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仁波齐这个集合着冈仁波齐,那木那尼,玛旁雍措,拉昂措的地理区域,就是闻名遐迩的“两山两湖”地带。这一夜,好多人都在煎熬中等着天亮。这个冬季的海拔4300米高地,毫不留情地给大家当头一棒,严重高反的一大症状就是无法入眠。 由于没有回程航班,必须在狮泉河镇继续呆上一晚,我们的行程中,这一天变成是可以自由机动的。尽管大家被高反折腾的吃不香,睡不好,但还是觉得机会太难得,老李说,此一别,或许一辈子也不回再来了。 好,大家早早就起了床,简单整理下行装,决定去“两山两湖”走走。 阿里的交通很简单,就是一条219国道贯穿,还有一条支线,从狮泉河镇到那曲安多的,也就是所谓的“大北线”。出了检查站不久,晨光熹微,我们孤车急驰在空荡的219国道上,周遭万物栖息。 倏忽之间,东方已吐白,透过窗户,突然看到了一侧连绵的山脉惊现“日照金山”场景。 多么慷慨的视觉盛宴,近在咫尺,就这么毫无征兆地隆重上演了。 阿里,它从来不亏待有勇气拥抱它的人。 晨光下,山的质感,通透而利落。![]() 在经过无人区及野生动物保护区路段时,我们看到了好多的野生动物在活动。这是个普通人类的禁区,却正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 藏野狼![]() 藏野驴![]() 藏青羊![]() 藏野马![]() 车行旷野,两侧的景观荒芜得略显单调,但猎奇的目光、期待的兴奋始终裹挟着我们热情澎湃,很快,3小时过去了,我们进入普兰境内。 普兰县,位于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一个被称为“雪山环绕的地方”。 普兰因“两山两湖”而闻名遐迩。 ![]() 那木那尼峰的“旗云”![]() 那木那尼峰,藏族人称它为“圣母之山”,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北面海拔6656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望。那木那尼脚下和岗仁波齐之间夹着“圣湖”玛旁雍措、“鬼湖”拉昂措,这片神山圣湖之地,也被称为“两山两湖”地带,是去阿里旅行的人必去的打卡地。 ![]() 继续前行,车绕过一个山谷,在一片空旷的高原草甸上,褐色连绵起伏的山脊后,穆然露出了一个“熟悉”的水晶钻石状雪峰,我第一眼判断它该就是“岗仁波齐”了。 岗仁波齐就这样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地出现了。一股惊喜、兴奋,夹杂着感动和崇敬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开近它,再近些…… 抬头仰望,正前方的天际线上,雪峰晶莹,犹如宝塔,巍然而坐,周边八瓣莲花朝天护佑。 停车落地,静默,跪拜,我们诚惶诚恐…… 这是对岗仁波齐的崇敬,是对山的崇敬,对大自然的崇敬,也是我们每个人发出的对自己对天地的一股自觉敬畏…… 我不是佛教徒,也从来不寄托于什么神仙上帝,但我一直坚信,漫漫人生路,每个人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佛”,这个“佛”就是不断引领你永保一颗善良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正义之心,不断地战胜自己心魔,勇敢前行的源动力。只要这个“佛”在,我们的路上一定是光明的! ![]()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年中、印、尼三国都会有大批信教徒拖家带口来这里转山,在他们眼中,这里就是心中的天堂圣地。 ![]() 岗仁波齐脚下的巴嘎乡,这里是转山和朝圣者的“大本营”。![]() 在4700米的半山上,顶着凛冽的山谷寒风,我一步一喘,步履沉重地走完了一段上升的转山路,算是我对岗仁波齐的一场朝圣。 ![]() 转山的人,和冈仁波齐一样,矗立成一道永恒的风景。(二)玛旁雍错![]() 玛旁雍措被称为“圣湖之母”,可见她在藏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同时,玛旁雍措也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湖水透明度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藏传佛教认为,玛旁雍措的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 离开了岗仁波齐,玛旁雍措便是必去之地。 和班公措比,完全出乎我们意料,湖水不但没有结冰,而且是出奇的碧蓝灵动。 我多次进藏,西藏的三大圣湖,我已去过两个,纳木错象大海,每次去都是碧波激荡、浪花翻滚,展现出一派豪放粗犷的高原湖泊之美,这或许就是念青唐古拉该有的气魄。羊湖,优雅文静、轻奢娇媚,让人领略的是悠然自在之美,这点可能和山南的丰茂温润有关。 玛旁雍措的风格完全不同两者。在荒凉的天上阿里无人区,周边群山簇拥,万物萧杀,她却秀如处子,安然淡泊,静谧地流连在山的怀抱里,不躁不争,那一汪蔚蓝湖面,蓝的发黑。而此时,背后雄浑的近8000米身躯的那木那尼正披着皑皑雪装,摇曳着飘扬的旗云,傲然屹立于天际。转身眺望冈仁波齐,宝盖覆顶,白甲齐腰,巍然而立,与那木那尼遥相呼应。整个场景给人一种莫名的神秘和肃穆感。 这就是阿里的气质,“西藏以西”的气质。 大美自然,莫如于斯。 ![]() 准备返程时,突然发现了几个在转湖的朝圣者。 在这么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季,她们步履蹒跚地走在海拔4600米的转湖路上,该是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在支持着。我们不由地再次感叹信仰的力量,她们和我们不一样,一定不是为风光而来,她们的“风光”是在心里,在她们对神山圣湖的无限虔诚和崇敬里。 人,只要心中有光,一定是强大而幸福的! ![]() 千万年来,冈仁波齐、玛旁雍错,以及这片旷芜的土地,默默地守护在地球上的荒无人烟一隅,它们不争不燥,不哀不怨,甚至无言无语,但是它们赢得了无数人的向往和敬仰,令他们越过千山万水,克服千辛万苦来到它的身旁,走近它,朝觐它,跪拜在它的脚下、身旁,拥入它的环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更新于 2019-12-28 来自作品集阿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