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都防御战:2万对60万,坚守85天,朱文正一战拖垮陈友谅

 昵称535749 2020-09-19

2020-09-18 11:09 

华人号:怪谈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已建汉称帝的陈友谅趁朱元璋出兵安丰,应天兵力空虚之际,乘着新造的数百艘大舰,记载中“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载着家小百官,倾国而出,号称大军60万,想要拿下应天,切断朱元璋的归路,让他进退失据,自取败亡。

如果要计算实力,朱元璋这时已与陈友谅不相上下,奈何他救援小明王所在的安丰确实是步险棋。刘伯温曾极力阻止,原因正是怕陈友谅在背后出兵,一旦友谅来攻,应天几乎是必破,风险确实极大。

朱元璋决定搏一搏,他认为安丰是应天屏蔽,救安丰就是救应天,况且还有小明王在,于情于理不得不救。

至于陈友谅,那只能赌他坐失良机,不来攻应天。

但陈友谅也不是易与之辈,哪能看不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不光出兵,而且几乎带出所有兵力,目的正是一战而毕其功,彻底了断朱元璋。

形势可称凶险,汉军顺利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并团团围困洪都,等把洪都收入囊中,大军就能顺江而下,直抵应天。

拿下洪都在陈友谅看来是顺理成章。洪都临水,就在上次,汉军就趁着水涨船高,直接从船上攀附登城,轻松攻入城中。

此后朱元璋收复了洪都,吸取教训,下令把城墙改筑,改为去江岸三十步。如此一来,从船上登城已不可能,但这并不妨碍陈友谅的心情,数十万大军拿个洪都莫非还有什么悬念不成。

偏偏正是在洪都,陈友谅碰得头破血流,以致影响了他的战略大计,直接导致了他的败亡。

洪都防御战:2万对60万,坚守85天,朱文正一战拖垮陈友谅

此时洪都守城的主帅是朱文正,麾下还有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牛海龙、指挥薛显等将领,总共有大约两万人马。

陈友谅空国而来,号称大军60万,即使有水分,三四十万战兵也是有的。

双方的兵力比是1:20左右。

邓愈、赵德胜是朱元璋老部下,都有大将之才,即使牛海龙、薛显,后来也被朱元璋与傅友德并称,可见也不是泛泛之辈。

洪都的主心骨,却是主帅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亲侄,只比他小几岁,年幼时一起长大,关系极为亲密。两人分别十多年后,才得以重新相认,此后朱文正立功卓著,也被飞速提拔,到了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文正已成为大都督,节制诸军,成为朱元璋军中最高军事统帅。这也并不奇怪,李文忠还年龄幼小,朱元璋并没有太多可用的亲戚,朱文正这样的至亲得到重用,也是信任使然。

长久以来流传的朱文正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说法,多半是来自野史,并不足以采信。恰恰相反,朱文正之前早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能力,克太平、取建康,多有战功,否则既算是朱元璋之侄,把他强行安排到这个职位,也难以服众。

朱文正面对汉军压境,只有死守一途,惟有拖住汉军主力,寄望于朱元璋回援才是唯一生路,否则洪都一破,应天也旦夕可危。

洪都共有八门,朱文正安排诸将防守,自己亲率2000精锐作为预备队,居中调度。

4月23日,洪都之战开始。

汉军首先选择抚州门攻击,下船登岸的士兵们推着攻城锤之类的破门装备黑压压直冲城墙,水面又有战舰上投石机发石相助,城墙很快被打开缺口。

防守抚州门的是邓愈,开国名将眼见势急,火速调来一队火铳兵,以强大火力压制住汉军并抢修城墙。朱文正得到报告,立即调牛海龙等前往增援,并亲自带领预备队到抚州门督战。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汉军终于无法攻下抚州门。次日天明,城墙下尸骨累累,缺口却已被堵住。守军也付出巨大代价,总管李继先、元帅牛海龙、赵国旺、许珪、万户程国胜等都告阵亡。

第二天,陈友谅看抚州门是块硬骨头,下令改换防线,攻击新城门。

新城门的守将薛显有点不同,他并不全是防守。汉军仗着人多,气焰骄横,只知进攻而完全没考虑防御。薛显抓住这点,突然杀出城外,杀了汉军个措手不及,斩敌平章刘进昭、擒其副枢密赵祥等,攻城受挫还被突袭,汉军为之气夺,攻势又告退却。

洪都防御战:2万对60万,坚守85天,朱文正一战拖垮陈友谅

双方打打停停,这样的情形经常都在上演。在朱文正指挥下,守军以一当十死守不退,汉军遗尸累累却无所进展,空有大军的陈友谅无法拿下洪都城,气得他暴跳如雷。

或许有人问,既然拿不下,何必全军被牵制在此,为何不留下部分兵力围困,自己率领主力直取应天,毕竟应天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对陈友谅来说,也有他的难处。

