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论治

 图书 馆员 2020-09-20

辨证论治:1、阴阳八纲辨证法

一、辨阴和阳

阴阳两纲是中医八纲中的总纲。里、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根据上述六纲分析,阴阳的整体病程中,有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有余与不足,在阴证阳证之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把复杂多变的证候,概括为阴证、阳证两大类型。

1、阴证:症见精神萎顿,语言低微,面色暗晦,目光无神,动作迟缓,近衣喜暖,口中合,如面向壁卧,闭目恶明,不欲见人,身寒肢踡,呼吸微,欲得温,不渴身寒,手足冰冷,便溏,二便清白,脉沉或迟,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

2、阳证:症见精神兴奋,烦躁谵语、发热面赤,身热多言,身仰肢展,身轻神烦,去衣喜凉,气粗口渴,语音粗壮,开目望明,喜于见人,手足温口渴引饮,便秘溲赤,舌苔黄燥,脉浮或数,或脉数大有力等。

3、真阴不足和真阳不足:均是由于阳气和阴气偏虚,所表现的两种不同病情。

《医学心语》说:“假如脉数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合,肌冷便溏,饮食不化,此真阳不足也。”

程国彭说:“脉数无力,虚火时炎,口燥唇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此真阴不足也。”

《沈氏尊生书》说:“阳虚阴虚皆属肾。”“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真阳即真火也;审是虚火,右尺必弱;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真阴即肾水,审是水虚,脉必细数。。。”

二、辨表和里

是鉴别疾病病位内外,及病势深浅、轻重的两个纲领:

《内经》:“皮毛经络为外,外有病属表属轻;脏腑骨髓为内,内有病属里,属深属重。”

1、表证:

是病变于机体表部的症状。为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温病时邪在卫属表,邪在太阳属表,表证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白,脉浮为主,或兼见头痛,鼻塞,咳嗽等。若邪入少阳,属半表半里证。

症状:疾病恶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脉浮,舌苔薄白者,为表证。应鉴别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表邪入里证,以便进行治疗。

1)表寒和表热共有证:头痛、身热、脉浮;

2)表寒:明显恶寒,发热轻,脉浮紧;

3)表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发热重,脉浮数;

4)表虚和表实共有证:恶寒、发热、脉浮;

5)表虚:有汗、脉浮缓;

6)表实:无汗、脉浮紧。

2、里证:

是各脏腑病理变化为主的症状。用八纲辨证,均属里证。邪入气、营、血,属里。邪入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属里。里证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多舌质舌苔改变。

1)阳明里、实、热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烦躁、口渴、胸满、腹胀、二便闭塞,舌苔黄腻,脉沉等为代表。还要结合脏腑辨证法,辨别病变部位,在何脏腑,及寒热虚实;

2)里寒:不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四肢冷,苔白,脉沉迟;

3)里热:口渴、发热、烦躁、小便黄短,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数;

4)里虚:食欲减少、疲倦懒言、心跳、头昏,苔淡白,脉沉弱;

5)里实:便秘、腹胀满痛、拒按、发热汗出,或谵妄发狂,苔黄厚、脉沉实有力;

6)表里辨证:重在掌握特征,尤为掌握表证特征,如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等;

7表里同病,如表里俱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或半表半里等;如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表证,又有腹胀,便秘,小便黄等里证。

原因:1表证未解;邪已入里;2病邪同侵表里;3旧病未愈,复感外邪。

8初病在表是否入里,表证已罢或未罢。凡里证继而出现表证,是否里证出表,或是又新感表邪。

程国彭说:“假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苔,脉息浮,此表证也。”“假如潮热恶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息沉,此里证也。”

三、辨寒和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辨寒热就是辨阴阳之盛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热”谓此意。

辨别疾病的性质,属寒属热,是确定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对疾病全部综合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如病人面色,喜恶热寒,四肢冷暖,口渴与否,大小便情况,舌象脉象,进行鉴别。

1、寒证:症见面色苍白,四肢清凉,口不渴或渴饮不多,喜热饮手足厥冷,恶寒身冷,气冷息微,大便稀薄不臭,尿清长不臊,舌淡苔白润(滑),脉迟等。

2、热证:症见面色赤红,发热恶热,气热息粗,手足燥热、躁扰,唇干裂或红肿,口渴喜冷饮,大便闭,便秘便臭,或自利灼肛,尿短赤尿臊。舌苔干糙,舌质红或干黄,脉数或浮洪有力。

3、寒热辨证要点:寒热须分真假,抓住本质不为表面假象所惑;如大寒反不欲近衣者,为热在骨髓寒在皮肤,是真热假寒;如身大热反欲近衣,为寒在骨髓,热在皮肤是真寒假热。

4、辨寒热须分部位:如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在脏、在腑、在气、在血等不同。

5、辨寒热夹杂及虚实不同:

1)寒热错杂:如表热里实、上寒下热、上下俱热、表里俱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虚寒、虚热、实热、实寒等。如胸中烦热,又频频呕吐的上热证,同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

2)寒热转化:先寒后热,热后寒渐消失,是寒转热证;如感寒邪,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属表寒证。病情发展,病邪入里,寒转热,寒化热,寒消失而发热,心烦口渴,苔黄等热象。为表寒转里热证。

如先见热后见寒,见寒后热消失,为热证转寒证。如高热病,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度,随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弱,是热证转寒证。

3)寒热真假:一般情况,病的本质和反映情况是一致的。热病见热象,寒病见寒象。特殊情况,如危重阶段,出现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现象。即寒证见热象,热证见寒象。症状和本质相反。特别要细心辨别。

4)综合病人证候:口渴与二便,四肢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来辨别。

程国彭说:“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饮食,烦燥,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饮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四、辨虚和实

虚实是鉴别病体,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虚证是正气衰减,生理功能减退的表现;实证是邪气亢盛,生理功能亢进的表现。虚实一从体质区分,二从脏腑区分。是确定治疗补正或祛邪的重要依据。《素问》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虚证症状:生理功能减退,身体虚弱饮食不佳,语声低气短,一身无力,精神萎痱,消瘦,听视力减退,舌净无苔,舌体胖嫩,脉细弱无力等。

应分阴虚阳虚,或阴阳俱虚,常见后天失调,或久病、重病后,正气不足,如常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

如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形体消瘦,气弱懒言,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嫩,少苔脉细等。程度各不同,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别。

1)血虚证:是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的证候。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等。

2)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机能减退出现的证候。表现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弱。

3)阴虚证:是肌体阴液亏损的证候。表现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是肌体阳气不足的证候。表现形寒肢冷,面色虚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弱。

2、实证症状:病邪过盛,身体机能亢盛,体质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腹满疼痛,拒按,小便赤短不利,大便干结或热痢下重,舌赤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1)虚实错杂:

症状:既有虚证,又有实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证候,有以实证为主兼虚证,有以虚证为主兼实证,有虚实并重的,有表虚里实,有表实里虚,有上实下虚等。

如肝硬化腹水病人,可见腹部膨隆,青筋暴露,二便不利的实象。但又有体形消瘦,气弱乏力,脉沉细弦的虚象。

2)虚实转化:病势发展,邪正相争,变化复杂,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实证相互转化。实证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可转化为实证。

3)实证转化为虚证:多由实证失治或误治或邪气过盛伤及正气而成。如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日久不愈,邪气久留,损伤正气,可出现消瘦,少气无力,面色苍白,脉细无力等虚证。

4)虚证转化为实证:比较少见。多见先为虚证,后转化为虚实夹杂证。例脾虚食滞,食少纳呆,身倦乏力等脾虚证,脾失健运,继而出现脘腹痞满,嗳腐吞酸,大便秽臭,舌苔厚腻等,虚实夹杂证。应注意,虚证、实证的假象,谓“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5)虚寒证:面白,畏寒,下利清谷,手足冷,脉沉迟无力;

6)寒实证:在表与表寒证相同,在里为寒与体内病邪结合。如食滞、痰湿、瘀血等。

3、虚实辨证要点:

1)注意病期新久:体质强弱,年龄,壮年多实,年老多虚,或过服攻伐克消药等。分析虚实真假,有时“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的特殊情况。

2)分清虚实夹杂:虚实在上、在下、在表、在里;是独见,夹杂互见,是脏、是腑,在气,在血,一脏独虚、还是脏虚腑实等。有否寒热,表里等参差互见。

《内经浅解》说:“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里俱虚,必须考虑邪正消长程度多少,决定缓急轻重措施。

程国彭说:“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厚,脉实有力,此实也。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弱无力,此虚也。”

《沈氏尊生书》说:“阳虚阴虚皆属肾。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真阳即真火也,审是虚火右尺必弱;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真阴即肾水,审是水虚,脉必细数”。

有余治法:阳盛的病,用以泻阳救阴;阴盛的病,用以泻阴助阳;不足治法:阴衰而阳亢的,用滋阴以制阳,阳微而阴盛的,用壮阳以化阴。八纲辨证再说2、八纲辨证再说

清代程国彭著《医学心悟》,对中医“八纲”作了进一步解释: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虚实是指邪正消长的盛衰;表里是指病变部位的深浅;阴阳是指疾病的类别。

一、所谓阴阳

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者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者为阴。寒邪客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热邪达表,阳中之阳。而真阴真阳之别(肾中所藏阴液为真阴、肾中所藏命火为真阳),则又不同。

如脉数无力,虚火(真阴亏损所引起的热性证状)时炎,口燥唇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等,此真阴不足。如脉大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食不化,此真阳不足也。

病中有热证而喜热饮者,同气相求也。有寒证而喜冷饮,却不能饮者,假渴之象也。

有热证而大便溏泻者,挟热下利也。有寒证而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也(脾肾虚寒所引起的大便秘结)。

有热证而手足厥冷者,所谓热深厥亦深,是由于邪热过盛,耗伤津液,阳气受阻不能透达四肢所致。热微厥亦微是也,是由于里热轻浅,四肢发冷的程度也轻微。

有寒证而反烦躁,欲坐卧泥水之中者,名曰阴躁也,是阴寒极盛所引起的躁扰,神志不安等证状。

有汗而为实证者,热邪传里也。无汗而为虚证者,津液不足也。有恶寒而为里证者,直中于寒也。有恶热口渴而为表证者,温热之病自里达表也。此乃阴阳变化之理,为治病之权衡,尤辨之,不可不早也。

二、所谓表里

全在发热与潮热,恶寒与恶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苔有无,脉浮沉以分之。

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苔,脉息浮,此表也。假如潮热恶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息沉,此里也。

三、所谓寒热

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大量饮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四肢厥冷),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

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饮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

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四、所谓虚实

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喜按与拒按,病之新久,禀之厚薄(病体强弱),脉之虚实之分也。

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厚,脉实有力,此实也。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时又腹胀,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此虚也。

医家程国彭曰:病有总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

五、辨证要点

1、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尿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

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饮食,烦躁,尿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

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尿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2、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病之新久,禀之厚薄,脉之虚实之分也。

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之拒按,病新得,人禀厚,脉实有力,此实也。

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久病,禀弱,脉虚无力虚也。

3、一病之表里:全在发热与潮热,恶寒与恶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苔有无,脉之浮沉以分也。

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苔,脉息浮,此表也。

如潮热恶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息沉,此里也。

4、一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为阴。寒邪客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也;热邪达表,阳之之阳。而真阴真阳之别,又有不同。

1如病中有热证,而喜热饮者,同气相求也;

2如病中有热证,而大便溏泻者,挟热下利也;

3如病中有热证,而手足厥冷者,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是也;

4如病中有寒证,而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也;

5如病中有寒证,而喜冷饮,却不能饮者,假渴之象也;

6如病中有寒证,而反烦躁,欲坐卧泥水之中者,名曰阴燥也;

7如病中有汗,而为实证者,热邪传里也;

8如病中无汗,而为虚证者,津液不足也;

9如脉数无力,虚火时炎,口燥唇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此真阴不足也;

