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恬淡闲适 2020-09-20

汇聚一个城市的文明力量,能产生怎样的磅礴之力?又能带来怎样的裂变效应?

走进初秋的凯里,徜徉在这座有着“苗侗明珠·山水凯里”美誉的城市,无论是一个个醉美如画的美丽乡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城市街道,还是一个个文化浓郁的文明社区,都能让人强烈而深刻地感到,凯里党政干群齐动员、全市上下齐推进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不断让城市综合承载力、文化吸引力、文明向心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也让市民精神面貌发生着喜人变化……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云上凯里。禹俊涛 摄

全民动员,汇聚“创文”磅礴力量

道路畅通整洁,小区环境变美,市场规范有序……“创文”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环境更好了、城市更美了,群众倍感舒心。

“市里在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建设等方面没少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和生活环境,发生在身边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主动参与‘创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城西街道居民赵志先看到“创文”带来周边环境的变化,也主动参与到“创文”志愿服务中来,和小区其他居民一道为“创文”助力。

凯里市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全民动员,克难攻坚,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以“创文”实际成效凝聚人心、展示凯里形象。同时构建起全市上下联动、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领导指挥系统。

各单位派出干部作为网格员下沉到社区。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的理念,以网格(社区)为单位成立兼合式党支部,建强党的基层创文攻坚工作阵地,精心打造以党员为骨干的文明创建工作队伍,营造干群联动的良好氛围。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斑马线上的文明

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创文知识、市民文明守则等宣传学习资料70万余份。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感恩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群众投身文明创建、维护创建成果成为普遍自觉行动。

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从3岁幼童到耄耋老人,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奋勇争先,凝聚了全民创建的磅礴力量,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

如今放眼凯里,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在向往和追求讲文明、尊道德的生活,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充分释放,奏响了动人的和谐乐章。

民族团结,合力共建美好家园

漫步在凯里街头,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令人流连忘返……

凯里市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苗侗特色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全市人民以一座城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凯里城市打造成为独具苗侗民族特色文化魅力的美好家园。

城市建设彰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在建筑风貌、休闲广场和公园、公交站等公共场所,路灯、公益广告、景观小品等公共设施中,融入苗族银饰刺绣图腾、侗族风雨桥等民族文化符号,凯里民族体育场、体育馆、博物馆、高铁站等地标建筑融合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民族传统建筑造型,在众多城市中别具一格。

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效果明显。凯里素有“百节之乡”的美誉,鼓藏节、爬坡节、二月二、斗牛节、芦笙会等民族节日活动众多,吸引来大量外地游客采风、参与。民族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项目十分丰富,工匠、手工艺人数量多,传统文化、民间技艺得到良好保护传承。近年来,创作的大型歌舞剧《银绣》《侗族大歌》等民族歌舞剧,是多彩贵州百花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舒心的环境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引入民族特色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传承发扬。深入开展了戏曲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民族特色文化传习开展得有声有色,涌现出了石头画、手工泥哨、板画、剪纸、年画等一批具有精品文化作品的特色学校,并且市财政每年拨款7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对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示范学校、双语教学示范校进行补助。

在凯里大地上各民族和睦共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交相辉映,2019年凯里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凯里的鼓楼、风雨桥、民族风情园和民族博物馆等民族标志建筑,芦笙舞、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等民族标志歌舞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群落,更是“凯里文明”献给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以文招商,开发生产系列民族特色产品,扶持创新凯里蜡染、刺绣、银饰、农民画等原生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正在从设想变成实践。

文明创建结硕果

凯里市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深化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细胞构建打造文明肌体,不断促进文明成果得到巩固和升华。

窗口示范作引领。凯里市政务服务大厅强化标准化建设、“一站式”办公,畅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功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成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2018年以来,办件未出现红黄牌,事项办理零投诉,提前办结率100%;2020年,经向22903名办事群众作满意度调查测评,满意率达100%。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志愿者向群众宣传“创文”知识

志愿服务暖人心。狠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开展“知行凯里·志愿黔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支持率大于92%。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凯里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明创建”,充分融合和发挥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优势,通过线下积极发动,线上广泛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建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全市积极凝聚志愿者力量,实施“志愿凯里,全民战‘疫’”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了26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走访排查、电话调查、防控值守等工作中,涌现了36名疾控“娘子军”、各显身手“兄弟连”、携手战“疫”夫妻档、湖北籍客人“化身志愿者”、援鄂医疗队等感人事迹,其中有2200名志愿者服务时长超过30小时,构筑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有效促进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目前,全市获得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个,全国文明村1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省文明单位6个、文明乡镇6个、全省文明校园1所,全省文明村10个。

内外兼修,刷新城市“颜值

这是一座人文宜居之城,城在林中、居在景中、行在花中,浓郁风情绚丽绽放;这是一座和谐幸福之城,绿色映在眼里,花香沁人心脾,生态润入心田;这是一座山水田园之城,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绿树掩映、繁花锦簇——这也许是很多人对凯里最直观的感受……

凯里市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刷新城市颜值。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戏曲文化进校园。吴丹丹 摄

打造公园绿地。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城市生态工程,建成34个公园广场和一批室内外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城市绿地总面积达1577.2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9%,人均绿地面积8.2平方米,创建成为“国家海绵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一批生态创城项目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2019年以来,凯里市空气质量连续两天不同时段排名全国前三,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率达100%,中心城市和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绕城转、人在画中”的山水田园城市格局正在逐步显现。

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资金投入32亿元,用于道路交通文明畅通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500万余元用于交通管理设施提升,持续深化“平安出行·文明礼让”专项行动,呈现出“人车礼让”凯里文明新亮点。投入1.9亿元升级改造10个农贸市场,新建10个临时农贸市场。投入480万元提升改造28座社会公共厕所、16座农贸市场附属公厕,拆除18个社会旱厕,城区204个公厕全天候免费开放。实现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环卫保洁全覆盖,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率达98%,城区清扫保洁率达100%。加快重点部位电子监控、消防设施整改完善,全面规划建设城市主要道路、各类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

凯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民族工艺品制作。杨仁海 摄

建设智慧城市。依托“全国智慧旅游城市县级试点”,重点打造政务云、智慧社区云、智行交通云等,用好大数据服务群众,稳步推进“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逐步实现“异地受理、异地审批、异地出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建立智慧城管指挥中心,2019年完成凯里市智慧城管信息平台、手机APP处置通、微信公众平台维护运行,运用大数据对城区实施全覆盖监管,2020年智慧城管平台处置率达95.7%,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吴铭)

来源:贵州文明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