一是性格上。

陈友谅是一时枭雄,性格狐疑多变。他本就是弑主之人,先杀倪文俊,后杀徐寿辉;对部下也不信任,勇将赵普胜被他自己所杀,这样的性子让他很难真正信任别人做出分兵的选择,一旦分兵,就是削弱自己力量。

况且,倾全国之力拿不下一个洪都,皇帝陈友谅颜面何存,岂不是被人笑话。

第二个原因更为实际——粮草。

汉军劳师糜饷,粮草耗费巨大,供应是个问题。洪都位于鄱阳湖与赣江交汇处,自古即称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战略价值极大。如果不能拿下洪都,给朱文正以喘息之机,难保他不会出奇兵断汉军粮道。对陈友谅来说,拿下洪都能确保沿途粮草供应无虞,弃之不理可能成为祸害。

因此,从脸面上、性格上、粮草问题上,陈友谅都不能置洪都于不理。

对朱文正来说,虽然一时挡住了攻势,己方也是损失惨重,汉军毕竟势大,一味硬扛无法持久,为了拖延,他也使用了其他手段。

假投降很管用,这招在战争中屡试不爽。能减少损失早日拿下洪都,固然是陈友谅所愿,朱文正正是利用的这种心理。

朱文正以假投降拖延时间,到了约定投降的日子,还遵照约定换上汉军旗帜,谁知陈友谅等到晚上城里却无一个人出降,时间却又被拖了不少。

不得不说,朱元璋重用朱文正是正确的,在这生死存亡之时,血缘的联系无比重要,有朱文正坐镇,城内无人敢说个降字。

朱文正又派出千户张子明突围而出,赶赴应天向朱元璋求援,得到的答复是再坚守一个月,援兵必到。张子明返回途中被汉军抓获,他假意答应到城下劝降,却向城上朱文正等人大喊:“大军且至,但固守以待!”陈皇帝大怒,喝令立斩张子明。

在来回攻守和纠缠下,洪都固守了85天未被攻陷。虽然如此,守军已经难以为继,守城器具早已耗尽,将士伤亡过半,总管李继先、赵国旺都战死、连后翼元帅元帅赵德胜也中箭阵亡。

对汉军来说也不容易,伤亡惨重之下动摇了军队必胜的信心。洪都之战打到现在,考验的是双方的意志和决心。

到了7月,朱元璋终于亲自统帅20万大军来救,汉军不得已,只得解围洪都,返过身去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大战由此爆发。

洪都防御战在历史上被称为守城奇迹,敌众我寡的恶劣局面下,朱文正等凭借顽强的信念坚守住了城池,为朱元璋调动兵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成为鄱阳湖大战击败陈友谅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洪都的成功防御,就没有鄱阳湖之战,洪都早沦陷一天,应天的危险就增加一分。

从朱元璋的角度看,洪都之战还有些其他思考。

陈友谅在进军,可也别把朱元璋当成木头人。

汉军围困洪都,不需要等到张子明报信,朱元璋必定早已了解。虽说这时他的主力还没有全部调回,但如果真要救洪都,就近也能调集兵力以缓解洪都局面。

为何要再等一个月,朱元璋必定要从战略角度考虑。

这时洪都已坚持了两个月,达到了挫汉军锐气,为朱元璋争取时间的目的。但是还不够,如果没有与陈友谅决战的把握,救援洪都在战略上意义不大。

对朱元璋来说,张子明突围的更大意义,在于给他传递情报而不在于请求援兵。

张子明向朱元璋汇报:汉军兵力虽盛,却在洪都城下折损不少。并且现在江水日渐干涸,陈友谅的巨舰难以施展,加上出师日久,粮食供应估计已经困难。如果主公派出援兵,一定可以打败敌人!

来自前线的第一手情报让朱元璋能审时度势,是否要主动出击同陈友谅决战,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如何,张子明的情报为他提供了重要参考。

洪都防御战:2万对60万,坚守85天,朱文正一战拖垮陈友谅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马上派兵救援洪都,而是给出一个月的期限,这说明他已下决心,调集主力前往江西决战陈友谅而不是计较洪都一城一地的得失。

依靠洪都的坚守和情报,朱元璋赢得了时间做出决策,最后在鄱阳湖一战击溃陈友谅,击倒了最强大的一个对手。

洪都之战,成为推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大势力决战之最重要原因,也成为朱文正巅峰一战,更在历史上成为守城战役中的奇迹,对元末明初天下大势产生重要影响。

洪都的成功防御,是明朝真正开始冉冉兴起的起始,洪都防御战和主将朱文正,也因此名垂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