10如脉大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食不化,此真阳不足也;

11如病中有恶寒,而为里证者,直中于寒也;

12如病中有恶热,而口渴为表证者,温热之病,自里达表也,此乃阴阳变化之理,为治病之权衡,尤辨之,不可不早也。

3、肝胆病辨证法

肝病较为广泛,也可以说,肝病最多,以实症为多。肝病常见有胁疼、眩晕、头痛、目赤或两目干涩、振颤、抽搐、性情急躁、月经不调等。

此外,乳房及外生殖器区域的疾病,也被认为与肝病有关,因为属于肝经的循行之处。胆与肝相表里,其病症常与肝病并见,其症状多见胁疼、黄疸,故胆病与肝病合并叙述。

一、肝气郁结

1、症状:精神抑郁,胸胁疼痛而无定处,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脘腹疼痛,苔薄,脉弦;在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乳房胀痛。这些症状的发作或加重,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

2、分析: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疼痛等,均属胃的病症,因为肝气郁结,导致胃失和降,故见上述各症,称为肝胃不和。

胃神经官能症,属于肝气郁结型。溃疡病慢性胃炎、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慢性胆囊炎,都可出现肝胃不和的症候。

3、治法和方剂举例: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常用方药有:四逆散加减。柴胡、枳实、白芍、金铃子、香附、郁金等药组成。

二、肝经湿热

1、症状:睾丸肿疼,局部皮肤发红灼热,小便短赤;妇女带下色黄腥臭,外阴部瘙痒、糜烂、流脂水等。

2、分析:上述症候,均属于肝经湿热,因为肝经是绕生殖器循行的。相当于急性睾丸炎和女阴炎。

3、治法:清肝火、利湿热。常用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鸭拓草、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柴胡、川楝子、当归、甘草、黄柏等药亦可选用。

三、肝胆湿热

1、症状:出现右胁或两胁疼痛、发胀、脘腹胀满、口苦、饮食减少,黄疸,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候。

2、分析:肝胆感受外邪,湿热蕴结,或过食肥厚食物,内生湿热。湿热熏蒸肝胆,以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肝胆疾病,如肝炎、胆石症等,最易表现为肝胆湿热。

3、治法:清肝胆化湿热。常用方:茵陈蒿汤、大柴胡汤。常用药: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黄芩、黄柏、柴胡等。

如湿重或痛剧者用燥湿、理气的苍术、厚朴、木香等,与清热药配伍应用。如板蓝根、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也常配伍化湿药应用。如鸡内金、郁金、虎杖、败酱草、大黄等是常用的利肝胆药物。

四、肝阳上亢

1、症状:眩晕、头胀痛、脉弦,并可见面部烘热、咽干、睡眠不安、多梦、四肢麻木、行走时有头重脚轻感等。舌质红,少苔或苔薄。

2、分析:是肝阳上亢最主要的症候,肝阳上亢,多发生于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故出现这些症候。

如髙血压、贫血、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均可出现肝阳上亢的症候。

3、治法:养阴液,潜肝阳。常用“平肝熄风汤”加减。养阴常用生地、白芍、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鳖甲等药。潜肝阳常用钩藤、白蒺藜、珍珠母、牡蛎、灵磁石、天麻等药。

五、肝火上炎

1、症状:头晕、头痛、目赤、面红、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胁痛、心中烦热、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2、分析:上述肝阳上亢的表现,而又见到热症的表现,一般均属于肝火。

3、治法和方剂举例:泻肝清火。常用方:泻青丸等;常用药龙胆草、夏枯草、黄芩、山栀子、青葙子、菊花、决明子等。

六、肝风内动

1、症状:肝风内动的主要症候,是手足震颤,四肢抽搐,或突然跌倒,或见神志不清,语言不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甚则昏迷。脉弦或弦数等。

2、分析:上述症状属肝风内动,亦常夹湿,称为夹痰。如脑血管意外、震颤麻痹、癫痫等疾病,多属于肝风内动。外感热病过程中,也可见到肝风内动。

3、治法:熄风镇痉。处方可用镇痉散加减。常用药天麻、钩藤、珍珠母、牡蛎、全蝎、蜈蚣、地龙等。

以上肝阳、肝火、肝风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例如高血压病,开始可能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最后发展为肝风内动。

七、肝阴肝血亏损

1、症状:表现为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夜盲、时有头晕、耳鸣、爪甲干枯,或睡眠不酣,多梦、口干、少津等症。

2、分析:上述症状属肝阴、肝血亏损所致,如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量减少,或经闭。如慢性肝脏疾病、夜盲症、贫血等,都可表现出肝血、肝阴亏损症候。

3、治法:补养肝阴肝血。常处方: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减。常用药:当归、白芍、地黄、首乌、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桑葚子等,平肝药也可选用。
4
、心病辨证法

心的病证虚证多于实证。虚证是由于心阳或心阴不足所致。实证由于痰热扰心所致。热病见邪入心包属心病。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1、症状:

1)心气虚和心阳虚共有证: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面色苍白自汗,脉细弱或结代。

2)心气虚:兼见体倦乏力,喜出长气,舌淡。

3)心阳虚: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淡肥大,或紫暗。怕冷、心悸、胸闷、气急,重者不能平卧等。由于心阳不振,血液不能温运气血不能畅通,可出现指甲青紫或下肢浮肿,脉微细而数,或大而无力,或结代,舌青紫。心力衰竭,往往见到心肾阳虚的症候。

2、分析:心气虚与心阳虚:由于老年脏气日衰,或风湿损伤心气,或汗下太过,或其他疾病的转变等原因形成。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鼓动力弱,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以致无力鼓动,故心悸,气短,活动时间加重。

心阳虚不敛汗液,故自汗。心气(阳)虚弱,气血不足,或脉气不相连续,故见脉细弱或结代。心血不足,则面色无华,舌淡。心气虚,则气失流畅,而滞于胸中,故喜出长气为快。心阳虚弱,不能温煦周身,故见形寒肢冷。心阳虚,胸阳不振,心脉阻滞,则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心胸憋闷,舌质紫暗。

3、治法:如心气虚,补心气,养心汤加减;如心阳虚,温心阳,桂枝甘草汤加减,振奋心阳,温通血脉。用附子、桂枝、干姜、炙甘草、人参(或党参)当归、红花、丹参等。常用方参附汤加减。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1、症状:

1)心血虚和心阴虚共有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惊易悸。

2)心血虚:兼见面色无华,眩晕,多见于贫血,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3)心阴虚:兼见潮热,颧红,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无苔少津,脉弦细数无力等,阴虚火旺症候者,则属心阴虚。多见于神经衰弱。

2、分析:本证多体质素虚,病后虚弱,血的化生不足或续发于失血过多,或风湿所伤,或精神刺激等,耗伤心血、心阴所致。心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藏,故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易惊。心血虚则心阳偏亢,虚火(热)内扰,故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症。心血虚,血不养心,或心阴虚,虚火内扰,均可导致心烦。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3、治法:心血虚宜补心血安心神。用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熟地、当归、丹参、枣仁、旱莲草等。心阴虚,宜养心阴安心神。补心汤加减。常用生地、柏子仁、淮小麦等,加补血安神药,配合应用。处方可用安神补心丸加减。

三、心火炽盛

1、症状:口疮舌体糜烂、疼痛,口渴、心烦、失眠,尿黄、便秘,舌尖赤或有吐衄,苔黄脉数。

2、分析:本证多因情志抑结,久而化火,或六淫内郁化火,或过食辛辣食物,或过服温燥药物所致。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故舌体糜烂疼痛,或发生口疮,舌尖红。心火炽盛,内扰心神故见心烦失眠。心火炽盛灼伤津液,则口渴、尿黄、便秘。心火炽盛灼伤脉络,故出现吐衄。苔黄、脉数为热象。

3、治法:清心泻火,用导赤散或泻心汤加减。常用药:连翘、生地黄、黄连、竹叶、莲子心、栀子、木通、甘草梢等,可选用。

四、心血瘀阻

1、症状:心悸,心痛(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甚至牵及两胁肩臂,尤以牵引左臂痛为常见,时发时止,重者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自汗出,舌质紫红,或紫色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2、分析:本证虽属实证,但多由于心气虚或心阳不振,推动血液不力的前提下,再加上其他原因,如情绪激动,劳累受寒或过嚐肥腻、饮酒、痰浊凝聚等,致使血脉阻滞所致。

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故心悸、心痛(瘀血重者刺痛,痰浊重者闷痛)。手太阳小肠经循肩臂,心与小肠相表里,经气互相影响,故痛势牵引肩臂(以左侧为常见)。心血瘀阻,全身血液流通不畅,则面、唇、指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紫色瘀点,脉细涩或结代。心血瘀阻,阳气虚衰,不能达与四肢而现四肢逆冷,自汗出。

3、治法:通阳化瘀。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如心阳衰微的重症,用急救回阳之法。

五、痰火扰心

1、症状:神志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面赤气粗,口渴,尿赤,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2、分析:本证多由情志不遂,气机不舒,郁而化火,灼津成痰,痰与火结,内扰心神所致。心主神志,痰迷心窍,产生神志障碍,故意识模糊昏迷、舌强不语。痰涎壅盛,故呕吐痰涎,或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为痰湿内盛之象。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为痰热壅盛之象。在辨证上,前者为痰浊阻窍,后者为痰热阻窍,两者应加以区别。

3、治法:痰浊阻窍,宜涤痰理气开窍。用涤痰汤加减苏合香丸。痰热阻窍,宜清热豁痰开窍。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常用药:陈皮、半夏、茯苓、远志、菖蒲、胆星、枳实、郁金等。如为痰火,则应涤痰泻火开窍,可加用竹沥、天竺黄、礞石、黄芩等药。处方可用清气化痰丸加减等。

5、小肠实热辨证法

1、症状:小便短赤涩痛甚或尿血,心胸烦热,咽干而痛,口舌糜烂,舌红苔黄脉数等。

2、分析:本证多热邪阻滞小肠所致。小肠实热,热灼津液,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失常,由于小肠渗入膀胱的津液减少,故见小便短赤涩痛。如热灼络脉则见尿血。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实热不解,则循经上熏于心和心的苗窍舌,则见心胸烦热,咽干而痛,口舌糜烂疼痛等。舌红苔黄脉数,均为内热炽盛之象。

3、治法:清利小肠。导赤散加减。

方名、导赤散《钱乙》

1)组成:生地15-30克,木通3-6克,生甘草梢3-5克,竹叶3-6克。汤剂。

2)功效: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主治心和小肠有火。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或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赤而涩,尿时刺痛,舌红脉数。

临床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血尿、口腔炎、小儿鹅口疮、小儿夜啼及小儿夏季热等。

3)方义:生地清热凉心血,养阴以制心火为君药;木通、竹叶上清心经之热,下则清利小肠之热,利水通淋,使火热之邪,从小便出为臣药;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梢者,古有“直达茎中,止淋痛”之说,为佐使药。

4、按语:原治小儿心热,《奇效良方》扩大运用范围,治小便赤涩淋痛等。

《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为南方之火色赤。导赤是导心经之热,从小肠出。”故名导赤散。本方用药,清心与养阴两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清热利水而不伤阴。如有发热,加柴胡、薄荷。

6、脾病辨证法

脾为后天之本。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物质、运化水湿和统摄血液,所以脾病的主要表现是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疲乏无力、肌肉消瘦、水肿、出血、脉濡细等症候。脾病以虚症居多。实症则多由湿邪困脾所引起。脾与胃关系极为密切,有的病症难以区别,则只能合并论述。

一、脾胃虚弱

1、症状:面色萎黄、肌肉消瘦,食少腹满,消化不良,便溏,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无力、舌淡苔薄,脉缓弱或濡细等。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溃疡病等,许多疾病的过程中,都可以见到脾胃虚弱的症候。

2、分析:本证多病久虚损,过度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所致。脾气虚则运化功能减低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身倦无力,少气懒言,食少腹满,便溏。

