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汉斯咖啡真难喝 2020-09-20

李三万

摘要:二战后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坦克威胁,各国都开发了单兵反坦克武器,苏联有“莫洛托夫鸡尾酒”,美国有“巴祖卡”火箭筒,德国有“铁拳”火箭筒,而日本则有更为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反坦克武器?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头条号首发】

二战后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坦克威胁,各国都开发了单兵反坦克武器,苏联有“莫洛托夫鸡尾酒”,美国有“巴祖卡”火箭筒,德国有“铁拳”火箭筒,而日本则有更为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反坦克武器?

1944年以后,面对美军“谢尔曼”坦克的压倒性优势,日军在与美军坦克对抗中完全处于下风,因此就像日本海军采用“一机换一舰”进行自杀式攻击的“神风特攻队”,日本陆军也不甘人后,在越来越困难的反坦克作战中,自杀式攻击也已逐渐成为常态。日军典型的自杀式战术就是一名身背一枚反坦克地雷的步兵,从掩体中突然冲出,钻到坦克底部同时拉响导火索,与坦克同归于尽;在缅甸战场,盟军还遭遇到了用一枚炮弹和一把锤子武装起来的日军自爆兵——英军称之为“现场起爆雷”,抱着炮弹冲向坦克,然后用锤子猛砸来引爆炮弹——想想都可怕!

在如此严峻的局势下,日军研制了很多堪称疯狂的武器,四式反坦克刺雷,日语为“四式刺突爆雷,片假名:しとつばくらい”无疑是二战日本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典型代表之一。

不过,四式反坦克刺雷最初并不是作为自杀武器来使用,而是让士兵像投标枪那样进行投射,但是这个刺雷重达5.3公斤,要将这么重的刺雷投到十多米外,而且还要准确投中坦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何况刺雷爆炸,在十多米外,也会对投雷的士兵造成危险,那么就干脆——自杀攻击吧。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四式反坦克刺雷是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锥形反坦克炸弹,爆炸物装在底部中空的圆锥状药型罩当中,弹体外壳也是类似漏斗形状的圆锥体结构,弹体通过位于底部的套管套接在长达1.8米的木(竹)质手柄之上,套管边缘有一个保险销,用来防止炸弹被意外引爆。在圆锥弹体的底面上还有等距排列的3个支腿。从外观上看,刺雷就像是用长杆挑起的一个样子滑稽的巨型陀螺玩具。

弹体总重5.3公斤;装药2.9公斤;弹体长280毫米;弹体圆锥基部直径203毫米;手柄长度1.8米(也有说1.5米左右)。

空心装药技术是以“门罗效应”为理论基础,所谓门罗效应就是将弹体装药进行塑型,使其呈现为某些特定的凹状结构,从而提高爆破效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一位兵器工程师对这种理论进行发展,他采用薄制金属材料包裹弹体,并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约为弹体直径的2-3倍的间距,使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1938年,瑞士工程师完善了这种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弹药制造上,而英国人作为众多新式军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先驱,首先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反坦克枪榴弹的设计中。于是,一个新的反坦克弹种“破甲弹”(sharped charge shells),就此诞生。

但在实践中,破甲弹更多的是依赖“聚能效应”所产生的高速金属射流来“切割”装甲的:当弹头接触到坦克装甲后,位于弹体底部的引信将被引爆。随后,包裹成型装药的所谓“药型罩”,一般采用熔点较低、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黄铜、紫铜等制成,纯铁或其它满足条件的合金也可以。“药型罩”在高温下熔融,并在炸药爆破的压力下形成可达10000米/秒的高速金属射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将会像“高压水流冲刷泥土”一样,在装甲上打出一个小洞,随后残余的金属射流将与被击碎的装甲破片从这个小洞一起进入车内,金属射流所到之处,坦克乘员非死即伤,甚至还可能引起坦克内的弹药殉爆,最终完全摧毁坦克。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空心装药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英文缩写RPG,也就是俗称的“火箭筒”,就是采用破甲战斗部。然而直到战争后期,真正投入实战的并可供步兵携行使用的也只有美国的“巴祖卡”(Bazzoka)和德国的“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正式名称是Raketenpanzerbüchse 43)两种。因为这种装备所涉及到的超小型固体火箭、电/磁击发装置和速燃发射药等技术,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一般国家还不能掌握。而对于无后坐力炮来说,单兵携行化要达到实战要求,则要等到战后的1960年代了。

