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赏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采菊东篱630 2020-09-19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唐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这首《赋得暮雨送李曹》是韦应物送别好友李曹的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三联写景,尾联见情,别情无限,堪比漫天暮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江畔送别,暮雨纷飞,远眺千里烟波,楚江迷蒙。暮钟之声从繁华的建业传来,日暮黄昏的钟声正在催促着行人归家,可友人却要离去,其中不舍与关心早已隐寓此种景致之中。诗人此联写景由视觉及听觉,微雨入江,钟声飘荡皆有声。但是如果你曾经有过伫立在微雨的江边的经历,你绝对能感受到那种安静,我想浦口分别的诗人和友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内心荡起都是依依不舍之情。在写景的手法上要考虑到视听结合,由声音而联想到诗歌创作中的动静结合,以动衬景。由此联想到能发声又经常入诗的意象,诸如:蝉、鸟、鹊、雀、蛩、鼓、钟、琴、泉………

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漠漠“、“冥冥”叠词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极具韵律感,同时强调环境的昏暗迷离。“重”可作帆经雨水打湿而难以使舟借风疾驶讲,也可作日暮归来之舟无数,众帆重叠讲,众帆的归和友人的去恰好形成对比,鸟因昏暗雨飘,宿树迟飞和友人的不得不去亦形成对比,将这种送别的深情渲染的格外浓重。

颈联“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千里烟波,上接暮云,目力有限,海门不见;渡口水汽氤氲树木时隐时现,此种情形友人远去,诗人的担忧和关切终让诗人难以自已。

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有别于前三联,诗人直抒胸臆,将惜别之情比作漫天的雨丝,情到深处,泪雨泉涌沾湿衣襟。

送别诗是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材。在感情基调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肝肠寸断;一类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豪放洒脱。表达技巧上送别诗要注意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即乐景与哀情的问题。同时关注送别诗中时间上的跨度(送别前,送别时,送别后)所产生的虚实的问题。有了这些认识,读送别诗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补充阅读: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案】1.B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点睛】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先明确典故的类型以及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典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国家,一为个人。运用前者,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运用后者,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者抒发同病之悲等。故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关注典故的内容,本题中的典故是“李揆因担心被扣留而否认是‘大唐第一人’”,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与李揆一样的担忧。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