3、治法:益气健脾。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黄芪、棉花根、红枣、山药、茯苓、甘草等。方剂常用参苓术草汤加减。如中气下陷,还须加用柴胡、升麻等升提药。方剂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脾不统血

1、症状: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少气懒言、或饮食减少、月经过多或崩漏,或皮下出血紫斑、尿血、便血等,舌质淡白,脉细弱等症。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常见到脾不统血的症候。

2、分析:病久虚损,或劳倦伤脾,使脾虚统摄无力而受损。脾统摄血液,使之不流溢于血管之外的作用,如这一作用减弱则会发生多种出血,见到出血外及脾虚和气血不足的症候。脾主运化水谷,脾虚运化失职,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苍白,少气懒言,食少腹满。脾虚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循经而外溢,故见便血尿血、紫斑、月经过多,崩漏出血症。舌淡脉细弱,是气虚血亏之象。

3、治法: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常用党参、黄芪、白术、灶心土、当归、仙鹤草等药。方剂可用归脾汤、黄土汤加减。

方名、黄土汤《张仲景》

1)组成:甘草、干地黄、白术、熟附子、阿胶、黄芩各9克、灶心黄土30克。

2)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远血证,是先大便后下血,血随便下,叫远血。

3)方义:灶心黄土温脾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益脾阳;阿胶、地黄补血止血;黄芩苦寒,防止辛温太过。本方是温阳益气止血方剂。若因热盛,迫血而妄行便血者忌用。

三、脾气下陷

1、症状: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眼睑下垂、或小腹坠胀。面色萎黄,头昏眼花,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小腹坠胀,食少,食后作胀,舌淡,脉弱。

2、分析:此证多由病久虚损,或劳倦伤脾,脾气不升所致。脾主升,脾气下陷,升举无力,见脱肛及内脏下垂,小腹坠胀。称为“中气下陷”。脾的清阳不升,浊阴上扰清窍,故头昏眼花。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小腹坠胀,食少,舌淡,脉弱,均为脾气虚之象。

3、治法:益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四、脾阳不振

1、症状:脾气虚弱,又常现寒象,称“脾胃虚寒”。见腹中冷痛,喜按喜温,口泛清水,形寒肢冷,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腹痠沉,舌淡苔白,脉沉迟等。

2、分析:脾阳虚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久病伤脾或饮食生冷,则损伤脾阳。脾之阳气不足故脾气虚衰。阳虚中寒,故腹中冷痛喜按喜温,口泛清水。阳虚不能温煦肌表故形寒肢冷。妇女白带清稀,腰腹痠沉,属寒湿下注。舌淡苔白,脉沉迟是寒虚之象。

脾胃虚寒,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脘腹胀满、隐痛、喜热喜按、肠鸣、大便稀薄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饮食减少,口泛清水,形寒肢冷,精神疲乏,手足不温等;

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腹痠沉等,如影响水湿的运化则出现面浮足肿,按之凹陷,小便减少,甚则全身浮肿,及舌淡,苔薄白,脉濡弱无力或沉细等。如慢性肠炎,慢性肾炎等,每易见到脾阳不振的症候。

3、治法:温中散寒。理中汤加减。常用白术、党参、干姜、附子等药。方剂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加减。如泄泻而兼有脾阳虚者,常用药补骨脂、吴茱萸、肉果等。

五、脾虚水泛

1、症状:面浮足肿,或全身浮肿,腰以下浮肿较重,小便不利,形寒肢冷,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泻或便秘,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2、分析:此证多由久病伤脾,或饮食生冷,损伤脾阳所致。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水湿溢于肌肤,故全身浮肿,腰以下较重。脾虚运化水谷功能减弱,故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阳虚不能达表,故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是脾虚之象。

3、治法:温阳健脾行水,用实脾饮加减。药用椒目、生姜皮、葫芦、茯苓、猪苓等。

六、寒湿困脾

1、症状:湿邪最易侵犯脾胃,舌质腻是重要的特征,同时胃口很差,病人自觉口中有粘腻不适的感觉,或口淡无味,或口中发甜。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畏寒,头重身困,面目四肢浮肿,大便溏泻或便秘,小便不利,苔白腻,脉迟缓而濡。

2、分析:多由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居处潮湿,寒湿之邪,内侵脾胃,使脾阳受困所致。脾为湿困,运化功能受阻,故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湿性粘滞重浊,阳气被困,故痛重身困,口粘不爽。脾不化湿,故面目四肢浮肿。大便溏小便不利,畏寒,口不渴,苔白腻,脉迟缓而濡,均为寒湿之象。

3、治法:温中化湿。用胃苓汤加减。

七、脾胃湿热

1、症状:不思饮食、讨厌油腻,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口粘而甜,身重困倦,及小便短黄,大便臭秽不爽,或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或带下黄稠,苔黄腻,脉濡数。

2、分析:本证多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不化湿,湿郁化热所致。湿热中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不思饮食,恶心欲吐,脘腹胀满。湿热上泛,故口粘而甜,厌恶油腻。湿性粘滞重浊,湿热阻遏,故身重困倦,小便短黄,大便臭秽,稀薄不爽,或有粘液脓血。湿热蕴结脾胃,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故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可出现黄疸。湿热下注,则带下黄稠。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象。

如急性肠胃炎、急性菌痢、急性传染性肝炎、不明原因低热等病,常可见到湿邪或湿热困于脾胃的症候,胆囊炎、胰腺炎等,也可出现这种情况。

如夏季有些病人多脾胃湿热的症候,胸闷、不思饮食、口苦口腻、小便黄赤、四肢痠重无力、舌苔黄腻或有低热。各种实验室检查,常查不出什么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影响,使消化功能产生障碍所致,中医称为“湿阻”,按脾胃湿热辨症施治,一般均有实效。

如有的病人夏季胃口减退、疲乏、低热到秋凉则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中医称为“疰夏”,是指夏季长期发烧的病,也常按湿困脾胃或脾胃湿热施治。

3、治法:清热利湿。茵陈五苓散加减。或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加减。

湿困脾胃治疗,常用芳香燥湿药为主治疗,适当选用健脾的药物。常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苍术、半夏、厚朴(苦温燥湿)、白术、茯苓、扁豆(健脾)等。 

如湿热,则应清热燥湿。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等,与厚朴、苍术等相配伍;也可在应用清热燥湿药中,加入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等;或加入利湿药,薏米仁、滑石、车前等。

7、肺病辨证法

肺主呼吸,肺病主要表现出呼吸系统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气急、鼻塞流涕、鼻衄、声音嘶哑等,肺受外邪侵袭是实症。有风寒束肺、燥邪犯肺、痰热、痰湿与痰饮等。肺脏虚弱不足是虚症。又有肺气虚,与肺阴虚之分。

一、肺气虚证

方名、补肺汤《永类钤方》

1、组成:太子参、熟地各30克、黄芪25克、紫菀12克、五味子、桑白皮各10克。

2、功能:益气补肺,止咳化痰 。主治肺气虚。症见久咳,气短汗出,咳嗽咯痰清稀,气短懒言,声音低微或语言断续无力;形体消瘦无力,喜温畏寒,自汗易患感冒,面色白析。舌质淡嫩,脉虚弱,舌淡脉虚大者等。

3、按语: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气短懒言声低,动则更甚;肺虚失其宣降故咳嗽痰稀;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主宣发卫气,气虚则形体消瘦乏力;卫气不固则汗出畏寒,易患感冒。面白舌淡脉虚弱,乃肺气虚损之征。

肺脏久病,呼吸功能衰退,经常呼吸短促,咳嗽多痰,精神疲乏,懒言音低或有自汗,舌淡脉虚。肺气肿是最多见到肺气虚症候,多见它脏病变的影响,如脾气虚衰,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荣于肺,则肺气日虚;其它如心气虚、肾气虚也可导致肺气虚症状的出现。

4、加减:如价贵药可少用。可用党参黄芪、五味子鹅管石等,同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

二、肺阴虚证

1、症状:肺病久延,津液亏耗,肺失濡养。主要表现为肺燥伤阴,如咳呛少痰,或咯血及痰中带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脉细数等,属肺阴虚;如同时出现肺气虚的症候为气阴两虚。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常可见到肺阴虚。

2、分析:津液不足,故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喉痒音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无力等。阴虚火旺还可见咳痰带血,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脉细数等。

3、治法:滋阴润肺。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常用沙参、石斛、麦冬、百合、地骨皮、功劳叶、生地、百部、黄芩等药。

三、肺实证

1、风寒束肺:

1)症状:突出表现为咳嗽、喉痒、咳出白色稀痰、鼻塞流涕或发热恶寒,头痛身酸楚,是肺受风寒,肺气失宣的表现。肺合皮毛故同时见到表症,如怕冷发热、头痛身疼、脉浮、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等。与一般表寒症基本相同,但咳嗽、咳痰较显著。急性支气管炎初起,常表现为风寒束肺。

2)分析:风寒侵袭肺脏,肺气闭郁不得宣降。

3)治法:疏散风寒,宣肺止咳。用杏苏散加减。用麻黄或紫苏、杏仁、甘草为主,随症加味,如咳痰不爽者,加桔梗以开肺;如咳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化痰;如表症显著者,酌加羌活、荆芥、前胡等药解表。

2、燥热伤肺:

1)症状:咳嗽少痰,鼻孔干燥或出鼻血,咽干痛口渴,唇燥裂,舌干少津,舌尖红。

2)分析:燥邪犯肺,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秋季,所以又称秋燥。

3)治法:清肺润燥,用桑杏汤加减。常用桑叶、沙参、麦冬、瓜蒌皮、天花粉、茅根、芦根、生梨皮等药。

3、痰热壅肺:

1)症状:咳嗽、咯黄脓痰,甚至痰的气味恶臭,是痰热的主要症候。其它症候可有痰中带血或咯血、发热、气急、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等。

2)分析:痰热常由风热犯肺,日久不解或内生痰湿,蕴结化热发展而来。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过程中,常可见到痰热症候。

3)治法:清肺化痰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肺痈清肺化痰排脓,常用苇茎汤加减。常用药黄芩、东瓜子、鱼腥草、海蛤壳、芦根、杏仁、连翘、野荞麦根、桑白皮等。

4、痰湿阻肺:

1)症状:咳嗽痰多,多有长期咳嗽病史,多痰易咳出,痰色白清稀,有泡沫,或粘稠,胸闷,喉中痰鸣,遇寒即发,舌苔白腻,脉濡或滑,属于痰湿。痰饮(又可称为寒痰)则痰白而稀薄,泡沫样,常有怕冷、四肢不暖,舌白,脉弦滑等。

2)分析:肺气长期失宣,咳嗽久延,时愈时发,以致肺部津液化为痰湿与痰饮。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多见到痰饮与痰湿的症候。

3)治法:痰湿应燥湿化痰,温化痰饮。

方名、小青龙汤加减:陈皮、半夏、厚朴、杏仁、苍术、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

常用二陈汤、三子汤加减。除上述药物外,还宜用温肺散寒药,如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8、大肠病辨证法

大肠传输糟粕,称为“传导之官”。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大肠有病主要表现在大便方面。如肺脏清肃之气不能下降,往往大便不通。如大肠与肾的关系,若肾水不足则肠中津液缺乏,可造成大便秘结。

如大肠与脾胃的关系,脾气不足,脾胃虚弱则消化不良,也可影响大肠,而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或便秘,或溏泻。

王冰说:“肛门内通于肺。”大肠湿热郁积,多肛门肿痛下坠。脾虚气陷,多肛坠不收。

治法:前者宜清,后者宜补。肺与大肠经脉相通,相表里关系,大肠职司传导,赖肺气肃降,大肠之气才能随之而降,而排泄通达。

若肺失肃降则大便干结,反之大肠实热积滞大便不通,又影响肺气不降,导致咳嗽,故在宣肺气、清肺热、化痰的同时,给以清热润下或泻下药,如杏仁、瓜蒌、大黄等,疗效较好。

《医学入门》说:“肺热肛门闭,肺寒则肛门脱。”