所以,在二战时,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更简单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手榴弹。二战中苏联、德国和日本等国都使用过采用空心装药的反坦克手榴弹。苏联的是RPG-43型和RPG-6型,德国的是“1型反坦克手雷”(Panzerwurfmine I),日本的则是“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日语为“三式対戦車手榴弾”。

反坦克手榴弹的重量是普通手榴弹的2-3倍,因此投掷的距离自然就比较近,通常只有20米左右,它是一种绝对的近战武器,对于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使用的士兵而言,面临着几乎就是九死一生的考验。反坦克手榴弹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弹体必须垂直击中装甲才能取得最佳的破甲效果,才能从最大限度上发挥聚能效应的威力,所以反坦克手榴弹都配有软式的(或者是可以折叠的)飞行稳定装置;日本的三式反坦克手榴弹采用麻制纤维束来实现飞行稳定,当然实际效果很差。而德国人采用的则是伞状稳定装置。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正是由于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效果不理想,加上日军又有“白兵突击”的传统,因此四式反坦克刺雷才应运而生。

四式反坦克刺雷采用 双重“保险”装置:第一重是安全销,拔掉之后弹体外壳的漏斗状结构末端的套管与手柄之间只要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就可以发生相对位移;然后,当刺雷上的支腿撞击到坦克车体时,如果撞击力足够大,那么手柄顶端的一个充当击针的钉型装置(从外部不可见)就会向前移动,先是会切断一个横贯套管与手柄的保险丝,这就是第二重“保险”,然后继续前移,当相对位移达到约50毫米时,充当“击针”的钉型装置就可以击发弹体内的雷管,进而引爆战斗部。

弹体顶端,也就是圆锥体基部的3个支腿,除了提供足够坚实的支撑点,让手持武器的士兵能够推动手柄、让击针充分前移从而触发引信之外,还可以让空心装药获得理想的炸高,因为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另外,长度近两米的木头或竹子手柄,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些许心理安慰,让他以为或许可以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及时卧倒从而侥幸生还。然而这种构造粗陋的兵器并非定向爆破器材,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金属射流固然绝大部分都会射向坦克,但剩余的足以致命的冲击波和炸弹破片也会横扫过周围十数米半径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基本上是难逃一死。所以,四式反坦克刺雷最初虽然不是作为自杀武器来设计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却等于是一种自杀武器。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四式反坦克刺雷本事是一种拼刺刀式的近战反坦克地雷,它有两大特点:

第一,顶部有三根刺状的支腿,但这不是用来刺入坦克的,当然也刺不进去。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坦克车体都是均质钢制成的装甲板,什么刺也扎不进去。三根刺长度为15厘米,目的是增强刺雷聚能破甲的威力。因为聚能破甲需要一定的炸高,所以才搞了这三根刺,而刺雷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第二,是有一根杆子。这根杆子长达1.8米,加上弹头、钢刺,整个反坦克刺雷的长度超过2米。杆子当然是有作用的。使用四式反坦克刺雷时,需要士兵双手握着杆子,用力刺向敌人坦克。一旦刺中坦克,刺雷撞针就会引爆战斗部2.9公斤炸药的聚能破甲弹头,产生爆炸,将坦克击穿。原则上,四式反坦克刺雷可以炸穿倾斜60度的100毫米装甲,可以击毁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军坦克。当然,进攻攻击的士兵也会在刺雷爆炸的瞬间被炸成碎片。

从纸面上看,四式反坦克刺雷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当锥形装药以90度撞击坦克时,可以穿透约1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60度时穿甲厚度也有100毫米。考虑到美制“谢尔曼”坦克车体的侧面只有38毫米厚的装甲,而各型LVT履带式两栖车的装甲更薄,所以四式反坦克刺雷足以对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造成致命打击。

不过,四式反坦克刺雷要发挥出预期效果i,需要依靠撞击力进行瞬时触发,如果在拔除安全销后,弹体末端的金属套筒与木制手柄之间滑动不畅,或者使用者的撞击力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攻击失败。而且,由于无论是武器本身和武器的使用者都是一次性使用,使用时有什么经验教训也无法传授给后人。如此看来,实战效果应该不会好。

