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是2007年5月我拍摄的万松关 万松关,坐落在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榜山镇梧浦村后岐山与鹤鸣山之间的万松岭,雄锯于江东桥之西,自六朝以来就是险要关隘,明崇祯二年(1629年)始建石城,遗址尚存。 此处关城,两山夹峙,雄伟坚实,巍然威镇隘塞,古人形容为“麟蹲凤翔,襟带川原”。关上城墙,全部用工整的长方形花岗石砌成,高25米,宽7米,全长100米,“上有炮门三眼,其堞高可见海”。高大的城门关上,嵌着一块青石横匾,镌有“天宝维垣”四个雄浑有力的楷书大字。站在城楼顶上,只见一条大道顺着山谷,穿过深广的城门,蜿蜓伸展于关外群峰之间。回瞰关内,一览平川,漳州平原稻海铺展,开阔无际。从城楼一旁登岐山的顶峰,只见关城两边山岩交错,怪石嶙峋,到处是悬崖峭壁,古洞深穴。有些山头上,还残留着古代用石头垒砌起来的古堡。这一带群山从西朝东,紧傍着由北向南的九龙江北溪支流,山高水深,岩陡流激,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想当年据守此关者居高临下,真有“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势。
这座关隘,既是古代的交通要塞,又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建国后,当年的“福岐路”变成一条山间小道。历经数百年烽火的万松关城楼遗址,成为留供后人缅怀历史的古迹。 如今的万松关,早已失去了昔日虎虎生威、气势磅礴的气势。关墙垛口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三分之一,城顶炮台被毁,城墙残长55米、高8米、厚4米。据所说当年建设龙海县西溪大桥时,县领导派民工到万松关拆毁关上城石,作建桥墩、筑水闸之用。后因当地群众的劝阻而停止,但是,已对整个关上城墙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样一处名扬天下的漳州历史文化遗址,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我在2007年到瑞竹岩游览时路过万松关,当时拍了几张照片,还保持古朴风韵。七年后的2014年3月1日中午,天色阴沉,我从市区搭1路公车来到终点站瑞竹岩,一下车便看到公路旁的一座长石墙,墙体上刻有“万松关风景区”6个大字,带着惊喜我走进景区,只见万松关石墙四周盖起多处私人经营的“休闲山庄”,都是些平淡无奇的木屋农舍,一条石路从山庄沿山体一直通往云洞岩。山上有座“榕径亭”,石路和“榕径亭”是政府开发的 ,而盘据在万松关关墙四周的“休闲山庄”的众多建筑却完全破坏了万松关的历史韵味,难道这也是政府的规划保护行为? 这就是令人大失所望的漳州著名历史文化遗址“万松关”的现状,照片为证。 
2.2007年5月万松关石牌坊  3.2007年5月万松关 4冯水国先生收藏的万松关老照片 5.2014年3月万松关 6万松关墙 7万松关墙 8万松关墙 9万松关墙 10万松关墙顶 11万松关石牌坊 12万松关石牌坊 13万松关石牌坊后是“休闲山庄” 14万松关墙旁的“休闲山庄” 15腑拍“休闲山庄” 16山顶的”榕径亭“ 17”榕径石“ 18半山凉亭 19通往云洞岩的石路 20通往云洞岩的石路 21风声大,雨点小——公路旁的长石墙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