一、大肠寒证

症状:大肠有寒,则排出的糟粕澄澈清冷,腹痛肠鸣,小便清长,大便唐泄如鸭粪,手足寒,舌苔白滑,脉搏沉迟。

二、大肠热证

症状:大肠有热,则口燥唇焦,大便秘,或肛门肿痛。如蕴有湿热,大便多是溏泄腐臭,其色如酱,脉数,舌苔黄燥,小便赤短,直肠尽处或肛门内外,溃烂流水,久而不愈,成为脏毒或痔漏。如果血分有热,伤及血络,则便血。

三、大肠虚证

症状:大肠气虚,则肛门脱出难收,妇人有因分娩时用力太过,而致直肠下坠,也有久病气虚下陷而脱肛的,每见四肢厥冷,脉象微细。

四、大肠实证

症状:胃家实热移于大肠则大便不通,腹痛拒按,烦渴谵语,舌苔干黄而腻,脉沉实。如湿毒和瘀热结于大肠,则少腹疼痛按之痛甚,寒热自汗,大便下脓血,脉滑数,或为痈疡外科症。如暑湿和饮食结滞,蕴结在大肠,成为痢疾,出现腹痛,窘迫,里急后重症等。

五、大肠湿热

方名、葛根芩连汤《张仲景》解表清里,表里同治。方略。

六、大肠津亏:方名:增液汤《吴鞠通》湿热便秘。方略。

9、肾病辨证法

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液和阳气之根本,与生殖、泌尿的关系特别密切,其位在腰部,所以肾病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有腰痠腰痛、耳鸣、生长发育迟缓,性机能衰弱,多尿或少尿,呼吸短促,水肿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肾主水液,肾主发,肾主骨,肾主脑,肾主髓,肾主纳气,协肺呼吸,肾主命门之火,为性命之本。肾的病症基本上是虚症,任何疾病,凡阳气或阴液耗伤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影响到肾,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一、肾阴虚

治法和方剂举例:滋补肾阴。常用大补阴丸或知柏八味丸加减,或用六味地黄汤。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等。

常用药:熟地、龟板、山萸肉、杞子、女贞子、鳖甲、紫河车等。

1、症状:头晕耳鸣、腰膝痠软、遗精早泄、或带下稀薄是典型症状,可见形体消瘦、面色暗黑,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或光剥苔,脉细无力等。

2、分析:阴虚主要是指肾阴虚。妇女见月经不调,月经先期而经量见少。同时可见午后低热、盗汗、面部升火、心烦失眠、小便短赤、脉细数等,称为阴虚火旺。

二、肾阳虚

治法:温补肾阳。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等。

常用药鹿角、熟地、仙灵脾、仙茅等。肾精不固者还可以选用菟丝子、覆盆子 、益智仁、金樱子、芡实、龙骨、牡蛎等,益肾固摄。

如肾虚水肿还可选用附子、肉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药,温阳利水;如肾不纳气者,用胡桃肉、五味子、补骨脂、脐带等,温肾纳气;如肾虚泄泻,可选用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罂粟壳等,温肾止泻。

1、症状:为阳气不足,全身机能衰退。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怕冷。四肢不温、腰痠膝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白、脉沉弱等。

2、分析:上述症候是肾阳虚的共同症候。

如影响生殖和泌尿机能,出现阳痿、早泄、滑精,或带下稀薄,小便清长或频数,甚则失禁、遗尿等症,称为“肾气不固”。

如影响水液排出,可出现水肿,周身浮肿,而下肢更严重,按之有凹陷,小便量少,称为“肾虚水肿”。

如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呼吸短促,咳嗽气喘,动则更甚,称为“肾不纳气”。

如影响脾胃功能,出现大便泄泻,日久不愈;有的常在清晨泄泻(五更泻),更属于“肾虚泄泻”。

三、精髓不足

治法:培补肾精,即要肾阴、肾阳同补。处方常用右归丸加减。

右归丸功能: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等。常用熟地、山萸肉、杞子、紫河车、巴戟天、肉苁蓉、鹿角胶等。

1、症状: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骨骼软弱、囟门迟闭、面色苍白;成人呈现早衰现象、脑力减退、健忘、容易疲劳、头晕、性欲减退、脉细弱等。

2、分析:肾藏精、主髓,肾髓不充,是肾亏的表现。脑为髓海,精髓不充,出现智力发育不良,和智力衰退等。肾精属肾阴的范畴,影响面很多,故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

3、肾阴虚症状:

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裂或剥,面红升火,或面色憔悴,或形体消瘦,失眠盗汗,遗精,早泄,口干,便秘,尿赤,脉细数。

4、肾阳虚症状:

 经常怕冷,手足不温,舌胖而嫩或舌边有齿印,舌质淡面色白,面目与四肢浮肿,自汗,精神疲乏,气短懒言,阳萎,滑精,便溏,小便清长,或尿闭,脉沉迟等。

四、注意事项

1、有共同点:又常交叉出现,辨症必须注意。

2肾阴虚和肾阳虚是肾的病理变化的两个方面,表现出的症候有不同点。

3相同症候:腰痠头晕耳鸣,牙齿松动,头发枯焦脱落,腿膝痠软,尺脉,重按无力。

10、太阳经病辨证

六经之太阳经,指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太阳主一身之表,凡感受风寒病邪,出现发热,项强,脉浮等脉症,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可分为经证和腑证两大类。经证为病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由于病人体质不同,感受风寒病邪的不同,又有二种不同类型病证。即中风和伤寒。

中风主要脉证有头项强痛、发热、恶风、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由于具有发汗、脉浮缓的特征,故又称为表虚证。

伤寒主要脉证有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呕逆、身疼、骨节疼痛、脉浮紧等。由于具有无汗、脉浮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伤风与伤寒的鉴别,在自汗或无汗,脉浮缓或浮紧,亦即表虚表实之不同特征。此表虚表实,是相对而言,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这一概念必须明确。

太阳腑证,是经邪不解,而内传膀胱所致。由于病邪传入气分和血分的不同,故有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

一、蓄水证

是病邪在气分,主要脉证为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少腹满、脉浮数等。是太阳经证不愈,病邪侵入太阳之腑所致。

二、蓄血症

是病邪在血分,症见小腹急结或少腹胀满,如狂、发狂、小便利等。因为两则都有少腹满的证候,而前者是小腹不利,无发狂或如狂;后者是小便自利,有如狂或发狂。蓄水证少腹满较轻,而蓄血证则较重,多为小腹急结或少腹鞭满。是二者的区别。

三、太阳病兼证

与体质不同和治疗方法有关。如素有气喘,可因太阳伤风致喘病复发;如素有郁热,再患伤寒,或兼有烦躁等;如内有水饮,再伤于寒,或出现干呕气喘等证;如太阳经受邪,出现项背拘急不舒;如太阳与阳明合病,症见下利或呕逆。如治疗不当,成为结胸或痞证。

太阳经属膀胱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其生理病理关系密切。因太阳主一身之表,统一身之营卫,则卫外功能固密。营卫失调,则见伤风与伤寒症候。伤风属营阴不足,卫失固外开阖之权;伤寒则属于卫阳被遏,营血因而郁滞不通。太阳病表邪不解或治疗不当,则可能侵入伤及少阴心肾,而发生变证。

四、治疗原则

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经证用汗法,选用辛温解表剂;腑证中蓄水证,用化气行水法;蓄血证用破血逐瘀法;兼证或变证,可以随证施治。14.0pt">11、阳明经病辨证

一、证状:六经之阳明经,是指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病是外感病的过程中,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性质属于里热实证。阳明病的发病,可由它经传来,亦可从本经自病。由于化热伤津,故其典型脉证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及温病气分壮热而设,临证以四大主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征,见到这种脉证,就叫阳明证。

病变部位分经证,腑证之别。伤寒表邪入里化热,虽邪热炽盛,腑实未结,而肠中并无燥屎阻结的,称为经证。邪热内传与肠中糟粕搏结而形成燥屎的,叫做腑证。

二、治则:经证主要用清法,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药;腑证主要用下法,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脾约便秘证,只可采用润下缓通的治法;黄疸病则可运用清热利胆渗湿之剂。

三、治法:白虎汤和承气汤。是伤寒论中治疗阳明病的主要方剂。

(一)阳明经证

方名、白虎汤《伤寒论》应用法则: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3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4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5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

224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转侧,口不仁(语言不利饮食不知味),面垢(面如油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1、组成:生石膏15-60克,知母10-15克,甘草3-5克,梗米15-30克。水煎至米熟,取汁温服。

2、功效:为清气分热方剂,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主治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热证。亦治胃火亢盛的头痛、牙痛、消渴等。症见邪人气分,里热渐盛面赤气粗,身大热心烦躁扰,不恶寒,反恶热,口大渴,烦渴引饮,汗大出,汗出恶热,舌质赤,舌苔干燥。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3、方义:石膏辛甘微寒,清泻肺胃之热,可透热而除烦燥,质重可降泻,色白可通肺,质润可行金滋水,故为主药(君药)。配伍苦寒知母,以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润其燥而滋阴,为臣药。石膏伍知母,清热除烦之力尤强。佐甘草、梗米益胃护津,使大寒之剂,而无损伤脾胃之虑,共为佐使药。

诸药相合,有透邪清热之功,无因清泻胃热,而产生伐胃劫阴之效。生石膏用量宜重,石膏与知母用量比31

4、按语:此证无形热邪,弥散内外,肠中糟粕尚未成为燥屎,病变和症状是阳明病的特点。邪热客于阳明,里热蒸腾于外故身大热;热迫津液故见大汗出;汗出津伤,热邪转盛故口大渴;不恶寒反恶热,为太阳病证已罢,邪入阳明化热的特征。

热邪上薰故见面赤气粗;热扰心神故出现心烦躁扰;脉来洪大故为热盛之象;舌苔黄燥,故为热盛津伤的表现。脾不能为胃行津液,而出现大便秘结,此种便秘,又称脾约证。

阳明郁热不解,湿热相结,湿热不能通过出汗外解,又不能通过小便排出,其结果湿热蕴蒸阳明更阻滞了气化,致胆液不循常道,外溢熏染肌肤,发生黄疸。

临床先兆证候,为无汗或有头汗出而小便不利等。黄胆病主要证候是:身目发黄、鲜明如橘子色、腹微满、或发热兼表证。原著白虎汤类方有三首,主治证八条文。

张纯锡谓此方:“神于解热,妙于生津。”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衍变出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等名方。为治疗外感热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吴鞠通指出:“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用也。脉沉者不可用也。不烦渴者不可用也。不汗出者不可用也。”此外虽汗多而面色虚白,脉虽大而重按无力,属气虚发热证,均应禁用。

方剂命名:“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故名白虎汤。

制方特点:

1以辛寒甘润的药物组成方剂。辛可透热,寒可清解,甘润可生津止渴,质重可沉降。以从上下内外,不同趋向,通过口、鼻、皮肤、毛孔,多途径的散热方式。向下可通过二便泄热。向内通过抑制产热中枢等作用,而发挥解热作用。

2散热方式,有蒸发、有传导、辐射不同形式。该方以多渠道的解热途径,多形式的散热方式,多效应的清热作用,且无毒无副作用。

3其它解热的方剂,多由苦寒药物组成。苦寒太过而化燥伤阴。此方由甘寒辛润的药物组成,有清热生津之效,无燥害伤阴之虞。著名医家张锡纯称此方“神于解热”故现代广泛应用于多种发热性的疾病。

