见缝就钻,还是喜欢安静,纹丝不动。对我们认识药物作用,都会有启发。举个例子,茯苓。

茯苓这个药,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所以藏在地底下,我们看不见。这就麻烦了,因为不是每棵树底上都有茯苓,那我们怎么知道,到哪棵树底下,能挖到茯苓呢?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大松树旁边,地上有裂缝;用脚踱一踱,能听见空的声音,这底下可能就会有茯苓。或者是,别的松林旁边都长满了草,但这棵树旁边不长草,这底下就可能会有茯苓

更准确的方法是,下过一场小雨之后,我们发现这棵树的旁边,干的特别快;别的地方还是水汪汪的,这基本上都干了,那这棵松树底下,很可能就长着茯苓

这是什么意思呀?下完雨,有茯苓的地方,为什么会干的快呢?就说明在这棵树底下,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它吸水吸的很快。别的地方,水还在表面呢;这地方所有的水,都已经被它给吸走了。那它旁边为什么不长草呀?还记得讲《肝脏的时候,咱们怎么说吗?自然界里面,植物要生长,一定离不开水。现在,这棵树的底下有个东西,把水都给吸走了,吸到它身体里去了,导致这地方整体缺水,那这地方当然长不了草,而且会发空

明白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我们就知道,茯苓一定是个特别能吸水的药。那当我们身体里水湿邪气太多的时候,茯苓也就能帮着把水给吸走。所以,茯苓一直是,利湿邪出于小便的经典药

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个利湿的作用,我们还会对茯苓,做一些加工。洗干净之后,我们会把茯苓堆在一起,这时候茯苓的表面,就会有水,一层层往外渗出来。就相当于,把之前喝下去的水,一点点给吐出来了。这个过程叫发汗。发完一遍,把它擦干,或者晾干;然后堆在一起,再发汗。这样反复几次之后,茯苓表面的皮,就会皱缩在一起。再把它切成片,或者切成块,就可以用了。

这就是通过观察一个药的习性特点,来发现它有什么作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随便再举几个。像动物里面,有些是比较安静的,比如乌龟;有些是长于运动的,比如梅花鹿。所以,乌龟的壳,龟板,是经典的补阴药;而梅花鹿的犄角,鹿茸,就是极好的补阳药

还有些动物,喜欢钻洞打孔,比如蚯蚓,中药叫地龙。当身体里出现严重的瘀滞,不管是中风后的瘀堵,半身不遂,还是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僵硬肿痛,都可以用地龙来钻开局部的瘀堵,让气血可以流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