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万峰林标志景观“八卦田” 第五座观景台“大顺峰”, 观景台东侧六座锥形山峰是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地貌,在蓝天白云的陪衬下,显得挺拔、险峻。万峰林是典型的锥状岩溶地貌,这六座山峰还处于剧烈的溶蚀期,是万峰林中的金字塔,取“六六大顺”寓意命名“大顺峰”。 第六座观景台“坡立谷”。坡立谷又称岩溶盆地或岩溶平原,指喀斯特岩溶区内形成的季节性河流,较大面积的宽阔而平坦的谷地,南斯拉夫J.茨维伊奇首先将其作为喀斯特术语使用,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术语。坡立谷最大的特征是过境河的水的来路是从坡的底下流出,而水的去路则是地下河。蜿蜒流淌的纳灰河镶嵌在万峰林万亩大坝之上,形成人们耕作居住生活的绿洲,这里的景观非常独特,并且在变幻日光下具有一种神秘感,是摄影者最迷恋的观景台,我在此收获了好几张满意的照片,而且意犹未尽,很想呆到日落时分! 第七座观景台“落水天坑”,这里看到的天坑其实有点名不符其实,而且很小,其实万峰林中有大量的天坑,其中雨古鲁、洋坪、吊井坝、下发励等天坑最为典型。距兴义城区东北40千米的雨古鲁天坑被地质专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底部平坦,喇叭花形,高低差600米,周围奇峰林立。居住在坑底周围的126户人家的房屋和一些生产生活工具都是石头制造的,石基、石墙、石凳、石路、石具。天坑东边有一泉水,除满足坑寨人畜饮用外,还灌溉近20公顷水田;西边有一落水洞,又将生活用水排除。兴义天坑资料是我回来后才查到的,也是我下次想看去看的景观,后会有期! 刚要离开时发现南面远处有座佛塔,回来后才知道这就是贵州兴义著名万佛寺,与万峰林景区融为一体。万佛寺是天然洞穴寺院,青山灵秀、绿荫掩映、奇峰挺拔,洞穴可容纳万余人,是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主要佛教活动场所。 “落水天坑”是最后一处观景台,观光车从这里继续往南下坡行步远就到终点站,然后不停留从平原返回起点站将军峰广场,返程路上我在行车中抓拍了许多峰林美景,另做介绍。 万峰林被世界著名旅游专家戴斯蒙先生称赞为:“人类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丽画卷。”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峰林,峰林下山田村寨,小桥流水,袅袅炊烟,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胜似人间仙境。最让我称奇的是一年四季,随着日照的变化,万峰林景观永远变幻莫测,有取之不竭的摄影资源。 32“八卦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