(二)阳明腑实证

分析:阳明经证不解,外邪入里化热,与大肠燥热相合,则见阳明腑证。阳明腑实证的独有特征,是有便秘腹痛,燥屎内结等。阳明经证则没有。这是和腑实证的区别。

阳明腑实证,表邪已解,里热已盛,不再恶寒只有恶热,是胃热与肠中实邪相结,腑气不通,则便秘腹满痛拒按。里热蒸腾身热汗出。阳明气旺与邪相争,则发潮热。热邪上扰心神,故烦躁甚,谵语或神志不清。脉沉实有力,主里为实邪。苔焦黄起芒刺,主燥热内结。

阳明腑实证,是外邪侵入肠胃,化热化燥,无形之热邪弥漫全身,不恶寒(是无表邪),反恶热(是有里热),脉大,舌苔黄厚干燥。大肠糟粕结实于肠间,大便必硬,燥热相合成实,津液被耗,阻滞于中,硬则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为脉沉实的阳明腑实证。

阳明属胃与大肠,与太阴脾肺相表里,常可转变为太阴病。如“病起腹满胀痛后必溏泻,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满不能食也。”腹满不能食,大便溏泻,是阳明转变为太阴病的证候。

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指火热)形成的,胃家包括肠胃而言。

《灵枢·本输篇》云:“小肠大肠皆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

胃与阳明经关联,初病怕冷,频频呵欠,颜色灰黑,转变为热证实证,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被扰,故神昏谵语,或厌恶见人和火,听到木声,心跳惊劫,关窗闭户独居,热甚的会爬高忘险,狂妄歌笑,欲去内衣奔走,肠鸣腹胀,叫做“骭厥”(骭:小腿或肋骨)。凡胃的经、腑发病,多见癫狂,疟疾,壮热汗出,鼻涕鼻出血,口呙唇疮,颈肿喉痹,腹胀水肿,膝部肿痛,足胫和背部痛,足中趾,不能举用。

《经言》:阳明之病(指胃火)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言不避亲疏。肝主谋,胆主决,肝屡谋,而胆屡不能决,屈无所伸,怒而无泄,心火磅礡,遂乘阳明经。然胃本属土,肝属木,胆属相火,随木气而入胃,故暴发狂。

《内经》:“木郁则达(疏)之,火郁则发之”。调胃承气汤取之乃康,以通经善调其后矣。躁扰狂越皆属火。“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火实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实则多怒而为狂”。

“五志(怒喜忧悲恐)所发皆为热,故狂者五志兼发。”可根据病情,先行去痰,后用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下之,病重的下血水与瘀血相杂数升而愈。

12、百病之源在阳明

按阳明提纲,与内经热论不同,热论重在经络,病在表,此以里症为主,里不和即是阳明病。阳明为閤(关闭、收敛、潴留)。凡里证不和者,以閤病为主,不大便故閤也;不小便亦閤也;不能食,食难用饱,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閤也;自汗出,盗汗出,表开里閤也;反无汗,内外皆閤也。百病之源在阳明,种种閤病,或是或不是,故提纲独以胃实为证。

1、阳明为传化之腑:食入胃实而肠虚(空),食下肠实而胃虚(空),若但实不虚,是为阳明之病根矣。阳明者为病,悉从胃实上得来,故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之总纲也。

胃实不是完全指燥屎坚实。如胃中虚,而不上利者,便属阳明,即初实硬,而后溏者,总不失为胃家实也。胃司纳,故以阳明主实;脾司输,故以太阴主利。同一胃腑,而分治如此,是二经所由分也。

2、阳明主津液所生:津液干则胃家实矣,形成津液干的原因有二:汗多则伤上焦之液,尿多则伤下焦之液;一有所伤则大便实而难出,故禁汗与尿即用黄芩汤,以彻其热,便见泻心之意,上焦得通,津液自下,胃气因和耳。

致实之由:有实于未病之先者;有实于得病之后者;有风寒外束其热而不得外越而实者;有妄汗吐下重亡津液而实者;有从本经热盛而实者;有从他经转属而实者。此只举病根在实。

3、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变发生振寒,呻吟呵欠,面部颜色发黑等。若病变致重的,则恶见火,与恶闻人声,如闻到木声,就会发警惕,想关门,独居室内。

若阳邪过盛,发生攀登高处而狂歌,或把衣服脱去乱跑。本经的阳气有余,会发狂,风邪盛的,会结成温疟,温邪所伤则自汗出,鼻衄等。

若病邪连及经脉,会口角歪斜,或口唇四周生皮疹,颈部肿大,喉咽哽,痹病,或腹部水肿。若经脉所过胸鹰部,乳部,膝檳部,胫骨外侧及足跗等处疼痛。

若经气盛,身体前部皆热;若胃气有余,会消谷善饥,小便发黄;若本经气虚不足,会畏寒,胃中虚寒,脘腹胀满;若本经的经气厥逆不利会腹胀,腹中有气奔冲,响动的鼾(小腿或肋骨)厥病。撰文:江天成。

13、少阳经病辨证

六经之少阳经,指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少阳经属胆,主病半表半里。本病可由它经传来,也可从本经自病。或外邪已离开太阳之表,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出现邪正相持,病邪既不能完全入里(尚未进入阳明之里)。正气又不能驱邪完全出表,而介于表里之间的病变和证候。叫做少阳病,又称半表半里证。

一、症状分析

寒热往来,即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胸胁满闷,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同时可见,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等。治疗用小柴胡汤。

少阳胆经为病,胆有热则口苦,热耗津液则咽干,热上蒸则目眩。肝胆相表里,胆病则肝郁,疏泄不利,所以默默不欲饮食。

由于少阳病的发展,有向表向里两种趋势,故有少阳为枢之说。不过病之向表向里,常以兼证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少阳表证未解,而阳明腑证已实,会出现往来寒热、口苦腹满痛、不大便、潮热微烦,即少阳兼实证。

如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微呕,心下郁结,即少阳兼表未解之证;

如少阳病见腹中极痛者,为兼里虚之证;

如女性病人在伤风期中,恰值经水适来或适断,邪热入陷,症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或寒热发作如疟,为热入血室之证。

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相争,病势出入未定,故见寒热往来;少阳经脉布胸胁,病则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胆火内郁则见心烦,胆热郁蒸胃气上逆,故见喜呕。脉弦为少阳病主脉。

少阳病不象表症,又不象里热症,称“半表半里”症。惟有和解一法适宜。小柴胡汤古时被称为“和解法”,实际是清热化湿法。其病是外感热病,半表半里症中,偏于热者。少阳病如见到热结肠胃的里热症时,则用大柴胡汤。相当于小柴胡汤和小承气汤的合方。

少阳属胆与三焦,肝与胆相表里,三焦与心包相表里。因胆内藏精汁而主疏泄,胆和则脾胃无贼邪之患,脾胃纳谷消化功能建全。胆附于肝,禀春木之气主决断,且相火游行于三焦,内寄于肝胆,故肝胆疏达协调。三焦为营卫气机运行的通道。《灵枢·营气篇》说:“气从太阴出···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入少阳经。”

如外邪侵少阳,肝胆之火上逆或上亢,故见口苦咽干目眩等。邪犯胆腑则胆气不得下降,导致胃气上逆。

《灵枢》说:“邪在胆,逆在胃。”故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邪犯少阳气机不畅,升降不利,可见胸胁苦满。如正邪相争中,正气弱不能抗邪外出,见往来寒热。经言: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二、治疗原则

以和解表里为主,不可使用汗吐下各法。因少阳病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如汗,常因损伤津液,耗伤正气,反使病邪内传。少阳病亦不在里,若误下就会伤阴,阴虚火动则易成惊。胸中亦无实邪故不能吐,吐则伤阳,而易成少阳之变证。由于少阳又多兼表兼里证候,可在和解的基础上,视病情不同,兼用解表、攻里之法,随证施治。

柯韵伯说:“少阳枢机之剂是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总方。”应用本方,《伤寒论》:“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说明只要见到一部分主要证候,即可使用小柴胡汤。14、太阴经病辨证

太阴经指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脾虚湿盛的证候。太阴病可由三阳治疗不当,损伤脾阳而起;也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袭而起病。症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象缓弱等脉证,就叫太阴病。

其证以中焦阳虚气衰,寒湿不运,脾胃机能衰减为前提。太阴与阳明相表里,故阳明病与太阴病相互传化,有虚实之分,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二者变化与体质及治疗有关。多是阳经传变而来,故多兼它经症状。脾胃虚弱外邪直中太阴。多为里虚寒病证。

一、症状

脾阳虚,症见腹满呕吐,食欲不振食不下,或有不消化食物,时腹自痛腹泻,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无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腻,脉濡弱或迟缓等。

二、分析

脾阳不足寒湿内停,故腹满饮食不振。寒湿伤于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故呕吐;脾气不升故腹泻,阳虚阴寒凝滞,故腹痛阵发,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为脾有寒湿之象。腹部胀满疼痛,是阳明、太阴病共有证状。阳明腹满痛不减而拒按,大便燥结,故为里实。太阴腹满痛,则时发时止,喜按喜温腹泻,故为里虚寒。

太阴病的腹满痛,与阳明病的腹满痛,是有区别的:阳明病为实热燥屎内结,其腹满痛必甚且痛,必拒按;太阴腹满痛为虚寒,腹满痛时减且喜按,或得温而缓。太阴自利,多有口不渴的特点,纵然见渴,只喜热饮,且饮不多,这是与阳明病的不同。由于脾主四肢,故风湿之邪侵犯肌表,郁而不达,故可见四肢烦疼等证候。

太阴病由阴转阳、转实,可变成阳明病;如湿滞不化,能影响胆汁排泄,引发阴黄。太阴兼表证,症见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太阴误下邪陷,表尚未解的症见太阳表证,还可见里症为急的腹满痛等证。

太阴属脾与肺,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谷腐熟消化,和传导排泄,分属胃和大肠负担,水谷精微则赖脾之运化和肺之敷布,以充养全身。脾以升为常,肺以降为顺,脾主运化升清阳,代胃行津液;大肠赖肺之气肃降和津液敷布,而能传导排泄。

三、治疗原则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故治疗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但太阴病常兼有其它证候,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则该先治其里。

太阴与阳明病位不同,性质相反,太阴为虚寒证,阳明为实热证,二病皆有腹痛且不同。太阴虽为里虚寒证,日久可能见由阴转阳大便硬等症候。太阴病如忽见暴烦下利,应注意是否脾阳将复,为欲愈之象。

四、按语

太阴病是虚证,表现出消化系统症状,属“脾阳虚”。理中丸及附子理中丸都是温振脾阳的代表方剂。寒甚重者重用干姜,虚甚重者重用人参,阳虚失血者,干姜宜改炮姜。温里剂药多辛温燥热,凡实热、阴虚及真热假寒者忌用。15、厥阴经病辨证

厥阴经指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其病寒热错杂,包括上热下寒证。上热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寒饥不欲食,或误认为实证而苦寒攻下,上热未必去,下寒反更甚,故下利不止。是伤寒六经传变,至严重阶段的病变。病情复杂危重。属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为寒热交错。病理不同,归纳为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吐秽证四种。

一、上热下寒证

多见于伤寒误治转变而来,其主证为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饮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前三证上热是主要表现。后者下寒是主要表现。

寒热错杂指主要症状。如口渴不止,气上冲胸,心中疼痛,自觉热是上热的现象;饥而不欲饮,食则吐蛔是下寒的现象。

二、厥阴是阴之尽阳之始

病至厥阴,病的发展多处于极端,不是寒极就是热极或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手足厥冷。厥阴病的证候很多,有寒热错杂的寒厥证、热厥证,蛔厥证,还有上热下寒,厥热胜复的不同病理变化。

如口渴自觉胸中有气上冲,胃脘部疼痛有灼热感,饥饿而不想进食,呕吐蛔虫等。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处方也很多。

三、厥阴寒热错杂与厥阴胜复

厥热胜复,厥冷时少,发热时多,为阴消阳长,其病易愈;厥冷时多,发热时少,为阳消阴长,其病为进;先发冷后发热者病轻,先发热而后厥冷者病重。

四、厥阴病辨证

由于变化比较复杂,必须辨清其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外,注意以下三点:

