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纳河畔的瑰宝2(欧洲游记23)

 问拍天下 2020-09-19

 在下面第二篇里的4.5.6.7.8共五个景观绝对是重量级的,是非常热门的景点,我都只看到它们的外观,是十分遗憾的,如果都能游遍塞纳河畔的所有这些文化瑰宝可以说,你对文明古城巴黎的了解就算比较全面的了.4.大皇宫:以它华丽宏伟的玻璃穹顶,成为了巴黎最显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这座大皇宫是为了举办1900年世界博览会所兴建的,由建筑师德格拉那及卢伟两人共同建造,正面长240米、高43米。大皇宫是古典主义、新艺术主义以及玻璃构造的伟大结合品.现在是一个公共展览厅,并且还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大型节庆活动。大皇宫内有三个不同区域,分别是科学博物馆、展览厅以及活动厅。每年,这里都会吸引很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塞纳河畔

       大皇宫


 
大皇宫

 

                      大皇宫雕塑 

5.

                   波旁宫

波旁宫

                           波旁宫雕塑

  6.荣军院: 荣军院为十七世纪的建筑杰作,广大的法式几何庭园、碧绿葱翠的菩提树毫无止尽,一直延伸到塞纳河畔。可以说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时期建筑之一。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224日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这座长210米宽109米,雄壮的荣军院(军医院)是路易十四为医治和收容老战士而造。当时可收容四千人。目前约有一百多个退伍军人在此养老。院内有一收藏丰富的兵器和武器技术博物馆;从中世纪的刀枪至今最现代化的武器都有。正面前一排十八口青铜大炮.穿过中庭到荣军医院另一端,耸立着半圆尖顶的皇家圆顶教堂。高107米的尖顶,整齐的比例,协调的正面列柱;整座教堂予人庄重雄伟的感觉。原来是给伤兵祈祷的教堂,现在是拿破仑陵寝所在。拿破仑的七层大陵棺置于绿色大理石上,最外层是红斑石,最内层是白铁;另外分别包有桃木、橡木、乌木和铅等。每年55日法政府必举行隆重军礼纪念其逝世。

                         荣军院

                            远眺荣军院

                          拿破仑的七层大陵棺

                     荣军院

7. 协和广场:位于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因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广场 1789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建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国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就是在这里被送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在为断头台的设计是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无痛地处决死囚。想不到他也是在为自己设计死亡方式。宣判路易十六死刑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政府实际首脑罗伯斯庇尔不久又处死新共和国政府首脑丹东,最终自己也被推上了协和广场的断头台.历史有惊人的巧合,路易十六,丹东,罗伯斯庇尔,这三个曾把握法国命运的人,死于同一个刽子手手下,死于同一座广场之上。其后也亦有数千人在此被处决。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革命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一直象个上演真实历史剧目的大舞台。

   在广场的四面八方分别矗立着八个代表19世纪法国最大的八个城市的雕像,西北是鲁昂、布雷斯特,东北是里尔、斯特拉斯堡,西南是波尔多、南特,东南是马赛里昂。还有雕像马利的骏马两个喷泉(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广场的北边是河神喷泉,广场的南边是海神喷泉 广场正中心矗立着一座高23米,这是1831年由埃

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的,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迹。当初运输这块23米高,230吨重,由一块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方尖碑,可谓是大费周折。从埃及卢克索到法国巴黎一路的千难万险千波万折可以成就一篇空前绝后的英雄史诗。最终,这座方尖碑在经历了两年半的海上航行之后于1836年十月运抵法国。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尖碑,这座方尖碑在三千多年前被雕成后一直与它的孪生兄弟 ——另一块一模一样的尖碑一起一左一右的守护在埃及卢克索的底比斯神庙的大门两侧。

方尖碑往北是法国国宝级建筑玛德莱娜教堂,这是一座希腊式的教堂,1814年,拿破仑为了纪念他的军队而建立。正面约宽大的台阶,高台上有52根高20米的科林斯式圆柱沿房子四周环立,形成一圆柱廊,不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有雕刻品般精致准确的美感。顶部末日审判巨形浮雕教堂内部为单殿式,内有雕塑群像。

