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谈到中国古代后期的陶器也有上釉的,“唐三彩”就是这种陶器的代表。 唐三彩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总称。它烧制于唐代,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基本釉色。它主要是陶坯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显出堂上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是经过两次烧造而成的,先是将高岭土原料碾碎放入澄泥池中浸泡、沉淀,制成泥浆,在作坊中制坯做成各种器物后,入窑进行第一次素烧。素胎烧成后取出上彩釉,再入窑进行釉烧。 唐代以及后来的古代文献中都没有关于唐三彩的记载,这是个待解之谜。上世纪初,唐三彩首先在洛阳被发现,很快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古玩市场上的抢手货。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在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陶瓷馆内,我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出土“唐三彩”陈列品。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精细华丽艺术水平极高的彩陶,在当时竟然很多都是用来陪葬的!这些釉色斑驳“唐三彩” 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在中国元素中透出异域风情,折射出唐代开放包容的力量!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唐三彩”的真品,真是中国古陶珍品啊! 与各位分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