1发现与病理相反症状,应细察有无误治现象,然后再判断顺逆。

2厥阴病是严重阶段,确诊尤为重要。关键是依据疾病正邪的进退,表现程度的深浅,决定辨证施治的正确方法。

3厥逆原因有寒厥、热厥、蛔厥、脏厥、痰厥、饮厥等。这些有属厥阴病的,有不属厥阴病的,鉴别厥阴病理,仍属厥阴病中的主要辨证内容之一,必须注意诊察。

16、少阴经病辨证

少阴经有水有火,其病是心肾机能衰退的病变,气血不足水火偏虚,复感风寒,是少阴病主要成因。外感传递,由太阴传入少阴。脉微细是气血虚少,但欲寐是阴阳不调。是以阳虚里寒为主,为六经病变最后阶段。病的形成是本经自病或外邪直中,或因汗下太过所致。

病至少阴,有寒热两种。若太阴传入,是阳明少阳之邪传入少阴为热证;若外感之邪直中真阴是寒证。证见全身里虚寒证,主要脉证“脉微细,但欲寐”。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故脉微细,精神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沉迷糊状态。除外,因体质强弱不同,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两大类。

少阴内连心肾二脏,心为火热之脏属阳,肾为寒水之脏属阴邪犯少阴,既可从阴化寒,见肾阳衰微的寒化证,又可从阳化热,见肾阴虚而心火妄动的热化证,但阳虚里寒证,占主要地位。外邪伏于三焦,阻碍升降化热,乘少阴虚损而入得病,此少阴热病,初得宜凉药也。是寒是热,当用寒热之药分治。其水火合病,无妨用寒热之药合治之。

心主血脉、肾主藏精,水火相济,机体才能正常。如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而阳气衰弱,出现一派寒化证状;若上有实热、下有虚寒,用生地30克、白芍15克、附子6克、干姜6克、细辛3克,计五味,不宜用石膏。

一、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

症状:无热恶寒、心烦吐利、渴喜热饮、饮而不多、小便清长,四肢厥逆、踡卧等,阳虚为主的证状。也可出现阴极似阳的假热证,因虚阳被阴寒格拒,反见发热,面赤烦躁等。

如寒盛虚极阳气被格拒于外,则面部潮红,躁扰不安假热证状。如病邪从火化热,伤阴,阴虚阳亢,见心烦不得眠、咽痛、舌红脉细数等,一派热化证状。

二、热化证为少阴的变证

症状:下利口渴、心烦不得卧、咽痛、咽中生疮等,以阴虚为主的证状。

三、少阴太阳互为表里

少阴病初起,也会兼有太阳表证;少阴热化证程中,阳气渐复,邪归胃腑,可出现口燥咽干、腹胀不大便,或泄利清水、心下疼痛等阳明里实证。

总言:少阴病变化比较复杂,有阳虚也有阴虚,甚至阴阳俱虚;有里虚兼表的发热证,也有转阳明燥化的里实证。少阴为三阴之枢,为心肾统水火之气。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17、心包经病辨证

一、症状分析

除上述少阴症状外,表现神识障碍,如迟钝神昏,谵语或狂躁、舌绛脉数等。治疗方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用于温热在肠,大便燥结,腹胀满痛、拒按、手足多汗、烦燥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数有力等。

热入营分是温热邪入血分轻浅阶段。发热夜甚,主要是烦燥不宁,夜不得寐,懊悩烦闷,状热神昏,时时谵语。唇燥口干,咽干不欲饮,饮之不多,似睡非睡,小便涩少热痛,甚则尿赤如血,热势持续不退,日晡则甚,或斑疹隐现,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二、治法与方剂举例

例、大承气汤《伤寒论》:功效,峻下热结,泻火解毒;

例、小承气汤《伤寒论》:功效,轻下热结,消积除满。18、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说的辨证纲领,也是温热病的证候分类方法。它的形成,是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而逐渐充实起来的。由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正确的反映了温热病的发展规律,及其病理特点,因此在临症诊疗中,运用本法,就能掌握要领,切合病情,对于外感病的治疗来说,确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一、卫分证

1、症状:多见于温病初起阶段,特点是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头痛、身痛,无汗或少汗,声音重浊,苔薄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挟风可见鼻塞、咳嗽;挟湿可见胸闷、渴不喜饮、身重、苔薄腻等。

2、分析:温邪初犯人体,表邪外束腠理,开合不利,所以无汗或有汗不畅,虽然发热,还是时时微恶寒,或恶风不解,这就是表证。未侵入脏腑。

3、治法与方剂举例:辛凉解表,宣肺止咳。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

二、气分证

分析:发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出、烦躁、口渴、小便赤短、脉数、苔黄等。

气分证,一是从卫分传来,即先发热恶寒,后转变为温热入气分,表邪不在皮毛,故不再有恶风寒症候。里热渐盛,变深变重故恶热。邪入气分属里热证。为里热炽盛阶段,但尚未入营血。二是温热直入气分,无微恶风寒的卫分阶段,开始即是热而不寒的气分证。由于传入脏腑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可分为肺热、胸膈热、肌热、肝胆热、胃、肠热等。

介绍以下四种:

1、邪留三焦:

身热起伏,胸胁满闷,恶心腹胀,小便不利,舌苔白腻等,称为“邪留三焦”。宜用厚朴、陈皮、枳实、半夏、竹茹、茯苓等治疗。

2、气分大热:

如温热在胃,高热多汗,气粗、口渴、烦燥、苔黄燥、脉洪大或沉实。所以发热不恶寒,而反恶热、用清大热的方剂《白虎汤》。

3、热结肠胃:

1)、症见:大便不通,口渴烦躁,发热,腹胀满或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亦用于胃热盛,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发热而同时见到便秘,腹胀痛拒按、舌苔老黄而厚燥,甚或焦黑。

2)、治法和方剂举例:用攻下里热的方剂,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4、温热在肺:

1)症状:咳嗽、口渴、胸痛、汗出,而热不解,苔黄、脉数。

2)治法与方剂举例:用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功效:清肺泄热,宣肺平喘。用于邪热壅肺,咳嗽气喘,烦躁口渴者。

三、营分证

1、症候分析:

发热,口反不渴,尿赤,烦躁不安,失眠、发热夜重、严重的有谵语、神志错乱,皮肤开始出现斑疹,舌光绛、无苔等。热入营分:舌质红绛是热邪入营分的特征。

2、治法与方剂举例:清营汤《温病条辨》方略。

功效:清营透热,养阴活血。主治和应用:温热病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心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舌降而干,脉细数。犀角可用水牛角6-8倍代。

临床用于乙脑、流脑、败血症,或其它热性病具有营分见证者。

四、血分证

1、实证分析:

1)症见:高热,神昏谵语,斑疹紫黑,吐衄便血,舌紫绛,脉细数;或蓄血留瘀,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自觉腹满,大便色黑易解,以及疔疮走黄等。昼静夜躁,谵语发狂,或有痉挛。昏厥等现象。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所以外则斑疹透露,内则吐衄、便血,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与营分症候相似,血分受了热邪的熏灼,则病情程度更重。舌色必然深绛,若紫而干晦脉细数或弦数。

2)治法和方剂举例:用凉血解毒法。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见白血病部分。

2、虚证分析:

出血斑疹显露、抽搐,脉虚弱,舌质紫暗。温热邪进入血分,神倦。。。为深重阶段,病位在肝肾;发热夜重,心烦不眠,舌绛,脉数。方剂:犀角地黄汤。

1)肝热动风症见:

高热神昏、牙关紧闭、眼直视,或上翻、手足抽搐或角弓反张、苔黄、少津、脉细数。

2)治法和方剂举例:

滋阴养血熄风潜阳:用三甲复脉汤:由二甲复脉汤加龟板组成。略。

3)血热伤阴症见:

温热病末期,身热面赤,手足心灼热,口渴齿燥,四肢抽动,舌质紫,脉细数无力,为邪热炽盛,肝肾阴被耗遏,筋脉失濡养,至阴虚风动。

4)治法和方剂举例:

方名、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1)组成: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板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炙甘草12克、鳖甲12克、鸡子黄2枚(药煎好兑入)。

2)功效:滋液熄风。主治热灼真阴,内风虚动,症见神倦抽搐,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有欲脱趋势。清热解毒,滋阴熄风凉血。临床用于急性传染病,如乙脑、流脑等后期,衰竭抽搐者。如阴液虽虚,邪气犹盛者,非本方所宜。19、三焦经病辨证

一、三焦症状

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胃腕部为中焦,以上为上焦,以下为下焦。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属下焦。

六腑中三焦并不单独与一脏相配合、所以三焦是独特之腑。名曰三焦孤腑。三焦为营卫气机运行道路与胆相连。主要是通调水道,保持水液气化运行通畅。因此与膀胱有密切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三焦又与肾气相通,所以三焦统领肺肾二脏。

《灵枢·营气篇》说:“气从太阴出。。。合手少阳三焦经,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胆经。”

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雾:指上焦心肺,散布滋养物质,如雾露一样。是说上焦主要功能司呼吸、主血脉,两则配合,将饮食精气,敷布全身,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

2、沤:指中焦脾胃,对食物浸渍、腐熟、吸收。是指中焦腐熟水谷,并将营养物质化为营血,作用如酿酒一样。

3、渎:指下焦肾,大小肠膀胱。如沟渠能排泄二便是指下焦泌别清浊,水谷糟粕排出,渎:水浊下流之意,如排水渠道,疏通流畅一样;三焦总司气化作用。

二、三焦病理

外邪侵入少阳,肝胆之火上逆上亢,见口苦,咽干,目眩。邪犯胆腑,则胆气不得下降,致胃气上逆。《灵枢》说:“邪在胆,逆在胃。”故见心烦喜呕,不欲饮食,消化功能失常。若邪犯少阳,气机不畅,升降不利,见胸胁苦满证。

痛在上焦膈上,多为心肺胸膈间病;痛在中焦脘部,多为脾胃间病;痛在下焦及脐下,多为肝肾大小肠,膀胱间病。

1、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症状是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脉不缓不紧而动数。如果逆传至手厥阴心包络,出现舌色绛赤,烦躁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舌不利,肢厥等现象。

2、中焦:主要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阳明主燥,太阴主湿。

如果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日晡益甚,汗出,脉大,面目俱赤,呼吸气粗,大便秘小便涩,口燥渴,舌苔老黄,甚或黑有芒刺,便是中焦足阳明胃经的症状。

如果身热不甚午后较重,神识如蒙,舌苔白腻,脉缓,头胀身重,胸闷不饥,泛恶欲呕,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者溏泻,便是中焦太阴脾经的症状。

3、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病变到这阶段,已是津枯液涸的时候。足少阴肾经表现,为昼日较静夜间烦躁,口干不欲饮,咽喉生疮疼痛,下利心烦,不能言语,尿短色赤等;足厥阴肝经表现,为厥热交替,心中痛热,懊憹烦闷,时作干呕,或头痛吐沫,心中饥嘈而不能食,神情有时沉默,在上口干糜烂,在下泄利后重,或风动痉厥、囊缩腹痛耳聋等症。

三、三焦病证传变

三焦代表着疾病的轻重和部位,更代表疾病整个发展过程。一般外感初起,多起于上焦,故上焦的病,多属轻而浅,顺次再传到中焦。若病到下焦,多是最复杂严重的阶段。

三焦病的传变过程自上而下,这仅指一般而言,并不是刻板的。有些温病,常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传入中焦阳明,这叫顺传;有的却不传阳明,而传入心包,这叫逆传;有的在传入阳明之后,用清热或攻下的方法,而病就痊愈。

有的常自上焦径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有的初起即现中焦足太阴脾经症状。如湿温初起常易出现恶寒身重,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小便混浊不清,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这是湿困太阴脾土的现象。

