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年轻的土楼善庆楼 本集介绍初溪土楼群中的3座圆土楼.大家可以从本文的篇尾俯拍全景分布图上了解它们的位置:4善庆楼3庚庆楼10余庆楼 福建最古老的土楼是裕昌楼.它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又称“东歪西斜楼”,建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令我迷惑不解的是:这样一座古老而珍贵的土楼为什么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 在福建46座“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近600年“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5年历史。在上集我已经介绍了集庆楼,本集先介绍善庆楼. 我在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的文章中介绍过建于文革1966年的文昌楼,我以为这就是最年轻的土楼了.这次到了初溪土楼群才知道最年轻的土楼其实是善庆楼.它建于1978年,为华侨捐资助的徐氏民居,坐北朝南,占地1200平方米。单环,直径31米,高3层,每层26开间,内通廊式,设一门出入,一.二层不开窗,中为天井,全楼一个大门,2道楼梯,一层后厅为祖堂,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中间天井以花岗石铺面。 善庆楼最独特的建筑特色是:中间天井大院全部以正方形花岗石铺面, 通风透光性能极佳,土楼外墙全部抹上很厚的一层白灰,远远望去非常醒目!还有外墙上到处挂满了空调外机.这非常不可取,因为影响了外观,有损"世遗"形象! 2善庆楼大门 3善庆楼内 4善庆楼内 5善庆楼内 余庆楼坐落于初溪村最北端,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单环,主楼高3层,每层34开间,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一、二层不开窗,中为天井,内通廊式平面。余庆楼和集庆楼一样,余庆楼里的人已经全部搬出土楼,成为“余庆楼客栈”,有住宿和餐饮。 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土楼群的前向横穿而过,溪中遍布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流湍急,水面距土楼群前向土楼的地面高达20多米。两条山涧(俗称山坑)水分别自东而西、自南而北进入村内,汇合后从村内贯穿而过,然后注入小溪。位于谷底的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景色迷人 8余庆楼 9余庆楼前小溪 10 余庆楼大门 11余庆楼内景 庚庆楼坐落于初溪村北部,介于集庆楼与余庆楼间。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约660平方米。直径33米,高3层,每层37开间,内通廊式。全楼隔墙只有3道为生土夯筑墙,其余为土坯砖墙。设两部楼梯,两个大门。祖堂设于内院中间,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 站在北山观景台上登高俯瞰,全村土楼尽收眼底,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最著名的是“三圆一方”的景观,成为永定客家土楼中最美的景像之一。这“三圆一方”是初溪土楼群中最大最古老的四座土楼:余庆楼﹑庚庆楼﹑集庆楼﹑绳庆楼,由东向西依次排列。 谢谢观赏! 21“三圆一方”:余庆楼.庚庆楼.集庆楼.绳庆楼 22十座世遗土楼分布图:1集庆楼2绳庆楼3庚庆楼4善庆楼5共庆楼6福庆楼7华庆楼8藩庆楼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