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江堰古城与文庙(四川游记20)

 问拍天下 2020-09-19

         1古老与现代 
  我们的行程安排了文庙,而古城只是行车路过,大部分的拍摄都在车上,因此有很多景点没拍到,用文字来补充吧。

   都江堰古城区原名是“灌县古城” 位于都江堰市城市核心区,面积1.01平方公里,始于南北朝后魏时期。玉垒山,玉垒阁,南桥,文庙,西街,松茂古道,南街,南街清真寺,城隍庙,明城墙等都是古城的精华。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古城区内的民居和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同程度损毁。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整个古城区已形成规模。古城东门建起了 “宣化门” 城楼。

按官方的描述;都江堰有个特点就是城景交融,即城在景中、水在城中、路在绿中、人在花中。还有:老灌县南街充满了别样风情,而西街自古就是一条交通要道,古时被称作玉石街,是松茂古道的起点,这次古城区打造还让一些遗落的建筑、古道,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繁华的商业业态也逐渐显现出来。古城区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国内影响力的4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休闲目的地,使灌县古城成为都江堰市继青城山、都江堰之后的第三张世界级名片。

   虽然我没有仔细观赏古城景区,但仅凭我路过古街的感受已经可以判断官方的描述华而不实,都江堰古城给我留下的感觉是古韵不足,现代与古老混杂的遗迹过多,当然做为旅游休闲还是一个好去处。

       2都江堰古城区远眺(网络)

              3南桥内景

                   4南桥内景

       5都江堰古街实景

         6古城区的林荫大道

        7古街新韵(行车抓拍)

         8人造古街
(行车抓拍)

                   9现代古街

            10玉垒山脚

       11玉垒山下的“老建筑”

      12玉垒山下的“老建筑”

   相比之下,都江堰
文庙就不错。文庙始建于五代年间(907960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庙址改设县立初级中学校。1952年,改灌县中学。2008年“5·12”大地震,文庙万仞宫墙垮塌,大成殿严重受损,都江堰市中学迁址另建。2013年,都江堰市政府按清代形制和布局完成文庙恢复重建,并对外开放。

文庙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庙内供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神像、孔子五世祖、历代先贤先儒,乡贤名宦,庭院遍植花草,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是四川必游的观光圣地,更是国家级的国学基地。

  文庙虽然也是重建,但却古韵犹存,究其原因,关键在政府按清代形制和布局恢复重建文庙,并由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教授牵头规划。都江堰文庙建筑规制是严格遵循着中国儒家学说,以及由此而生的儒学的审美价值观。在整体布局中是严肃有序的中轴线构建,中轴红线一以贯之,殿宇左右对称分列,层次递进。供奉“孔子牌位”的大成殿位于中轴线的最顶端。这种布局经营,体现的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苍松古柏,郁郁青青,又明显地流露出老庄超逸有仙气的哲理氛围。两者的融合正是文庙意美的内涵。

都江堰文庙的重建历时三年完工,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在全国文庙之林中独具风韵。我因为匆忙以及天气的原因没拍好,但这些画面已可见一斑。

          13玉垒山脚的文庙

         14文庙圣域门

       15下马碑

                   16万仞宫墙

           17棂星门

           18泮池

            19大成殿

            20大成殿前

          21大成门旁

             22文庙内景

      23大成殿前的祭孔典礼

            24祭孔

           25文庙外习武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