有的发病即现厥阴(肝和心包)症状,如暑厥、暑风等,病起即见昏迷惊厥,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与伤寒直中病相似。此外,也有合并两焦病症的,这又和伤寒六经的合病、并病相似。

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都是归纳证候类型辨证的方法,把它们运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再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分析,便能测定病证的属性和病所。

四、三种归类方法的共同特点

如邪在太阳时,相近于上焦手太阴(肺)和卫分;传到阳明(胃)时,相近于中焦阳明和气分;还有一种交错关系,如阳明病,有中焦气分症候,也可出现营分症候。阳明发斑,即气分兼血分的混合症候。三焦和营卫气血分类法,弥补了六经分类法的不足。临症应综合考虑,及其主要脉证来鉴别病情。

五、清三焦郁火法

方名、大承气汤1《伤寒论》

1、组成:大黄(后下)6-12克、芒硝(冲服)9-15克、厚朴6-12克、枳实6-12克。

2、功效:峻下热结,泻火解毒。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热盛便秘,是指邪热内传胃肠,热毒集结肠胃,致使肠胃燥实的里热实证。如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按之有硬块,是热与肠中有形糟粕相结,阻滞肠胃所致。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或热盛烦躁,神志不清,惊厥,或狂乱谵语,如见鬼状;舌苔黄燥厚腻,或灰黑干燥,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有力者。

临床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及某些热性病高热神昏、惊厥等,证属肠胃腑实者。

3、方义:生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为臣药;积滞内阻,每致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加速排除积滞,共为佐使药。

4、制方特点:

1该方具有峻下势猛,气宏力专,是治痞满燥实俱备,阳明热结的重证;有药简效捷的特点。仲景采用药物性味、功效和谐同步的药物组合。药与药之间相互作用,增强疗效。

2诸承气汤大小之剂,峻下与缓下之法,大黄同煎与后下之不同,代表着快速与缓速的不同强度。

3治法特点,用治实热积滞,下实燥结泻热救阴之法,即仲景创制“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用治热结旁流,又属“通因通用”之法。本方能泻热通便承顺胃气下行,故名“承气”(降胃气)。

4按语:症状兼有阳明经证、腑证共同特征。辨证应分经证、腑证。是否还有太阳,或阳明存在;阳明病为邪热炽盛阶段,必须辨清,以防延误病机;查明有无合病,如热与湿合,而致发黄,及蓄血,虚寒等症。

仲景在阳明病辨证中,以津液为纲,阐明阳明腑实证,病因是误治、阴亏、津液外泄,开拓了津液辨证的先河,对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和温病保津理论的产生,有深远影响。

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指胸脘部的闭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有抵抗感;燥,是肠中枯燥,燥屎干结不下,唇干舌焦;实,是肠胃中有燥粪与热邪互结,便秘,腹痛拒按。

小承气汤泻热攻下之力较轻,以治痞满实而燥热不甚的阳明热结轻证;调味承气汤,泻热攻下之力较缓和,以治阳明热结,燥实在下,痞满不显者。

方名、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1、组成:大黄12克、芒硝12克、炙甘草6克。

2、功能:缓下热结,润燥软坚。用于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腹中胀满,或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及肠胃热盛发斑、吐血或鼻血,口齿咽喉肿痛等。

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而不用枳实、厚朴,主治燥热内结证。用甘草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故名调胃 。作用比大小承气汤平和。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方名、升阳散火汤《李东垣》

1、组成: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党参)、白芍各15克、柴胡24克、生甘草6克、炙甘草9克、防风7·5克。共研末,每用15克,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2、方义:柴胡发散少阳之火;升麻、葛根发散阳明之火;羌活、防风发散太阳之火;独活发散少阴之火。都是味薄气轻,上行升散辛温风药,以鼓动少阳生气,使三焦得畅,阳气升腾,火郁解散。又恐升散太过耗伤正气,故配人参、甘草益气健脾;白芍敛阴清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方中发中有收,散中有补,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故见四肢发热,肌热骨髓中热,热如火燎,扪之烙手等,用本方发散而解。

李皋圣于脾胃者,其治必主升阳。俗医知降而不知升,是扑其少火,胃气不能上升。若气不虚,本方除人参、独活,加葱白,名火郁汤,其治同。20、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根据临床病情资料,联系气血津液生理供给,结合八纲、脏腑分析,找出气血津液病变的辨证方法。

气血津液,生理上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的产物。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病变,又必然影响到某些脏腑。故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不能离开脏腑而存在的。掌握气血津液病变的一般规律,为辨证论治打下基础。

一、气的病证

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个方面。

1、气虚: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出现机能衰退的病理现象。

1)症状: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动则气喘,自汗、舌淡、苔少,脉细弱。

2)分析:常见于某些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复期,或年老体弱,多因邪气耗损正气,或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所致。由于气不足,故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 疲倦无力,故动则气喘。正气虚弱,肌表不固,故自汗。气血虚少,则面色白;舌淡苔少,脉虚弱。

3)治法和方剂举例:补气,用四君子汤加减。

2、气陷:是指脾气不升,清阳下陷的病理现象。

1)症状: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内脏下垂,久泄脱肛,舌淡苔少,脉虚弱。

2)分析:多由久病虚损,劳倦伤脾,脾气不升,清阳下陷所致。清阳不升而浊阴不降,浊气上扰清窍,故头目昏花。脾气下陷,升举无力,则脘腹坠胀、内脏下垂、久泄脱肛。气少倦怠,舌淡苔少,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

3)治法与方剂举例:益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3、气滞:是指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发生气机阻滞,运行不畅的病理现象。

1)症状:胸腹胁肋闷满,疼痛、痛无定处。

2)分析:气滞常由情志不畅,饮食失调,感受外邪,外伤等因素,引起脏腑、经络气机运行不畅所致。可引起胸腹胁肋闷胀、疼痛。病在气游移不定,故痛无定处。引起气滞病因,和发生病变的脏腑不同,所以气滞的证候,除上述共同症状外,还有其各自不同特点,详细内容见脏腑辨证。

3)治法和方剂举例:行气,用金铃子散加减。

4、气逆:是指气机上逆。一般多指肺胃之气上逆。

1)症状:咳嗽、喘息、呃逆、呕吐。

2)分析:感受外邪或痰浊壅肺,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喘息。寒、热、痰、食、积等因素,侵犯胃腑阻滞气机,致胃气上逆,故见呃逆、呕吐。

3)治法和方剂举例:降气镇逆。用苏子降逆汤、旋复代赭汤加减。

二、血的病证

一般有血虚、血瘀、血热三个方面。

1、血虚:是指血不足,不能濡养机体的病理现象。

1)症状: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精神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少,脉细无力。血虚的病变,常会致使全身气机的衰退,因此血虚证中,常伴有气短、疲乏等气虚现象。

2)分析:血虚常有失血过多,久病耗血,脾胃虚弱生化不足等原因。血不能濡养头身、上荣于面,故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精神不振,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血不濡养四肢,故出现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无力,均为血虚之象。

3)治法与方剂举例:补血,用四物汤加减。

2、血瘀:是指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血行不畅,或血液留滞的病理现象。

(1)症状:局部疼痛或见肿块,痛如针刺,拒按,固定不移,或伴有面色晦暗,甚则肌肤甲错,或出血,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脉细涩。气和血的关系密切,气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二则常同时存在。

(2)分析:本证多因寒凝、气滞、气虚使血行不畅,或邪热与血互结,或外伤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排出所致。瘀血阻滞不通则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如久瘀不消,阻碍营血运行,肌肤失其濡养,则出现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如瘀在肠胃可见呕血、吐血、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均为瘀血之象。

(3)治法和方剂举例: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3、血热:是指血分有热或热邪侵犯血分的病理现象。

(1)症状:心烦、失眠,或躁扰发狂,口干不欲饮,身热夜甚,或见出血,舌红脉数。其他如疮疖,妇女月经超前或经量多,色红等,也常是血热的见证。

(2)分析:本证多由外感热邪,五志化火(如肝郁化火)等引起。心主血血热扰心,故见心烦、失眠,甚则躁扰发狂。热入营分,损伤营阴,因邪在阴分,夜属阴,故身热夜甚。热伤津液,出现口干,但热不在气分而在营分,故不欲饮。热为阳邪,易伤血脉,迫血妄行,则可见出血。疮疥,妇女月经超前,色红量多,脉数,舌红,均为血热之象。

(3)治法和方剂举例: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三、津液的病证

津液的病变,概括为津液不足(伤津、伤阴)与水液内停(水肿、痰饮)两种情况。

1、 津液不足:

是指组织器官失去津液濡养的病理现象。

(1)症状:口干咽燥欲饮,唇燥舌干,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脉细数,甚则皮肤干瘪,或口干不欲饮,或身热夜甚,舌红干有裂纹,或光剥无苔。

(2)分析:津液不足,轻的表现为伤津,重的表现为伤阳。由于热邪伤于津液或大汗、吐泻等原因所致。津液不足,则敷布于口、唇、皮肤肌腠的津液减少,故见口干,咽燥,大肠失去正常濡润,故见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为热入营阴之象。舌红干有裂纹,或光剥无苔,均为伤津伤阴之象。

(3)治法与方剂举例:增补津液,用增液汤加减。

2、水液内停:

是指全身或局部停积过量的水液的病理现象。

(1)症状:咳嗽痰多,头晕目眩,心下悸,短气或胁下胀满,咳唾引痛,脉弦,舌苔白滑或症见腹胀纳少,口淡无味,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较腻,脉濡。或症见下肢浮肿或一身面目悉肿,或腹大如鼓,脉沉弦,舌苔白滑。

(2)分析:多由肺脾肾对津液的输部和排泄发生障碍,使全身或局部,停积过量的水液所致。水液内停 聚而成饮成痰,饮停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多痰。

痰蒙清窍,清阳不升,头晕目眩。水饮上凌心肺,心阳不振,心下悸,肺失宣降,短气。如水停胁下,经络阻塞,气机不利,故胁下胀满,咳唾引痛。  脾阳不运,饮留肠胃,则见腹满纳少,口淡无味,肠鸣腹泻,苔腻、脉濡为湿之象。水饮溢于肌肤,成为水肿。如水饮积于腹内,日渐胀大,故见腹大如鼓。脉沉弦,苔白滑,为阳虚不运,水饮内停之象。

(3)治法和方剂举例:利水。用五苓散加减。EFT: 0px; MARGIN: 15px 0px 0px; PADDING-RIGHT: 0px">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其临证五辨探析如下,以期光大名医经验。

 1 首辨伤寒温病异同

  秦老临证对外感疾病首辨伤寒与温病异同,二者同起六淫,或伤於寒,或感於温。伤寒由表入里,以六经辨证而取温法,始用辛温发汗的麻黄汤,中用苦寒泻热的承气汤,末用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病由浅入深自上而下,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而治取凉法,始用辛凉解肌的银翘散,中用甘苦合化的增液承气汤,末用甘寒救阴的复脉汤。虽同属外感病但证候存在交叉,构成了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的一横一纵关系,即太阳病——上焦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中焦病;少阴病、厥阴病——下焦病。诚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书中言:“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可见伤寒与温病没有对立,而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

  2 临证推求脏腑发病

  秦老指出:脏腑发病歧黄早有明训,《素问》中的“咳论”、“痿论”、“痹论”等,分别推求了五脏咳嗽、五脏痿证、五脏痹证的主要表现。而《难经》所载“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食饮冷则害肺,愤怒气逆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房则伤肾”又阐明了五脏发病的自身规律。据此秦老常从4个方面分析内伤脏腑的发病:第一结合本脏的体用性质,第二与本脏形体官窍联系,第三本脏跟它脏相互影响,第四本脏对病邪的反应。举肝为例:功主藏血与疏泄,体阴有阳失调是发病关键,或肝不藏血,或肝失疏泄,进而波及所主筋、目、爪甲、泪发生病变,肝病相移而影响胆、心肾和脾肺,出现五行传变。此外,肝通于风气而易招风邪,肝在志为怒舍魂,又多情志病变。可见脏腑一旦发病就离不开生理和病理,离开了就会落空。所以医家唐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用药无方”。