由马德连广场循28级的石阶走上面对协和广场的正门后,回头望去视线可越过协和广场直看到塞纳河对岸的波旁宫和荣军院教堂的圆顶,景观相当壮丽。

                       协和广场 喷泉

                  协和广场 方尖碑           

           协和广场 喷泉(后面就是玛德莱娜教堂)

                    玛德莱娜教堂(协和广场以北)

                教堂门上的雕塑《最后的审判》局部

8.奥塞美术馆:位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斜对,原来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 1939车站关闭。197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历史建筑, 1986年改建成博物馆,140米、宽40米、高32米,馆顶使用了3.5万平方米的玻璃天棚。博物馆实用面积5.7万多平方米,共拥有展厅或陈列室80个,展览面积4.7万平方米,其中长期展厅1.6万平方米。大厅中还保留着原来的车站大钟。

奥赛美术馆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现拥有油画作品约2300幅、雕塑1500件、250幅粉画、1100件手工艺品、1.5万件图版、建筑模型、都市发展规划草图、书籍和图案设计等各类艺术精品和资料, 奥赛博物馆的收藏博大精深,共收藏近代艺术作品4700多件,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家具、手工艺品、建筑、摄影等几乎所有的艺术范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19世纪下半叶精美的艺术收藏品。

奥赛美术馆以丰富的收藏展现了19世纪法国艺术的辉煌时代,而1848年以前的艺术作品都陈列在卢浮宫内,1914年以后的艺术作品收集在蓬皮杜中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因此,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完整的艺术发展过程。如果说卢浮宫是的艺术,那么奥赛美术馆就属于的艺术, 蓬皮杜中心属于非人的的艺术。巴黎的这三本艺术教科书跨越时间的隧道,展现了一部完整的西方的美术史。三大艺术宝库的建筑本身也各有特点。拥有五层楼高的拱顶和巨大精美黄金挂钟的奥赛美术馆居然是由一个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火车站改建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拱形大厅居然花费了12000吨钢材,比埃菲尔铁塔的钢材用量还要大。这里收藏的绘画和雕塑尤其是印象派作品,会让你重新衡量艺术与现实的距离。你要准备好充裕的时间来欣赏这些延续着历史,秉承着未来的作品。高更、卢梭、塞尚、德加、雷诺阿、马奈,光是说说这些名字就足够让人心情愉悦。楼下安格尔的《泉》、米勒的《牧羊女》、《晚祷》和《拾穗者》以及库尔贝的许多代表作品,绝对一路精彩。即使对艺术一窍不通,梵高那极具生命力的画作也一定会让你驻足。这位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声名显赫的大师几乎就是把他的生命转化成了燃烧的色彩。而执着的莫奈,一幅《睡莲》就足以让人铭记他的名字,如此单一的东西竟然被渲染的色彩饱满丰盈,让你不由的感慨与钦佩。而观者最多的,恰恰是当年被正统艺术沙龙所拒绝的马奈名作《草地上的午餐》,是不是惊世的艺术往往都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与苦痛呢?

这里不仅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学院派、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大本营,更是了解近现代西方文化和艺术最好的乐园。

            塞纳河畔奥赛美术馆

                奥赛美术馆

奥赛美术馆

 

原来的车站大钟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米勒的《拾穗者》


安格尔的《泉》


库尔贝《画室》


莫奈《睡莲》


梵高《星夜》


 写完《塞纳河畔的瑰宝1.2》二篇,思绪又回到塞纳河游船上的一幕又一幕的场景,感慨万千,当你来到你仰慕已久的景致,与它如此近距离接触,却又不能进去观赏,那种失落,遗憾,感慨!很难形容,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人的一生,有很多渴求,很多愿望很多梦想,都很难实现!如果能能实现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想,就应该满足了!还是那句老话:知足常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