四式反坦克刺雷最早是在1944年莱特岛战役中投入实战,在后来菲律宾群岛的其它岛屿争夺战和冲绳战役中也有使用;然而,按照美国军方在1945年3月的报告中的说法,“敌军使用此武器攻击我方坦克的尝试,无一例外均遭遇了失败”。即便这种说法有水分,但实际效果很差基本上可以确定,因此美军讥笑四式反坦克刺雷为“傻瓜雷”。不过,日本人认为曾有1辆M7“牧师”107毫米自行榴弹炮,被四式反坦克刺雷炸毁。

最后补充一点,与大多数二战日军的“特攻”兵器不同,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传奇”甚至延续到了战后。日本驻中南半岛的部队在投降后将大量刺雷遗留当地,在后来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越盟部队获得并装备了当年遗留下的四式反坦克刺雷。在1946年底爆发的河内战役中,一位名叫阮文成的越盟营长曾试图使用这种武器攻击法军坦克,但炸弹触击目标后却没有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式反坦克刺雷竟然成了越南军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解放的象征符号,这恐怕是当年日军所万万没想到的吧。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很多人一看见四式反坦克刺雷,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又是一款日本人设计的自杀性武器,尤其当它又是在1944年太平洋战争后期才出现,就更坐实它的自杀性武器身份。可惜四式反坦克刺雷一开始还真不是一种自杀性武器,起码从设计理念上它不是自杀性武器。其实早在日本和苏联打的诺门坎战役中,日本人就一直希望有一款可供步兵对付坦克的武器,也就是步兵反坦克武器,只是当时的日本并不是后来那个身处科技强国一线的日本,只是初步完成工业化,相对于当时我们中国而言先进一些的国家,跟真正强国还有很大距离,所以一直也没能设计出理想中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一直到得到德国“铁拳”反坦克火箭筒问世后,才重新开始设计单兵反坦克武器,但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没有选择像“铁拳”那样的发射型武器,不知是技术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又是什么节省资源的大原则问题。只是借鉴了“铁拳”战斗部的空心装药技术,设计了很有日本特色的四式刺雷的战斗部;塑型炸药空心装药,也就是借助门罗效应的初级聚能破甲弹。这种弹头爆炸攻击时,需要一定的炸高,不能贴着坦克炸,所以在战斗部前面设计了三根15厘米长的刺状的支腿,一开始这三根刺就是三根细钢筋,焊上就完了,等交付到使用时,有人觉得可以把这三根刺也磨尖了,那么拿在手里的四式爆雷也可以当刺刀用,而且这个想法传播甚广,大家都学着这么干,后来干脆在生产时就直接采用了三根尖刺,所以这三根尖刺不是为了扎坦克,而是准备用来扎人的!

坦克竟然能够这样去炸,二战时日军奇葩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四式刺雷最初是让士兵做标枪式投射,因此战斗部加装一根长杆,木头竹子的都可以,甚至可以临时安装,但要求长度必须超过一米六。现在大家知道了,四式刺雷的正规使用方式,是让士兵像投掷标枪一样,朝坦克扔过去,而不是举着刺雷冲上去捅坦克,当然非要这么干也可以,不过这里不考虑怕死不怕死的问题,战场上里坦克十米远投掷和抵近捅刺坦克,那个难度更高?机会更多?

不过这款武器最后没什么实战效果,无论投掷也好,抵近捅刺也好,都没什么战果,原因是日本设计制造技术还是不够,撞击引爆所需的撞击力要求太高,训练时就经常因为投掷者力量不足而无法引爆,据说实战时即使有勇者手持捅刺坦克,都会因为战场上体力消耗大,无力使四式刺雷达到引爆所需的撞击力,后来美军缴获四式刺雷实物后,测试后发现四式刺雷在设计上就存在问题,使用时需要与接触面呈90度角撞击,那么正常人的力量就足够引爆,可是实战当中,坦克装甲就算像虎式坦克那样垂直,地面稍微有点高低起伏,就无法以90度正对着人。再说一个人双手持武器直刺,本来就会有角度,而投掷更是会有抛物线角度。结果四式反他们刺雷最后就变成看着很像回事,其实基本没什么用的一款武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