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坊七巷南后街北入口 然而三坊七巷却是我最想去的福州故地,因为我上中学时,多次利用假期来福州,当时我住在福州省话剧团,经常从话剧团步行到东街口百货大楼,天天在三坊七巷的老巷子里逛来逛去,对福州古老的建筑风韵情有独钟。 三坊七巷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以上文字介绍来自网络,而当年我在三坊七巷闲逛时却完全不了解这些,官府多年来对古城保护视若罔闻,这些年来的城市改造建设更是损毁拆除了大量的古街古建古遗存,触目惊心!失去的永远无法追回!而当古街区仅剩下弹丸之地时,才开始大谈保护,这当中有修旧如旧的佳作,也有拆真建假的劣品,鱼目混珠,虽然有韵味,但乡愁没了,最致命的是古街四周林立高楼,令古街韵味荡然无存!只留下“老瓶装新酒“的商业运营!如今的三坊七巷究竟变化如何?我很想知道! 我先到东街口,已经完全认不出原来的模样,然后步行到南后街北入口。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因为商业,这条街才得以在建设大潮里保存下来。 令人庆幸的是从北入口往南行走时,看不到新建的高楼。这是因为南后街的南面是乌山公园,东西北三面依然是高楼,所以当我从东西二侧的老巷进去走不远就看到远处的高楼了,当然与漳州古街区相比较还好一点。一路走来,感觉老故居保存的数量不少,福州老木屋也有模有样,遗憾的是新老古建混杂,“老瓶装新酒“的商业气息很浓,民居生活气息很淡,三坊七巷更像是一座新落成的古建筑博物馆。 我的三坊七巷寻古觅迹仅仅是开始,我会继续深入造访三坊七巷。此行照片拍不多,与大家分享,共同寻觅。 2街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