  3 辨脏腑传变用五行

  中医应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关系,阐释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以及相互关系,并作为推断病情和确定治法的依据。对此,秦老对疾病的脏腑传变力倡五行辨证而要点有3:其一要以脏腑生理病理为基础,其二要以病因病机为依托,其三要掌握五行规律着重在生克两个系列。在相生辩证中包括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和单纯子病3类,并认为火不生土不仅命门之火不生脾土,而且也指心火不生脾土。如张仲景治痰饮用苓桂术甘汤,方中用桂枝在於温心阳助脾阳,含有补火生土之义。相克辨证中包括太过乘侮与不及乘侮4类。如臌胀病就涉及肝脾肠胃等脏腑,其病变过程有木旺乘土、土虚木乘、土实侮木、木虚土侮4种情况。因而治法有别,或疏肝利水,或培土制水,或扶土抑木等,临证不可不注意。

  4 临床诊断考查病名

  病名是对具体疾病全过程特点与规律的本质认识,而《内经》早有病名记载。对此秦老认为,必须结合临床考查病名。如“肝厥”病名,它是“四厥”的总称。即一指忿怒所致形似中风的“气厥”,证见猝然昏倒,牙关紧闭,手足不温。二指肝阳上亢的“晕厥”,证见头目运旋,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三指肝火上冲的“薄厥”,证见猝仆面赤,气道不利,咳有痰声,脉弦而数。四指肝肾阴虚风动的“痉厥”。宅如“腹泻”病名又有多称,若以病因看有湿泻、暑泻、热泻、食泻、酒泻之称;若从泻下物看有鹜泄、餮泄、溏泄、濡泻之名;若从脏腑病机看有胃泄、小肠泄、大肠泄之说。秦老还对《难经》所言“肝积”名“肥气”,“脾积”名“痞气”提出看法,因肝积多由气滞形成,体见疲劳肢困,食少体瘦,日久继发黄疸与臌胀,而脾积肿大面黄如“疟母”一般,常由劳累引发寒热,结合临床考查病名应为“肝积”名“痞气”,“脾积”名“肥气”。

  5 成方以法统之加减

  成方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临证要认真分析每方的用药法跟疾病病机的关系,从中总结出该成方体现的治法。秦老运用成方的经验是以法统方随证加减。如成方“小分清饮”的用药法,体现了利尿、理气、健脾、燥湿治法,因而可用治水肿病。凡成方中只要与水肿病治法相符的亦可移用。如《伤寒论》五苓散用治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因其有利尿健脾温化之功,符合水肿法而采用。临证还可随病人体质和证候加减,或去肉桂而成利尿健脾四苓散,或与燥湿的平胃散结合组成胃苓汤;还可以加入陈皮、滑石等组成利尿燥湿清热理气的大橘皮汤。上述加减变化既不悖原方之旨,又切中病情而收临床疗效。

从毒瘀交阻辨治消化道癌 沈舒文

沈舒文学术临床经验(1)

从毒瘀交阻辨治消化道癌

宇文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沈舒文,男,1950年生,陕西凤翔人。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博士生导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首批名中医。

近四十年坚持中医原创性理论思维指导临床实践,在学术经验的积累中不断探索临床疗效的突破。擅长治疗消化疾病、疑难杂症、肿瘤。对慢性胃炎提出滞损交夹论,治虚注重胃络以润为降;多年致力于研究胃癌前病变,提出虚实关联证候特征与辨治体会;治癌症以毒瘀交阻辨治为所长;兼提出治实邪的宣郁破壅、调病势的纵擒宣治法。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编《中医内科病证治法》《内科难治病辨证思路》及审编《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等学术专著,发表论文120余篇。

消化道癌的核心病机是毒瘀交阻、正气亏损,癌瘤以气血痰湿瘀凝聚的病理形式结聚于胃肠而发病,在气血痰湿瘀中,以毒瘀交阻为核心。

沈舒文用药,破散癌结之中以解毒化瘀药为常见,如食道癌常用硇砂、石见穿、浙贝母、急性子;胃癌常用藤梨根、半枝莲、黄药子;胰腺癌常用蚤休、山慈菇解毒,丹皮、赤芍化瘀;结肠癌常用山慈菇、土贝母、黄药子,并重用枳实、莪术破结。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从毒瘀交阻辨治

癌症因毒瘀交阻络先病

中医药治癌在控制病情、带病生存、延长生命方面的疗效优势毋庸置疑,甚至可使不少消化道癌临床治愈,但在辨证论治、扶正抗癌的具体方法上却各具千秋。沈舒文教授认为,消化道癌的核心病机是毒瘀交阻、正气亏损,癌瘤以气血痰湿瘀凝聚的病理形式结聚于胃肠而发病,在气血痰湿瘀中,以毒瘀交阻为核心。所谓毒,致癌因子具毒性(如滋存于胃的幽门螺旋杆菌),癌症形成后“邪聚为毒”,肆虐侵润转移,扩散莫制,“邪盛为毒”,癌毒具有必然性。毒伤络,络主血,络伤则血瘀,湿滞气,痰凝津,痰湿滞气则凝血,故毒与瘀交阻于局部,络脉先病。就消化道胃肠部而言,络可理解为现代医学解剖部位的组织黏膜,即组织黏膜先见癌变,如食道癌为毒瘀交阻食道络脉,胃癌为毒瘀交阻胃络,肠癌为毒瘀交阻肠络,先以络脉癌变,尔后及气且损正,及气者为所病部位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为表现,损正者,则形成实中兼虚,虚实关联证候特征。故而沈舒文用药,破散癌结之中以解毒化瘀药为常见,如食道癌常用硇砂、石见穿、浙贝母、急性子等解毒破瘀;胃癌常用藤梨根、半枝莲、黄药子等解毒破瘀;胰腺癌常用蚤休、山慈菇解毒,丹皮、赤芍化瘀;结肠癌常用山慈菇、土贝母、黄药子解毒,并重用枳实、莪术而破结。

调标本游刃于虚实变化

癌症往往发生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复因不良情绪、饮食习惯、禀赋遗传等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气血痰瘀凝聚为癌,或原患有相关癌变高危疾病激变为癌,但癌症的发生必以正气虚为先决条件,而癌瘤形成之后扰乱胃肠功能,耗气嗜血伤阴,又以损伤正气为代价。故而在疾病的演进中,脏腑正气亏虚与癌瘤结聚伤正共同存在于证候的统一体中,形成虚实关联。沈舒文对虚与实证候结构中的主次变化,采用虚实标本临床思维方法,补虚培本与抗癌治标相结合,治疗用药游刃于证候的虚实变化之中。癌症如果早期发现,损正若不明显,以解毒化瘀破结治标为主,兼补脾胃养后天以治本;中期癌症在进展中,正虚与癌瘤起伏不大,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稳定病情;当癌瘤损正明显,脾土虚败,甚或形消肉脱时,当补脾胃而促纳谷为要。沈舒文认为,消化道癌正虚者,以气阴两虚为主,气虚偏于脾,运化有所不及,以乏力,纳差为主,用黄芪、生晒参、白术、黄精之属,补气重于养阴;阴虚偏于胃,胃络因枯而滞,以口干、隐痛为主,用太子参、麦冬、石斛、黄精等养阴重于益气。

食道癌以润为降促纳谷

食道癌随着疾病发展,会不同程度出现咽食噎塞,此乃痰气毒瘀凝聚食道,致管腔狭窄。此时促进纳食进谷为要务,中医所谓“谷昌则存,谷绝则亡”。然而临床用降气和胃促咽食对不少患者则无功,破结行滞也多徒劳。食道为胃之上口,具燥土之性,生理特征亦“以润为降”,咽食受阻与“胃之干槁,润降失常”最相关,所以治疗要以润为降,润则食下,常用养阴的太子参、麦冬、石斛、沙参与和降胃气的半夏、苏梗、生姜配伍,组成润降之剂,能有效促进纳食进谷。

如治一食管癌患者,女,58岁,2012年6月9日以咽食有梗噎感2月为主诉就诊。患者4月前因胸骨后不适,咽食有哽噎感,在当地三甲医院诊治,病理报告食管鳞状细胞癌Ⅱ级,右颈部鳞状细胞癌I级,放疗3次,气短咳嗽,CT报告右肺尖放射性肺炎,化疗2次,患者放弃,求治中医。

患者诉咽喉干涩,吞咽不畅,哽噎感明显,纳食少,以流食为主,困倦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为肺胃阴虚,毒瘀交阻,润降失常,治以润降胃气,解毒破结。

处方:太子参20克,沙参15克,黄精15克,麦冬12克,石斛15克,山慈菇30克,石见穿30克,白英30克,硇砂4克(冲服),浙贝15克,威灵仙10克,陈皮10克,佛手10克,炙甘草6克,12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6月23日):患者咽喉干涩减轻,偶觉吞咽不畅,食欲增强,乏力消失,微觉畏寒,二便正常,情绪低落。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数。守法治疗,调整方药:上方去石斛、硇砂、陈皮,加淫羊藿10克,蛇莓30克,守宫4克(研冲),12剂,水煎早晚服。三诊后患者咽食梗塞感消失,可正常饮食。之后基本每周就诊一次,每次开药7~12剂不等,辗转调治于养阴益气,解毒破结,润降纳食,患者至今一切正常,体重增加。

肠癌以通为顺破毒结

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多在脾虚肠滞、运化不及、传导不利的情况下湿聚痰凝,邪酿为毒,痰毒瘀交结而发病,早期毒瘀凝结肠络,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癌瘤的增大,络病及气,大肠传导受阻,则见排便延时,腹痛腹胀,腹内结块,且癌瘤肆虐耗气嗜血,损伤正气,消瘦明显。疾病处于正气亏虚为本,癌瘤结实为标的证候状态,治疗仍当补虚扶正与解毒破结通腑相结合,标本兼治,在补虚扶正之中恒守补脾气,变在养血与滋阴,继发贫血者多补血,津亏便秘者则养阴。在解毒破结之中沈舒文尤重通腑破毒结。“腑以通为顺”,此与治食管癌注重胃的润降不同,以润为降可纳谷。而肠癌则要时时关注腹气的通降,腹气通顺则标志痰湿毒瘀凝聚肠道尚未结实,所以当肠癌确诊之后,不论有无腹痛、大便畅通与否,皆重用枳实30~40克,与三棱、莪术破结导滞通腹气,用山慈菇、土贝母、半枝莲、蜈蚣解毒化瘀破结滞。

如治一结肠癌术后腹腔转移患者,吴某,女,72岁,2013年1月8日以结肠癌术后6月、腹痛、排便细少2月为主诉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右腹及脐周疼痛,排便不畅,偶有血便,消瘦,在西安某三甲医院诊断为:①右半结肠腺癌,腹腔转移;②继发性贫血;③不完全性肠梗阻,行手术切除,术后便稀,排便畅通。近两月来腹痛明显,以脐周为主,严重时痛及全腹,大便细小而稀,排便不畅,口干乏力,不思饮食,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数。

辨证为毒瘀结聚肠道,脾虚湿滞血亏。

处方:黄芪30克,生晒参10克,白术15克,黄精15克,枳实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土贝母20克,山慈菇20克,半枝莲20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木香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12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2月22日):精神好转,大便较前通畅,基本成形,食欲增加,但仍腹痛。舌淡苔白,脉细弦。上方去黄芪、三棱、半枝莲、肉豆蔻,加乌药15克,小茴香10克,蜈蚣2条,温通止痛。12剂,前6剂早晚服,后6剂隔日服。

三诊(3月13日):腹痛消失,排便通畅,饮食正常,患者此后至今间断中医治疗,辗转以益气健脾、养血滋阴、解毒化瘀、通腑破结治疗,至今病情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